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裝修「壁龕kan」真能增加你家的收納空間麼?

2020-03-20   蘇州志高裝潢


家裝設計里唯一真正稱得上是走下神壇的一定是「壁龕」這個神奇的設計理念,單從它的起源最早在宗教中用來擺放佛像的小空間來說,它的地位就是高高在上的了。


如今被室內設計師們融入到家裝設計,也是值得驚艷的了。驚艷之處也不僅在功能使用上,稱不上貌美如花但做好了也是一騎絕塵。



不管是戶型大小、空間選擇,「壁龕」到底適不適合你,又應該怎麼做融入你家的設計中呢?


今日獻上裝修秘籍之壁龕設計大法,一起長知識。



壁龕真的能增加收納面積嗎?


雖然在文章中介紹了多種壁龕設計,在各個網站或APP上也能閱讀到不少關於壁龕的文章推薦,但實際上的裝修里,加入壁龕設計的並不是很多,原因在於,壁龕設計是輔助需求,並不是必要的,而且用不好不但會縮小使用面積也沒有多出彩。



另外,壁龕應用到家裝里實質上大多都是建出來的,並不在牆面摳出來的,所以加建了牆想要更多高效利用可以嘗試壁龕,但為了美觀和收納硬要壁龕是不可取的做飯。



當然,除了我本人親自去過工地現場看過壁龕建造過程外,我也是細心的問過幾位設計師:為什麼壁龕收納這麼火但沒有全部設計里都加壁龕呢?總結了一下回答:



原因1:單獨增加壁龕施工費用會增加,一個正常大小衛浴材料和公費、時間算下來可能至少要增加2000元以上,相對於買個好看實用的架子來說卻是有點小貴。



原因2:壁龕設計實際應用上並不都像效果圖中那般好看,現實看空間內地面、牆面是平整了,但美觀度提升的並不多。



原因3:壁龕是建出來的,並不是摳出來的。所以那些比喻說「偷來的空間」只看見了這個小小的壁龕卻忽視了整面的牆。



什麼地方適合做壁龕?


對於預算充足,或戶型空間較大的房子來說,選擇壁龕就一定能錦上添花。按空間來說,壁龕大多出現在衛浴空間裡,其實壁龕也可以出現在客廳、臥室、廚房、陽台等空間。只要根據需求,符合壁龕設計的基本要求即可。


從壁龕的工藝來說,適合併可以做壁龕設計的,一般會出現在轉角包管處、牆排工藝、余出來的半牆(內部牆體)和新加建的裝飾牆上。



包管+壁龕


家裝里的衛浴和廚房空間不可避免的就是粗細不同的管道,為了整體的美觀大多選擇在基礎施工的時候將其簡單包裹起來,這裡的「包裹」當然一般指砌牆了,一般砌牆都會余出一些空間,這裡就可以加入壁龕設計。或者管道較少但還要包起來的就可以直接在包管旁加建壁龕。



牆排+壁龕


現在大多家庭的衛浴空間都選擇用牆排系統,減少水管裸露造成的不美觀和衛生死角。同樣,牆排系統一般也會加建一部分的牆體來實現,淋浴間正好可以在旁邊作出壁龕存放洗浴用品,而馬桶後側等也可以完美利用,一側建小壁龕或者整體上方都作為儲物空間。



多出來的內部牆


有些戶型外觀比較規整,但內部則會出現多出來的牆面,例如轉角處、空間交錯處,這些多出來的牆體不是承重牆所以沒有太多後顧之憂,就可以考慮給他改造一番,讓其變廢為寶。



加建的裝飾牆


除了戶型原因內部多出來輕體牆可供改造,有些設計師會在空間優化時加建一些牆體或者為了整體的設計需要增建新牆,那麼這些牆面在加建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部分牆面空間可以用來做壁龕設計,充分利用。


壁龕設計應該注意什麼?


注意1:壁龕收納的好處在於因地制宜,如果刻意增加壁龕只會是看上去多了牆面收納但實質上更浪費空間。



注意2:壁龕設計出現在衛浴空間時,單格一般深度>18cm,上下高度>30㎝,寬度則由牆體寬度決定無具體限制。浴室壁龕設計想要不彎腰拿取方便最低沿的高度最好高於地面90㎝,不介意彎腰也至少距離地面20cm為佳。


注意3:壁龕設計一般外側會貼瓷磚,所以砌牆用什麼輕體磚、紅磚、還是澆築磚並無太大區別,反而要注意砌牆材料的性價比。



注意4:壁龕內不宜放較重物品,按牆面比例看,越是小牆大龕越難承重更多。



注意5:壁龕畢竟是牆內空間,無論是否貼磚或置於何地,自身會更容易返潮陰涼,所以放置物品要注意此特性。



以上,你家要不要做壁龕設計估計自己也能了解一二了,做心中有數的裝修才不會帶著後悔與其相伴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