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想寫出一篇優秀的SCI論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論文結構規範化,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下面陳述一下SCI論文結構規範化的必備要素:
一、Abstract——對自己工作及其貢獻的總結
1.闡述問題;
2.說明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結果。
二、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綱
1.先大致介紹一下這個研究領域,即Opening section;
2.接著描述一下前人的研究經驗,即Previous research;
3.然後你需要一個銜接,引入到自己的課題,即Bridging statement;
4.最後你可以介紹自己的課題了,通常描述一下課題的研究目的,即Introducing present research;
其中每個部分的長短是不一樣的,通常第3步會短一些,畢竟這一步起到的是橋樑作用。當然,也不是4個步驟全部要寫全,比如特別針對一些本身就比較短的論文,1和2有時候可以合併。但是最好都能涵蓋,這樣邏輯清晰。
三、Previous Work——說明自己與前人的不同
1.將歷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類別;
2.對每項重要的歷史工作進行簡短的回顧(語言儘量簡短幹練),注意要回顧正確,抓住要點,避免歧義;
3.和自己提出的工作進行比較;
4.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評價前人的工作,不要過於苛刻;
5.強調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舉出各自適用例子。
四、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個部分
1.從讀者角度闡明定義和表示法;
2.提供算法的偽碼,圖解和相應解釋;
3.用設問的方式回答讀者可能提出的潛在問題;
4.複雜冗長的證明和細節可以放在附錄中,這裡關鍵是把問題闡述清楚;
5.特例和例外應該在腳註中給予說明。
五、Experiments——驗證提出的方法和思路
1.合理地設計實驗(簡潔的實驗和詳盡的實驗步驟);
2.必要的比較,突出科學性;
3.討論,說明結果的意義;
4.給出結論。
六、Conclusion——總結、前景及結文
1.快速簡短的總結;
2.未來工作的展望;
3.結束全文。
七、References——對相關重要背景文獻的全面引用
1.選擇引文(眾所周知的結論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
2.與前文保持一致。
八、Others——致謝、附錄、腳註。
這次就介紹到這兒,當然想要製作一篇優秀的SCI論文僅有這部分的知識點是不夠的,想了解更多關於SCI相關資訊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