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出去撿垃圾,已經養成習慣,有七八年了。」閔先生介紹道,自己的父親常年喜歡外出撿拾飲料瓶,9月12日的時候,父親和往常一樣騎著他的小三輪車到附近撿瓶子,但當天晚上卻沒有回家。
「當時人不見的時候,我們也到處去找他,還在朋友圈發了尋人啟事,也不知道人去了哪裡。」閔先生說。
直到三天後,閔先生才得知自己的父親在渭南被救助了。
原來,9月14日那天,臨渭分局交斜派出所的警官在渭南市臨渭區的孝義鎮上發現了一名疑似走失的老人,便將老人送往了渭南救助站收助。被救助時,老人似乎餓了很久,幾乎說不出話來。救助站看老人的身體狀況不是太好,便將老人送往了醫院治療。後來,老人才說出自己的姓名,並稱自己家在麵粉廠附近。
由於老人無法提供家屬的聯繫方式,渭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便將老人的相關信息發給了頭條尋人,希望能夠通過頭條幫助老人找到家屬。
與此同時,與頭條尋人有著密切合作關係的熱心警官也幫忙查詢到了老人的戶籍信息,並反饋給了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正當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將老人的相關信息轉給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時,同在一個微信群里的志願者發現該老人正好是他在當地救援群里看到消息要尋找的走失老人,幫忙核實了老人的身份信息,還提供了老人家屬的聯繫方式。
家屬得知老人在救助站被救助後,立即趕到了救助站,將老人接回了家。
據老人的兒子閔先生介紹,老人家之前也有走失過幾次,但都是在家附近不遠,周圍的人都認識他,走失後不久便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回家了。閔先生說他們一家住在西安高陵區,父親雖然已經75歲了,平時卻一直喜歡撿拾舊物,「他就是閒不下來,總得找些事情干,鍛鍊鍛鍊。」
老人家近兩三年來有了一輛小人力三輪車,沒事的時候,他都會騎著這輛三輪車外出撿拾一些瓶瓶罐罐,「這次可能是他騎得太遠了,騎了有二三十公里吧!天黑以後,他就迷路了,三輪車也不知道被他丟到哪裡去了。」閔先生更是不明白,自己的父親後來是怎麼到的渭南。
「聽說當時他到了渭南以後,先是被派出所發現了,然後給送到了救助站,救助站再幫送到了醫院。」閔先生還說,那兩天正巧碰上了下雨,也不知道父親有沒有被淋濕,「這一次他走失三天兩夜了,兩個晚上沒吃沒喝啊,我估計他是又冷又餓的,被救助的時候都說不出話。」
據閔先生介紹,老人家在被接回家以後,好好調整了一段時間,現在身體各方面情況都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老人也再沒出門撿拾過垃圾。
這是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11526名走失者;也是頭條尋人與各地救助站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家人的第8752名救助站受助者,也是與個各地公安合作找到的1626名受助者,也是與各地誌願者合作以來,幫助找到的第656名走失者。
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致力於幫助各類家庭尋找走失者,其原理為在走失者失蹤地點附近彈窗尋人信息,藉助頭條龐大用戶,極大提升可能目擊者幫助尋人的幾率。過往成功案例已經證實,頭條尋人的精準地域彈窗對短期內走失的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移動能力較低的人群,有較高的尋人成功率。 郵箱:[email protected]
【頭條尋人防詐騙提醒】
鄭重聲明: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我們提供的尋人服務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請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通過電話、簡訊要求您匯款、轉帳,或者付費進行尋人的信息,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