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最魔幻的出名方式就是互懟:斗得越凶,出名越快。特別是當你屬於小眾領域的明星時,這種方式更是成名的最佳姿勢。
比如說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明明是一名才華蓋過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的設計師,卻因為晚年退隱名氣不再,如今再提起她,也就是「香奈兒的冤家」這一點最讓人關心。
那麼,她們兩人的戰火有多旺呢?香奈兒有一次在舞會上用酒引火燒了夏帕瑞麗身上的裙子,害她差點葬身火海。
沒想到優雅的香奈兒發起火來,兇猛到致命!
不過,還好兩個人做的都是貴族名流的生意,明面上鬧得太過難看對彼此的聲譽都不好。所以她們更擅長暗鬥,而不是明爭。
左:夏帕瑞麗;右:香奈兒。
1、高傲的貴族之後 PK 堅強的小販之女
兩個人互相看不起,其實從天差地別的出身就可以看出端倪。
夏帕瑞麗,義大利貴族之女,她的家裡人不是羅馬的權貴,就是天文學家、考古學家等顯赫的學者。
從小受的是義大利頂級藝術教育,十幾歲就周遊列國,不僅讀了萬卷書,還走了萬里路。這樣的出身,註定了夏帕瑞麗有著高超的藝術素養與審美標準,也形成了她高傲自大的性格。
香奈兒就不同了,作為一個農家女和街頭攤販的女兒,12歲就因為母親去世被無良的父親送到修道院,18歲又被修道院趕出,被迫當裁縫女工自力更生。
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沒有正規的教育,沒有藝術的薰陶,有的只是無論發生什麼都要生存下去的意志和成為有錢人的夢想。
正是這樣截然相反的家庭背景,讓她們對彼此嗤之以鼻。
夏帕瑞麗看不起香奈兒:
一個農村婦女也配做上層貴族的生意?為了勾搭名流,虛構自己是貴族遺女,真是一個愛慕虛榮的騙子!還有那些不入流的衣服,黑白色,方方正正的,一點藝術氣息都沒有,這種衣服只配給下等人穿。
香奈兒也看不起夏帕瑞麗,都不願提及她的名字,稱呼她為「那個義大利人」:
那個義大利人為什麼要在我附近開店?搞得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還搶走了我的客戶!還有那些衣服,真不愧是一個活在貴族世界的大小姐設計的,譁眾取寵,華而不實。
左:夏帕瑞麗時裝廣告畫;右:香奈兒時裝廣告畫。
就這樣,兩個20世紀上半葉最有才華的女設計師,先在身份上狠狠地將對方按在地上摩擦,然後又想出了不同的策略來打擊彼此囂張的氣焰。
2、先鋒前衛的藝術家 PK 優雅實用的女裁縫
夏帕瑞麗採用的是現在很火的「藝術家聯名款」策略。
夏帕瑞麗與先鋒藝術家的聯名款時裝
她認為,真正坐在家裡數錢的貴族,應該穿一些符合他們身份地位的服裝,比如藝術感極強的有內涵的服裝,而不是香奈兒那些幾塊破布簡單拼接在一起的所謂衣服。
所以,她憑藉自己多年的藝術修養,混進了法國的藝術家圈子,與他們暢談藝術,還互為繆斯,在彼此的作品中留下對方的身影。
夏帕瑞麗與達利
在她與畢卡索(立體主義畫家)曖昧不清的關係中,畢卡索為了討好她,將一副畫作的女性穿上夏帕瑞麗設計的服裝和珠寶。
畢卡索畫作:圖中女性穿著夏帕瑞麗設計的服裝和珠寶。
夏帕瑞麗則根據畢卡索一副以雙手為主題的作品,設計了著名的紅色蟒紋指甲手套。
左:畢卡索的雙手主題作品;右:夏帕瑞麗設計的紅色蟒紋指甲手套。
還有與她合作最頻繁的薩爾瓦多·達利(超現實主義畫家),僅僅在上世紀30年代,就為夏帕瑞麗設計了多款服裝的印花圖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龍蝦裙和眼淚裙。
左:溫莎公爵夫人穿著龍蝦裙;右:模特穿著眼淚裙。
而至今看來依舊新潮的骨骼裙、高跟鞋帽子和電話機粉餅盒,則是他們怪誕不經的共同創作成果。
左:骨骼裙;右:高跟鞋帽子。
另外,朋友馬蒂斯(野獸派畫家)也給了夏帕瑞麗在色彩方面的靈感,她非常喜歡用野獸派那種狂野濃厚的色彩,像猩紅色、罌粟紅、紫羅蘭等。
夏帕瑞麗「野獸派」色系的時裝。
夏帕瑞麗還獨創了「令人震驚的粉紅」(shocking pink),在藝術圈和時尚圈因此聲名大噪。
1952年,夏帕瑞麗為電影《紅磨坊》設計的粉紅色禮服。
香奈兒走的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條路。
她很清楚自己是靠實用性很強的現代套裝才在巴黎站穩腳跟,所以在夏帕瑞麗開始搶她的客人之後,她更是強化自己的特色,離夏帕瑞麗天馬行空的風格遠遠的,一心堅守自己的實用主義。
香奈兒早期現代套裝
在香奈兒的世界裡,百搭的黑白色系永遠是首選,再優雅的款式也離不開矩形的廓形,從高定服裝、日常成衣到服飾珠寶,她採用多種價格梯度的策略,保證自家的產品能滿足任何體型、任何風格、任何中上階層女性的需求。
香奈兒日常成衣與服飾珠寶
這就是香奈兒對抗夏帕瑞麗的策略:你動輒上萬的服裝只能出入高檔場所,我的衣服白天可以穿去上班會客、晚上可以參加舞會,我們不拼華麗,就拼滿足客戶需求的程度,看誰笑到最後。
但是,香奈兒想得很美好,夏帕瑞麗的算盤卻不是這麼打的。這不,還沒比出個勝負呢,夏帕瑞麗就消失了。
3、誰贏了
1939年,二戰硝煙起,納粹德國占領法國。香奈兒做了納粹軍官的情婦,躲進了德國總部駐紮的酒店;夏帕瑞麗享受著藝術圈人脈帶來的優勢,跑到了美國享受太平。
本來呢,兩個人都關閉了時裝屋休養生息,戰後回來再繼續做對手不就行了嗎?
可惜,劇本不是這麼寫的。
二戰結束後,夏帕瑞麗提早回到法國,看到時尚圈已經變了天。
首先是勁敵香奈兒逃亡到瑞士;其次是留在法國的迪奧趁機推出「NEW LOOK」系列,俘獲了法國女人的心;最後,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大批新錢階級的女性開始大大咧咧地出入她的時裝屋,沒有貴族高雅的審美卻長著一張對她的作品挑三揀四的嘴。
迪奧「NEW LOOK」系列
另外,藝術世界也發生了變化,曾經被貴族追捧的「超現實主義」和「立體主義」不再受歡迎,導致她與這些藝術家的聯名款服裝在市場上幾乎沒人買單。
所以,在形勢大變的潮流中掙扎了幾年之後,夏帕瑞麗害怕晚節不保,選擇關閉門店,離開巴黎。
就在夏帕瑞麗前腳剛離開法國的時候,香奈兒後腳就回到了巴黎,重新開門做生意。
一開始,巴黎女人只想要迪奧,她們像拒絕夏帕瑞麗一樣,拒絕著香奈兒。但是,50多歲的香奈兒沒有就此罷休,她憑著那股窮人家孩子對出人頭地的渴望與毅力,不斷地做新的嘗試。
1954年,她推出經典的斜紋軟呢套裝,被大洋彼岸的美國女人瘋狂追捧,而後藉助美國時尚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股風潮吹回法國,香奈兒的時裝屋一時擠滿了前來購物的女人。香奈兒,又火了!
香奈兒斜紋軟呢套裝
看來,這場長達20年的女設計師巔峰之戰,輸贏已見分曉。
夏帕瑞麗的每一件服裝都是藝術的精品,它們不僅代表設計師的前衛創造力,更融合了當時最先鋒的藝術思想,一針一線價值萬千,設計師本人更是被時代雜誌稱為「少數可以被人用『天才』來形容的設計師」。
1951年,夏帕瑞麗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但是,作為原本領先時代的前衛設計師,夏帕瑞麗卻未能適應時代的飛速發展與變化,被曾經讓她進步的前衛思想給絆倒了,最終倉促逃離。
夏帕瑞麗設計的時裝裝飾,前衛有創意。
而香奈兒,無論是20年代發明了女性現代套裝,還是50年代推出經典的斜紋軟呢套裝,她改革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
雖然沒有夏帕瑞麗的先鋒銳氣,香奈兒卻懂得如何在時代的發展中保持「變與不變」的平衡,並且在面對困難時不斷出擊,從未放棄,最終讓品牌重新崛起,成為當今市值最高的奢侈大牌。
講真,沒有暗地裡使壞,堅持用作品說話,這樣的競爭應該沒有輸家。
可惜,時代替這場長達20年的對抗給出了答案,適者生存是不變的法則,你實力再強,沒有強大的適應力和堅持,也改變不了時代拋棄你的現實。
夏帕瑞麗走了,在香奈兒還沒回到法國與她再戰一輪的時候,她選擇了退隱江湖。
不知道那個差點燒死夏帕瑞麗的香奈兒回到法國後,是否會希望與她間隔一間酒吧的時裝屋重新開張,畢竟,這場勝利,並不是她大大方方贏的。
更多時尚文化、歷史與八卦的故事,請關注我頭條號(安卜卜Amber)或微信號(amberinthesun)哦~
本文文字內容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
如出現侵權問題或對版權有疑問,請聯繫我:[email protected],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