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又一位首富崩塌了!該來的,果然來了

2019-12-20     環球速讀

01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剛剛,港交所傳來大消息,上市公司輝山乳業,被強制退市了。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那家遼寧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

據其官網介紹,2013年9月在港股上市後,輝山乳業「全球發行額13億美元,躋身有史以來全球消費品公司首次發行前十名,上市首日市值近400億港元。」

然而,在兩年前的2017年,這家看似紅紅火火的企業,突然被做空機構渾水盯上了,1小時暴跌85%,320億市值灰飛煙滅,僅剩56億港元,創港股歷史最大悲劇!

來欣賞一下這個壯觀的股價圖,跟瀑布一樣。

此後,輝山乳業一直停牌至今,可惜,龜息神功沒能拯救它,輝山乳業最終還是逃不脫退市這一刀!

令人唏噓的是,輝山乳業的老闆楊凱,還曾一度是遼寧首富,2016年曾以260億身家,登上了胡潤百富榜,排在第66位。

從一無所有的回城知青,到企業老總,再到遼寧首富,楊凱一路走了29年時間,堪稱一部勵志故事。

在首富的這個神壇上,楊凱僅僅呆了不到一年時間,屁股還沒坐熱,就從一頭跌落,成了「老賴」(被執行人),

一朝夢醒,萬物皆空!從「首富」到「首負」,只用了90分鐘的時間,真可謂其敗也忽焉。

辛苦創業30年,一夜之間重回艱辛,讓人一聲嘆息。

02

輝山乳業,可謂中國部分上市企業的一面鏡子,是一個「高槓桿+企業過快擴張=資金鍊爆雷」的典型悲劇。

近年來,陷入資金鍊危機不少,無論是大名鼎鼎的浙江金盾集團近百億元債務爆雷,董事長周建燦墜樓自盡的故事,還是浙江女首富周曉光的新光集團,突然被曝出數十億債務違約,企業陷入流動性風波,都讓人唏噓不已。

這些出問題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資金槓桿過高,戰線拉得過長,最後資金鍊出了問題崩盤。

1、槓桿太高:如果仔細扒開看,原來,輝山乳業就是個「債罐子」,借錢手段讓人眼花繚亂,是瘋狂借貸的高槓桿之罪,將公司最終推入深淵。

如果說渾水的做空報告是輝山乳業股價暴跌的導火索,那公司負債太高,債台高築,導致資金鍊斷裂,則成為壓倒這一切的最後一根稻草。

股價暴跌之前,輝山乳業被看做是財大氣粗的代表。輝山乳業官方信息顯示,該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擁有近50萬畝苜蓿草及輔助飼料種植基地、年產50萬噸奶牛專用精飼料加工廠、超過20萬頭純種進口奶牛、82座規模化自營牧場以及6座現代化乳品加工生產基地。

在那時,便宜的資金如潮水般湧來,輝山乳業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飄飄,人山人海呀!

據報道,2017年3月30日,輝山乳業上市公司體系的負債,就已經達140億元,非上市公司體系負債則可能達300億元。

然而,槓桿過大,負債太多,一旦遇到某個環節變現不順利,就會影響全局整體的資金鍊。

被輝山乳業拉下水的,至少有70多家債權人,除了23家國內主要銀行,還有十多家融資租賃公司以及部分P2P、私募機構,他們都 被捲入輝山乳業的債務危機。

就這樣,高負債,成了懸在輝山乳業頭頂的一把利劍,隨時可能落下,導致企業資金鍊斷裂,從而引發多米諾效應。

2、企業實行多元化發展、瘋狂擴張,在「大躍進」式的產業布局中,逐漸面臨現金流萎縮、資金鍊緊繃的窘境,最後徹底崩盤。

熟悉輝山乳業的人都知道,這家企業是靠做液態奶起家,但發展到後期,輝山乳業遭遇了銀根放鬆、資金寬裕時候,和很多企業一樣,也沒有抵禦住金錢的誘惑,盲目擴張。

資金鍊斷裂的原因,可以部分歸結為輝山乳業步子邁得太快。為了構建全產業鏈,輝山在上市後在土地、物業、廠房、設備以及奶牛方面投入了重金。

但是,本身乳業上游的投資回報小而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多年才能回本,而下游建工廠和投資市場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用上游養下游難度很大,所以資金鍊緊張。

但主業擴張太快,絕不能解釋輝山乳業的崩盤。因為,隨著便宜資金的湧入,輝山乳業最後,其實是背棄了自己的主營業務,幾乎把好好養奶牛、產牛奶,棄置不顧了。

看吧,這是「渾水」使用無人機拍的輝山養牛場的照片顯示養牛場的屋頂都破了。

講真,獐子島的深海扇貝數量或許的確難以確認,但是陸地上的動植物真是分分鐘被盤點清楚啊。

渾水的調查持續好幾個月,共訪問了35個牧場,5個生產設施基地和2個完全沒有建設跡象的生產基地。

有些房頂已經生鏽。

正因如此,渾水先後發布兩份做空報告,將輝山乳業稱為「騙子」,並宣布:該公司估值實際接近零。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發出靈魂一問:借了那麼多錢,自家的養牛場卻破破爛爛,那這錢用哪去了?

據坊間報道,是被老闆楊凱轉移去炒房了,結果沒想到,在東北地區人口流出、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遼寧房子的流動性不行,房地產投資項目收不回來錢,成為壓垮資金鍊的最後一根稻草。

真是活久見,過去各路上市公司都是賣房沖利潤保殼,第一次見到炒房把整個公司虧掉的。

在資金面寬鬆時過高加槓桿仿佛一種吸毒,吸毒一時爽,然而總有一天要遭遇戒毒時刻,一旦資金寬鬆局面發生變化,資金鍊繃緊,流動性就可能出現問題,那是錐心刺骨的痛。

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03

經濟周期里的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就像天氣里的春、夏、秋、冬一樣遲早會來,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的相似。

要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是一個穩定和成熟的企業,首先要觀察的是,它在過去遇到兩三次經濟危機、行業危機中的表現如何,它是怎樣渡過成長期中必定會遭遇到的陷阱和危機的。

歸根結底,對一個企業家來說,一時烈火烹油式的發展也許並不是最難的,超越鬆緊牛熊、穩健發展、基業長青才是真本事。

其實,很多人在做投資或者做生意的時候,當遇到上升周期時,往往不注意控制槓桿率,不注意資產安全性,不注意流動性,只盯著收益率,一門心思往前沖,只攻不守。

這種人發財靠運氣,虧錢靠實力,一遇到黑天鵝或者經濟不好的時候,就可能在烈火烹油之後,突然全面崩盤。

而那些能夠穿越周期、活下來且活得好的企業,必然是那些在晴天裡修屋頂、安全邊際意識極強的企業。比如騰訊,華為。

馬化騰說過:「騰訊離倒閉只剩6個月,有危機感才會有勝算。」正是有這一份危機感,騰訊才會緊跟用戶的需求變化而轉型。很難想像,如果微信不是騰訊內部賽馬做出來的,騰訊現在會變成怎樣呢。

任正非就曾多次說:華為離死亡,可能只有一步之遙!在捷報頻傳的日子裡,他反而在內部講話中反覆提醒道:

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

以前我們的貨款記錄不清晰,客戶來還欠款時,我們還莫名其妙,連合同和欠條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戶不還錢,多少預備金都付諸東流。

不僅如此,華為還花了很大的價錢,從國外引進了八隻黑天鵝,放在公司園區的湖裡。

華為就是用這種方式以警示大家:在一個不確定性的世界,黑天鵝時刻可能飛出。只有時刻保持敏銳和危機意識,像才能生存下來。

馬雲說過這樣一段話:「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裡。」

要長長久久地活下去,請牢記:周期為王,安全邊際!

祝福中國企業家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MP2I28BMH2_cNUg-i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