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SCI投稿事項需知

2019-10-31   SCI論文助手

論文寫作完成後,到了投稿這一步,感覺整個工作已經完成大部分了,然而投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那投稿有什麼有留意的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

一、投稿前的最後檢查

在寫作步驟中,我們建議的步驟是先選刊再寫作,為的就是寫作完成後不必再因修改格式浪費時間。那麼到了投稿之前,要再次對期刊的每一個格式要求逐一核對,確保全部符合。

投稿之後稿件首先經過的是期刊編輯,如果編輯發現大量格式不對,就會打回來要求進行改正,耽誤時間。就算編輯這關過了,文章到了審稿人手裡,格式問題也很可能成為審稿人「拒稿」的託詞,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常見的需要注意的細節有:

(1)文獻引用

從頭到尾檢查一遍是否將正確的文獻放在了正確的位置;是否有遺漏或多餘;是否每一篇文獻的格式都符合期刊要求。這些都有可能因為反覆的改動而導致出錯。

(2)語法

對於不以英語為母語大家來說,投稿前反覆檢查語法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能多找到幾個人來幫你檢查是否有拼寫錯誤,並找一位母語為英語的人來幫你審閱論文。另外有些期刊對於語言的時態有要求,因此更需要注意,不僅僅語法正確就萬事大吉。經常出錯的語法有:主動被動語態誤用;名詞作形容詞誤用;句子裡多個動詞並列等。

(3)文章格式

單位符號要採用國際單位,字體統一等問題。

(4)圖表格式

檢查單位是否正確,不同圖表的字體格式是否統一且符合期刊要求。引用的數據是否已標註,縮寫是否在note中標註。

二、認真準備cover letter

SCI論文投稿常常需要Cover letter。在Cover letter中,我們不僅需要對稿件的內容做簡要的介紹並點出創新之處,吸引期刊編輯的閱讀興趣,還要簡單介紹本論文的作者,以及一些必要的聲明。

可以說Cover letter是論文的一張門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

(1)向編輯簡要介紹一下論文的內容以及參與此項研究工作的作者名單。

(2)重點解釋該研究的創新性以及為什麼會受大家感興趣。可以介紹用到的創新性技術、實驗樣本數量足夠多、研究成果將對這個領域有較大影響等。一些臨床期刊還要求介紹這項工作會對將來的實際治療應用的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寫作時只需要包含要點而不用仔細解釋。同時,儘量讓編輯看到你的工作是和所投期刊相關性很強。

(3)可以介紹你和你的研究團隊:主要研究人員,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以及與這篇文章的關係。若有合作團隊,則也可介紹相關合作團隊的研究情況。

(4)聲明文章沒有任何利益方面的衝突(需要查詢各期刊在利益衝突政策方面的描述,因為每個期刊有不同的相關規定)。同時,需要表明這項研究沒有發表過,也沒有一稿多投。

三.推薦/指定迴避的審稿人

大部分期刊投稿時都設有這一環節,你可以推薦熟悉自己論文研究領域的審稿人來審閱自己的論文,或指定迴避有明顯利益衝突的審稿人。這樣做的好處是,使你的論文有更大的可能受到合理的審閱。因為雖然期刊編輯和編委會成員往往是知識面較為廣泛,但他們並不可能對所有的研究領域都了如指掌。當然,你也可以迴避明顯的利益衝突的審稿人,比如跟你來自同一機構的人,或是那些與你關係密切的人。

一切步驟完成後點了提交,不要認為就萬事大吉了。要記得時刻追蹤自己論文的狀態,一旦發現有可能的異常,比如長時間沒有動態更新,就要及時聯繫編輯部詢問情況。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下次小編會給大家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