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引擎的轟鳴聲中,「巨艦大炮」的時代過去了

2019-11-27     國家人文歷史

文|郭曄旻

這或許是日本人在珊瑚海海戰中犯下的最大錯誤。美國的兩艘航空母艦之中,非但「約克城」號經過損管隊的奮戰仍具有作戰能力。就連中彈極多的「列剋星敦」號,情況也比日本人想像的要好得多。畢竟,這艘4萬噸級的航空母艦是由戰列艦改建而成,其甲板和防禦鋼板的堅韌程度幾乎與戰列艦不相上下。日機離開後,「列剋星敦」號的大火被撲滅,漏洞被堵住。飛行甲板大體完好,炸彈損壞的左舷前部被一架飛機遮住,好像沒有一點損傷。16台主鍋爐全部恢復正常工作,航速保持在25節。它像「約克城號」那樣,還能照常起飛飛機。

天有不測風雲。到了12點47分,「列剋星敦」號內部突然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從船頭到船尾都感覺到震動。原來,航母的燃料箱在襲擊中受損,燃料蒸汽泄漏後被一台忘記關閉的發電機點燃。爆炸一次比一次強烈。燃料點起的火焰躥到了船的上層。爆炸導致總水管破裂。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撲滅火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船身前方發動機房的溫度迅速升至160 攝氏度。下午2點45分,另一次大爆炸炸毀了「列剋星敦」號發動機艙的通風系統。4點30分,謝爾曼艦長被迫下令丟棄發動機艙,「列剋星敦」號完全喪失了前進的動力。5點7分,整艘艦都被放棄了(最後被美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列剋星敦」號航母上的官兵正在棄艦,右側的煙霧中,有一艘驅逐艦正在救護轉移「列剋星敦」號上的傷員

撤離工作在悲痛、隆重的氣氛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自始至終,沒有任何生靈遭損,連謝爾曼的狗也平安離艦了。雖然弗萊徹和謝爾曼對「列剋星敦」感情很深,但是他倆誰都無意隨艦葬身大海——這與日本海軍司空見慣的艦長殉艦現象形成了鮮明對照。比起軍艦,美國海軍更需要受過訓練的指揮官,不需要他們去做代價高昂卻又毫無意義的犧牲。

8日晚,山本五十六得到日本艦隊撤退的消息以後,怒不可遏,嚴令「繼續追擊,殲滅殘敵!」惶恐不安的高木立即率領「瑞鶴」號航空母艦再度南下。但是,戰機已經永遠逝去了。8日下午,第17特混艦隊很快就收到了一個乾脆利索的命令:「航空母艦編隊立即撤出珊瑚海!」精疲力竭的日本人在珊瑚海一連搜索了2天,於5月10日夜垂頭喪氣地返回了基地。

珊瑚海海戰就此落下帷幕。誰才是贏家呢?表面上看,日本以一艘輕型航母的代價擊沉了美軍的一艘大型航母。日本的廣播自然向國民們大肆渲染了這場勝利。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親自向東條首相發出賀電:「遭到這次新的失敗後,美國戰艦將不敢再與日本艦隊對陣,因為任何美國戰艦與日本海軍交戰就等於送死。」

正在打撈救助棄船逃生的「列剋星敦」號官兵

但日本人為珊瑚海的「勝利」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呢?當攻擊美軍艦隊的日軍戰機返航時,「翔鶴」號已經退出戰場。「瑞鶴」號收回了兩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兩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竟沒有擺滿「瑞鶴」號的甲板——「瑞鶴號」空勤人員損失約40%,「翔鶴號」損失約30%,包括空襲珍珠港時的俯衝轟炸機隊隊長——高橋赫一海軍少佐。但日本海軍航空兵中的那些「老鳥」對此並不在意。在他們看來,「如果小老婆的兒子(指「翔鶴」和「瑞鶴」號的飛行員)能夠贏,那大老婆的兒子(指「赤城」「加賀」「飛龍」「蒼龍」號的飛行員)就天下無敵了」。患上了「勝利病」的日本海軍還沒有意識到,珊瑚海海戰這樣的勝利,消耗了日本海軍的力量之本——富有戰鬥經驗的飛行員隊伍。剛培養出來的新飛行員無論多麼求戰心切、多麼英勇頑強,都不能完全代替像高橋這樣技術嫻熟的沙場老將。在優勢心態支配下,日本海軍並不急於修理「翔鶴」和「瑞鶴」號。雖然中途島戰役尚在計劃階段就失去了原定參戰航空母艦的1/3,但既然美方也被打沉了兩艘航空母艦。看起來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至於盟國方面,也不認為自己是失敗者。英國首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溫斯頓·邱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中寫道:「這次遭遇戰(指珊瑚海海戰)所產生的影響與其戰術上的重要性不成比例。就戰略而言,這是美國與日本交戰以來第一次可喜的勝利。像這樣的海戰,從前是沒有見過的,這是水面艦隻沒有互相開炮的第一次海戰⋯⋯以重大代價換來的戰術教訓,不久在中途島戰役中應用,得到傑出戰果。中途島戰役的序幕拉開了⋯⋯」

無論如何,「巨艦大炮」的時代,就這樣在戰機引擎的轟鳴中悄然過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hUjs24BMH2_cNUgM6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