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共享場景開咖啡館,應該怎麼做?

2021-05-18   純味精品咖啡

原標題:分析一下共享場景開咖啡館,應該怎麼做?

我很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但無法一人獨立承擔運營成本。因此一直在尋求某種合作,達成一個共贏的狀態。用儘可能低的成本,擁有一家店。

而這件事兒,從構思到尋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歷史3年。直到3月中下旬,才尋找到了這次合作的機會。

所以,我想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開一家咖啡館不光可以高投入,還可以用低成本開一家咖啡館!

什麼是「共享」?

共享」這個概念,早年已經被很多行業做爛了,比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廚房……

但其本質,並不是「共享」,而是「租賃」。而我在嘗試的這種模式,也許能跟「共享」粘上點關係。

共享是什麼?

共享應該是我有一種東西進行分享,比如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權、知情權等。

簡單理解就是你有的,拿出來跟人分享,這種分享在商業上,我認為是可以有償提供的。因此誕生了我的一個商業邏輯——尋找一個可以共享(出租)場地的店鋪。

咖啡適合什麼樣的場景?

適合於咖啡的場景,目前可以統分為5種類型:

空間型、社區型、檔口型、快閃型、跨界型

這幾種場景都擁有各自的用戶群。滿足不同類型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求。而這5種類型也各有優勢,如何選擇,還是要看各位的商業邏輯。

這五種類型的優劣,個人認為如下:

如何共享融合?

對咖啡來說,尋找共享空間,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01

尋找什麼樣的場景?

共享場景對於咖啡來說需要謹慎思考的就是為什麼樣的場景服務!

我能想到的是這三類:

增值服務:在原有的服務類場所中,進行增值服務。

比較符合此類場景的主要有酒店、機場/火車站、各類科技園區、書店、醫院、汽車4s店等等。

這些場景本身具備一定功能性,而需要服務的人群,會做一定停留,那麼為這些停留的人群提供增值服務,就是我們可以考慮的一種場景。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門診樓一層的飲品店

在這其中,火車站/機場、醫院為特殊場景,可能大部分人與此無緣。這需要看自身的資源。

業務互補:在原有的場景中,沒有飲品業務,但可以很好的融合飲品業務,做到錦上添花。

比較符合此類場景的主要有麵包坊、甜品店、西餐廳、書店、某些精品店(服裝)等等

西西弗書店

特別要說的是,西餐廳大部分都是配套帶水吧的,因此需要尋找的合作方,應該是那種中等規模有一定知名度,但本身業務不夠廣泛,可以由你來承包水吧業務的店。

時間互補:指營業時間上的互補。可以通過錯峰營業或疊加營業達成合作。

這裡邊比較典型的合作形式就是酒吧,之前也接觸過很多酒吧為了分擔房租尋求合作的。這是比較好的入手點。

02

怎麼找到這些信息?

總結下來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大體為3種:

  • 進入行業內部,結交同行朋友

從事任何行業,都應該在這個行業深入學習、工作一段時間。用這段時間去了解行業背後的事兒,接觸行業內比較資深的人,並結交一些同行或顧客,通過他們的關係得到一些一手信息。

  • 發布網絡需求

豆瓣、小紅書、同行業微信群、公眾號是目前比較有效率的尋找信息、發布信息的平台。可以在類似的平台上發布或尋找信息。

  • 親朋好友間的介紹

朋友介紹是最傳統的獲得信息的方法,也可能更高效一些。整合好身邊的資源,開始你的提問吧,讓更多人知道你的需求。

03

合作方式.

合作形式,目前比較主流的有4種:

  • 場地承包(自建吧檯)

場地承包,一般都是該店面有一個主營業務,想要降低房租或融合進入新模式,劃出一個區域,給你用來承擔吧檯業務。付一部分租金或直接按照營業額分成兩種形式。

但這種形式,比較依賴主營業務是否能夠持久,如果主營業務出現經營不善,你也很難做的長久。

另外,不能單獨起執照(北京如此),因此最好找有餐飲屬性的店進行合作。此類合作,從設備到物料全部自己出資。

  • 平台管理分成

平台管理分成就是前期金主或品牌方已經把吧檯建設完成,你自己帶領團隊入駐,幫助日常運營。一般採用分成形式。

此類合作的好處是,所有手續、設備全部不需要採購,直接入手經營。但最終收入,要看你的團隊如何運營與銷售,最大的成本在運營推廣、團隊人員、產品研發上。

  • 場地承包(已有吧檯、設備)(我是這種模式)

這是一種運氣極好的承包方式。即品牌方已經投入了絕大部分 包含:場地、裝修、設備(咖啡機、磨豆機等)。但是因為技術能力問題或其他問題,無法獨立承擔吧檯的運作。因此你可以直接上手進行運營,只需要負擔菜單內的物料或你自己看著不順眼、用著不順手的設備(杯子、濾杯、手沖壺等)進行小規模的投資。

最後按照營業流水進行分成即可。

  • 場地承包(已有吧檯,自籌設備)

這種場地承包,酒吧型的場景很常見,有現成的吧檯和部分設備,其他咖啡專業的設備、物料需要自行解決。一般也是按照流水分成。

我的項目

咖啡行業充滿了驚喜與想像,其潛力遠遠沒有被發掘殆盡,還有很多機會等著人們去發現。尤其在中國,咖啡的異國他鄉,有更多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做的事兒。

合作店

我目前合作的這家店,就是麵包烘焙+咖啡的場景融合模式。

我的運氣比較好,大部分設備都是這家店自帶的。有一些實在不太習慣或者不符合我要求的,已經自己投入給換掉了,比如濾杯、手沖壺、咖啡杯、咖啡豆等等。

這篇文章,希望將我經歷過,正在嘗試的模式分享出來。幫助喜歡咖啡,想要開店的人,走出一條新的路!

歡迎各路大神參與討論!

- END -

編輯: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