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城鎮化,有些農民卻不願意高價拆遷,老農:沒了土地咱幹啥?

2019-08-26   君清三農

這幾年我國新農村的建設步伐在加快,不少地方已經擺脫了原來落後的模樣,到處高樓林立, 還開辦了很多工廠,看起來一片繁榮。從前的農民主要靠種地營生,自從鄉村被城鎮化以後,很多田地都被徵收了,而農民則可以領到相應的補償金,並且住上了統一建造的高樓,生活看起來很愜意。不過被城鎮化後的農民,如今的日子過得怎麼樣,他們又是靠什麼生活呢?

有媒體就帶著這個疑問造訪了一些被改革後的新農村,採訪了當地的居民,發現這些新農村大多存在著不少問題。雖說農民的田地被徵收,也得到了賠償金,生活變得富裕了,但是在很多地方農民的精神卻更加空虛了。從探訪的幾個鄉村來看,人們的居住條件普遍都比較好,房子規劃的也很整齊,但讓人令人意外的是這些美麗的表象下卻藏有許多令人引發深思的問題。

有個接受採訪的農民表示,現在自己村裡的人都富裕了,口袋裡都裝滿了錢,可是他們卻不熱衷投資,而是將錢花在麻將館以及賭桌上娛樂。從前的人們有田地可以種,如今田地被徵收,農民越來越閒,自然就會大把的將時間花費在賭桌上。那麼這些所謂的拆遷暴發戶,真的就不需要從事任何工作了嗎?

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有一些居安思危的農民早就開闢了新的道路。他們會到附近的各個工業園區上班,儘管每個月拿著很少的工資,但卻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接受採訪的人表示,他們這裡的工廠一個月只有一兩千左右,比起賠償款實在算不上什麼。但是一部人之所以這麼執著的工作,或許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吧!

雖說這些新農村田地被徵收,但是新的工業園出來也給農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怎麼說都不是一件壞事,簡直皆大歡喜。但事實上現在很多工廠在開工資方面速度都非常緩慢,有的工廠效益不好就直接宣布倒閉,農民們的工資一分都要不回來。為了能夠拿到錢,有部分村民還曾經去上訪,但結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

由此可見,很多農民對於田地被徵收或者拆遷抱有反對態度,不僅僅是因為價格談不妥那麼簡單。農村特有的風情,農民的生活習慣,未來的收入來源,都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畢竟在很多農民的眼裡,賠償款是有限的,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除了種地什麼都不會,如果讓四五十歲的人拿著賠償款待在家裡,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正因為這樣,如今很多已經被城鎮化的農村也出現了大批農民外出打工的情況,留下老人和孩子看家。看來農村城鎮化雖然有好處,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希望這些問題在未來都能夠得到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