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高檔車、朋友圈做秀 為詐騙騙子這樣包裝自己

2020-04-26   大慶網

疫情期間,我市有10餘人因在網上購買口罩被騙,其中一部分人買口罩是為了捐獻給抗疫一線的勇士。

  這些騙子,有的騙術拙劣,有的「精心設計」騙局,都是利用了疫情期間人們急於購買口罩、沒有仔細辨別的心理。

  為還債設計騙局

  我市無業人員李權(化名),由於平時無所事事手頭拮据,還欠了別人不少錢,偶爾在網上看到N95口罩需求量大,便動起了歪心思。

  他先是在微信朋友圈裡給自己起了個「口罩男孩」的名字,然後下載了口罩圖片,隨即發布了銷售N95口罩的虛假信息,還「承諾」貨源充足,保證供應。

  為了將騙局設計得更逼真,他又向朋友借錢,然後到一家汽車租賃公司,以每天500元的價格租了一輛高檔轎車,並拍攝自己擁有高檔車的視頻。他還弄到了3M口罩、N95口罩的空包裝箱,將空箱子放在車後備箱,拍視頻和照片上傳到微信朋友圈。

  疫情期間,不少買不到口罩的人看到他高檔車後備箱「一箱箱」的N95口罩後,紛紛詢問。

  其中有一部分愛心人士正準備購買口罩捐贈給防疫一線,發現了這個「供貨渠道」,也沒多想,便將自己的善款轉帳給李某。

  1月30日至2月4日幾天時間裡,李權騙取被害人金某4000元、黃某2000元、王某16500元,共計22500元。

  錢收了,卻沒有口罩付給人家。每當受害人詢問口罩情況時,李權總是以口罩未到貨、疫情封路無法按時抵達等各種理由拖延交貨時間。

  實在搪塞不過去了,李權乾脆玩起了失蹤。無奈,受害人選擇了報案。

  在受害人報案的第二天,公安機關就將李權抓獲,騙來的錢,已經被李權全部用來還債了。

  被害人中,大慶市民王某和黃某購買口罩主要是用於社會捐助,被害人黃某,購買的1萬個醫用口罩,準備用於支援抗「疫」一線。

  夢想發財鋌而走險

  今年2月的一天,高新區公安分局接到轄區居民王強(化名)報案,稱自己通過微信買口罩被騙了1.5萬元。

  原來,在2月13日至23日這段時間,王強通過微信認識一名為「烏金鵬」的男子,該男子自稱是山東省某服裝公司的業務經理。「烏經理」的微信朋友圈有很多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廣告,廣告圖文並茂,口罩的規格、樣式、包裝,甚至連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全都有。

  「烏經理」稱,這是通過公司內部渠道弄來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並且價格相對便宜。

  談好價格後,王強通過微信轉帳1.5萬元給「烏經理」。

  令王強沒想到的是,「烏經理」收到錢款後馬上就將他的微信拉黑了。

  接到報案後,高新區公安分局辦案民警在技偵、網安等技術部門的支持下,迅速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活動軌跡,將隱藏在綏化市某小區內的「烏經理」抓獲歸案。

  審訊時,犯罪嫌疑人「烏經理」供述了他姓吳,他看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很多人急於購買口罩,覺得自己的發財機會來了,便謊稱自己是山東省某服裝公司的業務經理,可以通過公司內部渠道大量購買一次性醫用口罩。

  「烏經理」交代,當時一心只想著如何騙錢,根本沒想過自己沒有口罩如何向購買人交代的事情,同時他還說自己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公安機關不會抓到他的。

  經審訊得知,他以收取訂金、全部貨款的方式,分別在黑龍江省、山東省、湖南省實施詐騙多起,總涉案金額3萬餘元。

  在疫情期間,本報曾多次刊發了關於口罩騙子的報道,多數騙子的騙術其實很拙劣,只是發個朋友圈謊稱有口罩,就輕易騙取了他人的信任,這些騙子正是利用了人們的善良和急於購買口罩的心理,才一次又一次成功的。

  騙子已經落網,但騙局留給人們的,卻是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