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 用音樂家命名的咖啡豆系列 你試過嗎?

2020-11-19   純味精品咖啡

原標題:哥斯大黎加 用音樂家命名的咖啡豆系列 你試過嗎?

精品咖啡大多是阿拉比卡咖啡豆,而阿拉比卡咖啡豆喜歡生長在熱帶高海拔的地方,吸吮著火山土壤充滿礦物質的大地養分,而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就剛好有這麼得天獨厚的地方。

哥斯大黎加中部的卡內特(Carnet)莊園以卡杜拉、卡杜艾兩種咖啡豆做葡萄乾蜜處理、水洗,產出世界知名的音樂家系列咖啡豆,以「貝多芬」、「巴哈」、「蕭邦」、「莫扎特」為名,海拔高度在 1700~1950米間,都是 SHB 等級的高海拔極硬豆,風味甜美,水果香氣、酒香、茶香濃厚。

在2019 產季,則是專注在卡杜拉咖啡豆,重新演繹音樂家系列曼妙的滋味。

那麼音樂家系列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哥斯大黎加最適合種植咖啡了!

波阿斯火山(2708 米)、巴爾瓦火山(2906 米)、伊蘇火山位(3432 米)於哥斯大黎加中部,為哥斯大黎加中部的土壤帶來豐富的礦物質、磷化物、硫化物等營養,微酸性土壤使哥斯大黎加中部變成世界知名的咖啡產區,而塔拉珠(Tarrazu)產區是其中一個。

波阿斯火山

卡內特莊園是塔拉珠產區中一個微型莊園,專長發展特殊的處理方式,不斷改良,產出最高質量的咖啡豆。

葡萄乾蜜處理!把咖啡豆變成葡萄乾?

還記得蜜處理嗎?

它的意思是用機器先去除咖啡櫻桃的外果皮、果肉後,殘留著果膠與內果皮的狀況下拿去曬太陽,曬乾後再進行下一步去殼。過程中果膠的發酵與入味,會幫咖啡豆添增許多有趣的味道。

而葡萄乾蜜處理就更猛了,先把咖啡豆曬成葡萄乾的狀態,果肉、果膠已經先發酵過一次了,然後再去皮、去果肉、留下果膠再曬一次來蜜處理,雙重發酵入味。

但這個難度也更高了,因為每次發酵都有做壞的風險。這需要相當的技術與經驗,隨著溫度、日曬、濕度、天氣做調整。

卡杜拉咖啡豆是 2019 年音樂家系列的主軸!

音樂家系列每年的風味都不太一樣,基本上都會使用卡杜拉、卡杜艾兩種咖啡豆,搭配上不同果膠程度的(葡萄乾)蜜處理、水洗,做出不同個性的咖啡豆,再以貝多芬、巴哈、蕭邦、莫扎特為名。

2019年最新批次的音樂家系列全部使用卡杜拉咖啡豆,它是波旁的變種,抗病力與產能都比孱弱的波旁好,風味隨著海拔越高越佳,但是產量也會跟著降低。音樂家系列可以說是卡杜拉咖啡豆的海拔高度的極限了,才能生出聞名世界的咖啡豆。

1

哥斯大黎加 巴哈(巴赫,BACH)咖啡豆

巴赫的音樂精緻、層次豐富,同時清晰有條理。

而名為巴赫的咖啡豆,干香帶有草莓、黑莓、葡萄乾等水果般香氣,沖煮時也飄出陣陣果香。剛沖煮好時,花香、果香明顯;入口後也感受到濃郁水果香氣和酸甜感,中後段帶著微微酒香,如紅酒一般。

冷下來後帶有蜜餞甜香,而且酒香更為明顯,甚至能感受到梅子酒風味。每一口都彷佛身處於巴洛克美學的華麗與嚴謹。

2

哥斯大黎加 貝多芬(BEETHOVEN)咖啡豆

浪漫派古典樂最知名的莫過於貝多芬了,而喝了會聯想到貝多芬音樂的咖啡豆,其風味自然不在話下,干香就有明顯的紅色莓果,其中以草莓最為明顯,且散發著花香。沖煮時,能感受到花香、花蜜般的甜香與綠葡萄。

貝多芬咖啡入口後有綠葡萄與紅莓的酸甜感,整體乾淨滑順。

冷下來後紅色莓果會更為明顯。甚至有國外的咖啡部落客說這是一款夏天浪漫情懷的咖啡呀!

順帶一提,不同於音樂家其他系列的葡萄乾蜜處理,貝多芬使用水洗的方式處理咖啡豆,以達到夏天的乾淨清爽口感。

3

哥斯大黎加 蕭邦(CHOPIN)咖啡豆

蕭邦是浪漫主義的古典樂另一個代表。

蕭邦咖啡豆,干香帶有藍莓、百香果與蜂蜜甜感,並散發著陣陣玫瑰花香氣,沖煮時也甜香與花香。

入口有甜瓜、香瓜、藍莓夾心餅乾的香氣,並夾帶著淡淡玫瑰花香,整體帶有蜂蜜甜感。可以感受到蕭邦的溫柔。

4

音樂神童莫扎特(MOZART)咖啡豆

最後就是莫扎特了,古典樂集其大成的神童莫扎特,盡情的華麗吧!

華麗的香味:散發著優雅的花香,類似橙花這般的白花香氣,在沖煮時也能感受到。

華麗的口感:較多的深色莓果、葡萄乾與微量的紅色莓果,中後段能感受到些微李子酸值和小熊軟糖般的甜感。冷下來後依然保有花香與甜感。

和以往不一樣,以前的莫扎特咖啡豆是使用黃色卡杜艾品種經過紅蜜處理的咖啡豆,以奔放的花香聞名,這次則決定改用卡杜拉的甜味來作為莫扎特的代表。

如果你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沒有聽說過,也沒有喝過,那麼老林建議你快去試試看!能了解到咖啡原來也有這麼豐富的風味!跟你平常喝到的咖啡一定大相逕庭!

編輯: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