最近的天氣,簡直熱得人崩潰。大熱天的,吃點冰西瓜、冰淇淋,來杯冰可樂,待在涼涼的空調房……那叫一個爽!
當然,舒舒服服地洗個澡,洗掉一身的黏膩和汗臭,也是一件很暢快的事~
可有的人還覺得不夠勁,非要用冷水洗澡才舒服。這樣做,你是爽了,身體卻很受傷!
洗澡時犯1個錯,全身上下傷個透
洗澡水過冷,會讓血管收縮,回心血量大量增加, 容易對心腦血管造成損傷。
普通人還能扛得住,但對於有基礎疾病、或者身體比較弱的人來說,就很危險了!
而且,長期洗冷水澡,對私處也有傷害。
對女性來說,水溫過低容易引起一系列應激反應,從而干擾內分泌的正常調節。
特別是月經期,洗冷水澡容易 刺激子宮收縮、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問題。
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期,也要特別注意。
對男性來說,常洗冷水澡也會 誘發或加重前列腺疾病,增加早泄、射精痛的風險。
洗冷水澡,不見得能讓你涼快,洗完你可能感覺更熱。
人體有自動調節的機制,遇冷時,身體會收縮血管和皮膚毛孔,將體溫升回來。
當你擦乾身體後,由於體內回溫且散熱慢,會覺得更熱。
所以,夏天洗溫水澡更好,雖然不如冷水來得爽,但水分蒸發自然會帶走熱量,降溫效果並不亞於冷水澡,去污能力也好得多。
建議:水溫以接近體溫為宜(約36~39℃)。如果你覺得太熱,可選擇33℃左右的溫水洗澡。
夏天這樣洗澡,毀皮膚、濕氣越來越重
夏天洗澡時,很多人也會犯這2個錯:
1. 洗澡太頻繁
有人一出汗就要洗澡,一天甚至會洗好幾次,否則渾身不舒服。
洗澡太頻繁,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護性菌群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招來皮膚病。
建議:一般每天洗1次澡就夠了,除非真的出汗很多,那可以多洗1次。
2. 搓澡時用力過猛
出了一天汗,身上黏糊糊的,不搓個泥,總覺得好像沒洗乾淨。
搓,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你別用力過猛。
用力搓澡,容易破壞皮膚角質層,加快水分流失,誘發皮膚問題。
而且,這層保護屏障一旦受損,病菌和濕氣也容易「乘虛而入」。
建議:沒必要每天都搓,隔幾天一次就好,搓澡時注意力度,以皮膚不發紅、無痛感為宜。
牢記「123」,洗個健康澡
- 洗澡前喝1杯水
洗澡時悶熱的環境,容易讓人出汗,導致身體失水。
所以,建議洗澡前喝杯溫水,補充體內水分,避免發生低血壓等狀況。
- 時間別超過20分鐘
洗澡時間過久,容易破壞皮脂膜,引起各種皮膚問題;還易引起眩暈、心慌、多汗等脫水症狀。
而且,浴室的空氣流通性一般不太好,待久了容易大腦缺氧,可能出現暈倒、心絞痛等症狀,中老年人尤其危險。
- 3個時刻千萬別洗澡
劇烈運動後、大量出汗後、處在飢餓狀態時,這3個時間不宜洗澡。
運動、出汗後,心率會加快,血液流動加速,血管擴張。
此時洗澡,血管會再度擴張,更多血液流向皮膚,供應心臟和大腦的血液減少,會導致一過性低血壓和腦缺血症狀,表現為頭暈、心慌、乏力等。
對於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還可能引發致命意外!
所以, 至少要休息二三十分鐘後,再用溫水沖澡。
而飢餓時不建議洗澡,是因為餓著肚子時,血糖本來就在降低。
如果此時還去洗澡,很容易出現頭暈、四肢乏力等低血糖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低血糖性休克。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編輯:陳藝鴻
點個贊點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3IAXnMBiuFnsJQViX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