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第一天,我比辦公系統崩潰得還快

2020-02-05     Vista看天下


昨天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開工日,為了響應在家隔離的號召,全國各地共同開始了一場「遠程辦公」的大型實驗。


有數據顯示,至少有2億人開啟了在家開工的模式。上班前總要花1個小時整理髮型的Lucy、Jack們,如今也只能在視頻會議時,通過攝像頭展示自己每天都不重樣的睡衣。


對於很多社畜來說,遠程辦公曾是自己最理想的工作場景。與其每天忍受著堵車或者地鐵上的汗臭通勤一個多小時,這種足不出門在家「躺著賺錢」的模式,實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


只不過,當真的實現了在家辦公後才發現,自己曾經的憧憬,全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遠程辦公的美好,都是假的


在昨天之前,很多人心目中的遠程辦公可能是這樣的:


大概8點半睡到自然醒,然後起床為自己做一份精緻又營養的早飯。吃了早餐後,泡一杯冰美式,坐在灑滿陽光的工作檯前打開電腦,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真實情況卻是,雖然節省了路上的通勤時間,結果上班時間都已經過了1個小時,依然還是在床上掙扎著起不來。


當然,即使是在家辦公,也逃不出簽到的魔咒。許多公司紛紛出台了「雲打卡」的制度,甚至有部門要求每天早、午、晚在線上打卡三次。正如那句名言所說:「簽到和死亡是人生無法避免的兩件大事(誤)。」


為了避免「打卡後不工作」的慘案,簽到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有的要求員工簽到時帶著定位,以證明自己已經回到工作城市;


有的要求「人臉打卡」,明明剛起床臉都沒洗,還要假裝精神抖擻,對著鏡頭漏出8顆牙的微笑。



成功完成了打卡,還要迎接各種各樣的視頻會議。


一個假期不見,同事們明顯變圓的臉龐、又大又丑的框架眼鏡和不知道多久沒洗的頭髮,在手機的前置鏡頭中顯得熟悉又有些陌生。


由於遠程辦公的溝通障礙,很多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口頭交流來解決的問題,現在統統變成全部門的大例會。



而比較顧忌形象的小仙女們,可能還得為了這半個小時的會議,帶上20塊錢一副的日拋,塗上用一次幾十塊的粉底。


而視頻里那些上半身穿著精緻職業裝的同事,下半身大機率是一條珊瑚絨睡褲。而TA們對工作最大的怨念可能就是臨時會議了,因為自己來不及洗頭。



很多辦公軟體甚至緊急上線了視頻美顏的功能,以降低用戶使用視頻會議的心理負擔。然而對於社畜們來說,真正不愛視頻會議的原因,可能是不想見到老闆的臉。


在辦公室上班的時候,早會結束意味著一天工作的開始,但對於遠程辦公的我們,開完會工作基本上就結束了。


因為在家裡,無論你是在餐桌上寫代碼,還是在陽台前做報表,最後都會躺到床上去。


桌子布置的越舒服,我越想躺在沙發上


即使抵擋住了周公的誘惑,沒有了領導和同事之間有意無意的互相監督,無論是手機里的遊戲、還是收藏夾里的電視劇,都是你我高效工作路上的攔路虎。


不是我不想工作,每個遊戲都在勾引我


畢竟大家剛剛經歷了一個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要突然轉換成工作模式肯定是異常困難……吧。


更別提似乎永遠無處不在的爸媽,一會送進來一盤水果,一會遞上一壺熱水。每隔半個小時就要勸你站起來活動活動,還要督促你趕緊把襪子穿上。



一天下來,工作做了還不到平時的三分之一。也只能在心裡承認:是我高估自己了,像我這種人,還是更適合坐班。


在家工作,我得為全世界讓路


即使你是個自律的人,想要在家高效的工作,依然要面臨外界的重重考驗。


跟公司的大屏工位比起來,家裡的筆記本不僅速度慢還費眼睛。更別提有人壓根沒帶工作電腦回家,只能湊合著用平板甚至手機辦公。



平時抱怨工位的椅子太硬、桌子太小,但直到在家辦公之後,才發現辦公室的好。



更別提很多跟人合租的年輕人,屬於自己的空間只有一個臥室,在家辦公基本等於床上辦公。一開始可能覺得挺舒服,但是躺多了不僅渾身酸痛,還會屁股發麻。


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們則開始懷念公司的健身房、遊戲廳、休息室……還有茶水間裡的現磨咖啡、阿姨剝好的柚子。


畢竟,在這樣不太敢點外賣的日子裡,連吃個午飯都要從做菜到洗碗忙上一個小時,哪有在公司時午睡半小時的舒適。


不過回東北農村老家過年的朋友則表示:別的倒沒什麼,就是在炕上坐久了,有點燙屁股。


如果老家再偏僻一點,連上網都成了問題。遇到著急處理的工作,只能打開手機熱點,不僅麻煩還費錢。


而需要使用公司內網的員工,更是要時時刻刻與系統不兼容、連接不穩定做持久的鬥爭。內網一個崩潰,可能就導致整個部門的工作成果都付諸東流。


而對於很多特定職業來說,遠程辦公帶來的溝通障礙也實實在在地給工作帶來了困擾。


一位程式設計師在解釋自己為什麼不能遠程支持時就提到,他們在排除bug時常常需要到測試的環境親自查看,因為有的問題測試員很難準確描述,而且可能僅僅只能做出一次。


這就需要測試員和程式設計師在一個場所辦公。而如果不得以選擇在線交流,可能在溝通上就需要幾倍的時間成本。


就算你的工作能夠獨自完成,家裡總是有些其他因素干擾你。


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當孩子養的貓貓狗狗,在假期時是能夠讓人排遣寂寞的小天使,你百無聊賴的時候,它們不僅會陪伴在你身邊,甚至還願意聽你講函數。


因疫情無法返鄉,清華博士無聊到在家給貓講課


而當你工作時,它就成了大魔王。隔一陣就要來求蹭求抱,還動不動就站到你的鍵盤上,跟筆記本爭風吃醋。


「這是我在家辦公的最大阻礙。」


當然,如果家裡有個真正的孩子要養,那就更令人頭疼了。對於職場爸媽來說,上班辦公基本等於放鬆,而遠程辦公則意味著帶娃加班。


尤其是很多家庭為了不折騰,在生娃前幾年是不回家過年的。萬一家裡老人在老家無法幫忙,那麼遠程辦公對於年輕爸媽來說,就完全是一場噩夢。

想想看,當你發郵件的時候,娃一直試圖爬上你的工作檯,還在電腦上按下了一串串亂碼;當你開電話會議時,娃在旁邊一邊嚷嚷一邊摔玩具;當你寫文案寫的焦頭爛額時,還要騰出手來做午飯。


有時候忙得身心俱疲,真是分分鐘都有種去公司加班的衝動。難怪連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都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老闆眼中,我永遠在摸魚


對於很多人來說,比在家搬磚更慘的,就是你明明忙到不行,還是有人覺得你在摸魚。


明明一大早就一直忙著對接客戶、溝通需求,結果就因為躺在床上沒疊被,爸媽壓根不信你在工作。當你解釋說你在上班,他們還會一臉不屑地diss你:「你看你頭不梳臉不洗的樣子,還上班,做夢上班啊!」


父母都如此,老闆就更不信你能在家裡認真幹活了。


按時完成了任務,就是工作量不飽和;完不成吧,更是沒有全身心在工作。


為了敦促員工,本來的周報、月報通通都變成了日報,甚至要求早上交一個「工作內容梳理」,晚上交一份「完成情況彙報」。一共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有4個小時都要用來編自己的工作內容。


甚至還有公司要求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全程開啟攝像頭,以供監督。好好地一個遠程辦公,硬是上出了勞改犯的感覺。

而對於另一些老闆來說,員工在家工作效率上(可能)的降低,就要靠更長的工作時間補回來。



不少人都發現,雖說自己人在家裡,但是老闆在工作群里布置的任務反而變得更多了。


從前,下班時間還能以「睡了」「手機不在身邊」之類的理由不回復老闆的奪命連環call。但在家辦公之後,反而變成了0-24點的隨時待命,甚至有時候都意識不到自己在加班。



沒有了上班下班的儀式感,無論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工作需求,似乎都變成了開個電腦就能搞定的事情。在國內職場本來就私人界限模糊的情況下,在家辦公反倒為變相加班大開方便之門。


最後,遠程辦公省下來的通勤時間,還是連本帶利地交還給了工作。遠程在家工作2天,感覺比上了一星期的班還疲憊。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在這次全國性的「遠程辦公實驗」中嘗到了甜頭。


有人覺得節省了通勤時間,也有人覺得自己的工作自主性得到了加強。不少網友都呼籲公司,能逐漸在一些合適的崗位上推廣這種工作模式。


不過,大部分曾經對靈活辦公滿懷憧憬的人,還是覺得這事兒沒自己想像中那麼美好。


說到底,只要職場上依然習慣性忽視「8小時工作制」,不尊重員工的私人時間,那麼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家裡,我們都逃脫不了工作對於個人生活的壓榨。


只是一直苦於996的我們從來沒有想到,天天叫囂著「我的夢想就是不上班」的自己,居然也有在朋友圈裡哭著喊著想去公司的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8AeH3ABgx9BqZZIaU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