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投資,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1、什麼時候買。2、買什麼股票 3、什麼時候賣掉。如果,這三步,你都做對的話,那你就成功了。
1、什麼時候買?從統計學數據上來看。答案很簡單,在大盤和個股的市盈率在10-15倍之間時買。因為這個區間,股市的估值在低位。
2、買什麼股票?還是從統計學數據上來看。應該買那些高成長性,高穩定性,高確定性,具有良好的商譽和經濟特許權的偉大的企業,消費行業的龍頭老大。大家不需要羨慕美國的可口可樂,吉列,沃爾瑪,微軟,思科,蘋果…中國也有貴州茅台,雲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包鋼稀土,格力電器…
3、什麼時候賣?首先,發現了更好,更優秀,更有確定性的偉大企業。(一般來說,是很難的。)其次是,如果發現企業的基本面發生了基本性的變化,或者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的時候,就要賣。第三。股價過分高估。
一直以來,太多人都把長期持有當成了價值投資的精髓。其實「價值投資」就是過度便宜了就買,過分高估了就賣。在價格明顯大大超過價值的時候,最好的股票也沒有持有的價值!一切要看估值如何。建議,保留一部分倉位做底倉。底倉除非急用錢外,股價過度高估外,基本上來說,是不賣的。其餘部分,在你心儀的個股和大盤市盈率超過30倍時,開始賣出。到35倍之前,清倉。耐心等待下一個輪迴。或許這樣操作更加保守,安全。因為,A股市場,暴漲暴跌現象嚴重,連貴州茅台也有從200多元跌到80多元的時候。估值超高的時候,你持有的就不是黃金,而是定時炸彈了。當然,不同的行情,不同的股票,市場給予的估值標準也不同。道理很簡單,你用40元買到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是價值投資。當價值100元的衣服的價格漲到150元的時候,你持有它還是價值投資嗎?投資永遠要先學會控制好風險。當然,偉大企業出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每天多注意新聞,了解企業的戰略和動態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長期持有並不是叫你對心儀的企業動態都不聞不問了。
這些年,中國股市有兩句非常時髦的話,「高拋低吸」,和「波段操作」。這兩句話害人不淺啊。券商就喜歡你這樣做,他才好賺你的手續費。其實,這兩種思路是非常錯誤的。太多的小散朋友就死在這兩句話上。比如,我們確定貴州茅台會從今年初的170元漲到年底的300元。那麼,你好好拿住就好。估值也只有25倍最多。股價總是升升跌跌的,不必介意。但是,只要大趨勢,你能把握就好。知道,股價的短期波動,沒人能把握好。而歷史和常識一再告訴我們,優質股票的長期升勢是顯而易見的。可惜太多的人看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總是試圖去把握股價上漲和下跌的每一個波段。結果總是追漲殺跌。把「高拋低吸」做成了「低拋高吸」。
一直都有人在討論,長期持股好,還是波段操作好?其實兩者並不矛盾。而是應該互相補充,相互結合。長期持股是戰略,波段操作是戰術。一切都要考慮當年和下一年的股市行情,是牛市,震盪市還是熊市。估值超低了,自然應該買入,超高了,不及時沽出就是等死。估值的判斷,需要經驗,盤感,歷史數據分析。估值也是動態的。比如,貴州茅台,最低的估值是11倍多一點。最高的估值是在70多倍。
投資應該是理性的。感情的成分不能太重,投資應該以理性為主。歷史不是絕對會重演,但是,它經常會重演!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出大機率的選擇,然後泰然處之。當然,情況改變了,我們也要隨著改變。在股市裡,確定性遠比成長性更重要,白馬股遠比黑馬股來的珍貴,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牛市不是那麼容易盼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高度壟斷,質地優良的好企業,足可以讓它們陪著我們穿越牛熊,幫助我們到達財富自由的彼岸。
超短線選股的步驟
超短線不考慮個股基本面,只看技術分析。那麼超短線怎樣選股?超短線選股的原則是要選擇市場的強勢股,龍頭股、熱門股、熱點股。超短線選股的具體步驟如下:
1、篩選候選對象
在大勢相對弱勢時期,打開深滬兩市漲幅排行榜,找出一批弱市中逆市上漲赫然醒目的個股,這些敢於在千軍萬馬中出人頭地的個股就是候選對象。篩選的強勢個股,盤中必須留下攻擊漲停價的痕跡,而盤後應有5%以上的絕對漲幅,因為沒有實力就沒有魅力,就不能吸引眾人眼球。
2、查驗候選對象
確定候選對象後要立即從日K線圖看走勢形態,從技術上看有巨量換手突破各種頸線的個股才有資格進一步入圍,尚未突破頸線阻力的個股不能入圍。對入圍個股要進行當天的分時走勢圖鑑別,剔除在尾市用較短時間強拉到較高或最高點的非強勢個股,留下早市越早封漲或越早攻擊當天最高位,並能將股價持續穩定在分時均價線上的股票。
3、排比入圍對象
在同等條件下,選擇龍頭股,放棄跟風股;選擇首次放量突破的個股,放棄第二次放量突破的個股;選擇換手率高的個股,放棄低換手率的個股;選擇量比較大的個股,放棄量比較小的個股;選擇漲幅排行榜3名之內的個股,放棄3名之外的個股;選擇中線趨勢向上的個股,放棄中線趨勢向下的個股等。
4、早盤盯盤買票
超短線目標個股選出後,次日早盤前半小時的盯盤很重要,超級強勢的黑馬個股會高開高走或低開高走,開盤價往往成了當日最低點或次低點。一般強勢個股會高開低走或低開低走,開盤價往往成了當日最高點或次高點。超短線投資者隨機處理,超級強勢的黑馬個股應在早盤30分鐘內的兩次上攻突破前高時快速入場買票,一般強勢品種應在回調時在相對低位擇機建倉。
短線投資者如何選股?
1、走勢較強。俗話說「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除有理由判斷一隻股票會由弱轉強,一般不要介入弱勢股。強勢股並不是當天上漲的股票。區別個股是否是強勢股,有以下方法:
個股走勢比大盤強。一方面是個股總體漲幅高於大盤,一方面是上漲時走得快,下跌時抗跌性強回落慢,而且會脫離大勢,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
從技術上看為強勢:
a、RSI值在50以上;
b、股價在5日、10月、30日均線上;
c、大盤下跌時該股在關鍵位有支撐;
d、不管大盤日K線怎樣走,股價都不會創新低;
e、看盤口,主動性拋盤和大筆拋單少,下跌無量,上漲有量。短線投資者如何選股需詳細觀摩大盤走勢。
2、有強主力介入。成交活躍,有經常性大手筆買單,有人為控盤跡象,關鍵處有護盤和壓盤跡象,成交量急放又萎縮,報紙傳媒經常刊登文章推薦等,都說明主力力量不小。
3、有潛在題材。短線炒手喜歡炒朦朧題材,至於是否真實並不考慮,只要市場認同。但題材一旦見光時便結束炒作了。
4、是目前市場的炒作熱點。做短線最忌買冷門股,但冷門股有爆炸性題材,主力也搜集了很長時間,也極可能成為短線炒手的對象。
5、技術形態支持股價繼續上漲。要把握這一點較難,但一般而言,迴避技術指標出現見項信號和賣出信號,少選擇已進入超買區的股票,儘量選擇技術形態和技術指標剛剛發出買入信號的股票。
股票短線買賣技巧,這裡另外補充一些看法: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直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儘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為廣大投資者總結了短線操作的三個基本技巧:
第一、設置止盈點
止盈點對於普通投資者很重要,因為普通投資者的總是想多賺一些,看到股票漲到某個價位不捨得賣,隨後股價跌下去,只得虧損賣出。所以止盈點很重要,只要到目標價位就果斷賣出,不要管該股後面是否繼續上漲。
第二、注意30日均線
30日均線是一隻股票重要的均線,在股價在30日均線下方時,該均線則成為一個阻力位,但是如果股價突破該阻力位的話股價會有一波上漲;當在股價在30日均線上方時為股價的強力支撐線,但再拿問財寶客戶關注的中航資本做例子。1月16日股價突破30日均線,但受到均線的壓力後兩天連續下跌,1月21日以漲停板站上30日均線,股價上漲近30%。2月9日,中航資本股價跌至30日均線,隨後股價受到支撐反彈。
第三、要「穩」「准」「狠」
做短差要記住「穩」「准」「狠」三個字,「穩」既是要有穩定的心態,不要讓自身的操作思路被打亂;「准」即抓住準點;「狠」既要介入狠,也要獲利出貨時狠。只有這樣才能將在操作上的風險降低,從而獲得利潤。
超短線操作越來越受到廣大投資者的喜愛,這是因為超短線操作周期短、見利快,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高收益性。但是並不是每個採取超短線操作的投資者都可以獲利,這是因為股票市場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並不是每個超短線投資者都真正了解熟悉超短線投資策略。因為超短線思路,就是要強,快,准,這樣操作超短線才能夠賺的到錢。
短線選股技巧實戰圖解
1、天量選股法。該方法屬於比較激進的買入方法,當股價經過一波明顯的回調之後,突然有一天,出現了天量,並且K線收出真陽線或者假陰線,假如下面的均線,如5日線和10日線,最好是價托形態已經形成,那麼出現天量之後回踩價托就是短線最佳的介入點。
2、旱地拔蔥。經過連續的下跌或者是回調,當反彈或反轉的走出的第一根陽線就是漲停板或是9%以上的大陽線時,後市往往還會有10%以上的上漲空間,而第一根陽線附近是短線的絕佳進倉點。
3、散兵坑戰法。股價原來處於上升趨勢或是整理格局中,假如出現快速回調之後又迅速收復失地,日線圖上炸出一個「缺口」,技術分析上稱為「空頭陷阱」,也被稱為「散兵坑」,主力挖掘陷阱、充當挖井人的意圖很明確,先是驅趕跟風盤,接著再快馬加鞭,迅速拉升。
技術要點:
a、「散兵坑」出現前上升通道延伸得越長,說明主力吸貨越充分,「散兵坑」出現後上升空間越廣;
b、回調時成交量一般不大,並非築頂的量;
c、股價止跌企穩時可少量建倉,一旦股價回升至下跌前的位置附近可確認是主力挖井,此時便是加碼良機。
d、在熊市行情下這種圖形很容易演變成騙線圖形,切記。
市場包容和消化一切,它永遠都是正確的,順應市場是最明智的!
我的理論是:「在這些重大的趨勢背後,總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對價格運動背後的所有原因過於好奇,不是什麼好事。大眾應該始終記住股票交易的要素:只要認識到趨勢在什麼地方出現,順著潮流駕馭你的投機之舟,就能從中得到好處,不要跟市場爭論,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市場爭個高低。一支股票上漲時,不需要花精神去解釋它為什麼會上漲。持續的買進會讓股價繼續上漲。只要股價持續上漲,偶爾出現自然的小幅回檔,跟著漲勢走,大致都是相當安全的辦法。但是,如果股價經過長期的穩定上升後,後來轉為逐漸開始下跌,只偶爾反彈,顯然阻力最小的路線已經從向上變成向下。情形就是這樣,為什麼要尋找解釋呢?股價下跌很可能有很好的理由,但是,這些理由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不是把理由秘而不宣,就是反而告訴大眾說這支股票很便宜。這個遊戲的本質就是這樣,大眾應該了解,少數知道內情的人不會說出真相。
簡單的事實是,行情總是先發生變化,然後才有經濟新聞,市場不會對經濟新聞作出反應。市場是活的,它反映的是將來。因此,企圖根據當前的經濟新聞和當前的事件預測股市的走勢是非常愚蠢的。貪婪和恐懼一樣,都會扭曲理性。股市只講事實,只講現實,只講理性,股市永遠不會錯,錯的是交易者。
虧損是交易的成本,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從失敗中得到足夠的教訓!
不管交易者多麼有經驗,他犯錯做出虧損交易的可能性總是存在。因為投機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所謂經驗就是教訓比較多,比較深刻,讓人心痛,讓人尷尬;不痛,記不住,不痛,不會反思。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人犯錯很正常,但是如果他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那就真冤了。
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虧光一切更能教會你不該做什麼。等你知道不該做什麼才能不虧錢時,你開始學習該做什麼才能贏錢。要是有人告訴我,說我的方法行不通,我反正也會徹底試一試,好讓自己確定這一點。因為我錯誤的時候,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虧錢——能夠讓我相信我錯了。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找到錯誤的地方,會不再犯錯。只有賺錢的時候,我才算是正確,這就是投機。
控制你的交易,管理你的資金。
除非你知道你要進行的交易在財務上是安全的,否則,絕不要進行任何交易。「沒有經驗的投機者面臨的困境往往是為每一筆頭寸付出得太多。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想交易。為每筆交易付出太多,是不符合人性的。人們都想在最低價時買進,在最高價時賣出。心態要平和,不要與事實爭辯,不要在沒有希望的時候保有希望,不要與報價機爭辯,因為報價機總是正確的——在投機中沒有希望的位置,沒有猜測的位置,沒有恐懼的位置,沒有貪婪的位置、沒有情緒的位置。」
「最後,投機者在買股票的時候應該分幾次買,而且每次只買一定的比例。」
如果我在某種情況下買進一隻我看好的股票,但它沒有按照我所希望的那樣表現,對我來說,這就是賣掉這隻股票的足夠證據,如果這隻股票後來漲了,我也不責備自己,也不會有什麼痛苦的想法。我後來在實際操作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這一理論強調資金占有時間在股市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在投機者管理自己的資金時,這種「總想贏」的願望是他最大的敵人,它最終將帶來災難。
越是著急,最後越是虧損的越多,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關注筆者公眾號:老鄧侃股(ki36881),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以及獲取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