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泡腳好處多,補腎、祛濕、降血壓……趕緊安排上

2019-07-04     保健時報

足,相當於人體第二個心臟,全身氣血功能通暢與否都可以從足看出端倪。腳,是個廣義的名詞,包括了從足底以上至小腿及大腿……等都能稱為腳。

人體足部6條陰經及陽經運行於腳部,主管一身之陽及一身之陰的任督二脈也循行於此,所以把腳照顧好身體自然疾病少。

簡單的健康長壽袪病的方法包括泡腳,這也是最便宜的方法之一。泡腳可是一門大學問,在傳統中醫學裡自成一套理論及方法來進行,以下讓我們一起來進入泡腳的學問。

什麼是泡腳?

大家都以為泡腳跟洗腳差不多,其實泡腳不等於洗腳,洗腳只是將水快速的洗滌腳,而泡腳可不同,必須著重這3大要點:

1

水溫

泡腳的較佳水溫介於36℃~42℃,不僅利於人體接受也不會燙傷,當熱水泡腳時血液下行可打通足部3條統血的經絡——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及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脾統血、肝藏血,是3個管理氣血流暢的重要臟腑,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2

水深

最完美的水深包括以下步驟:一開始請將水加到小腿的一半,每3~5分鐘再加入合適溫度的熱水,連加2次讓水深達到膝蓋以下最佳。

3

時間

很多人都以為泡腳只有在秋冬季節或寒冷的地方最好,其實不論在冷熱地區一年到頭皆可泡腳。四季區別顯著的地區,春天氣升發旺盛,泡的時間約在頸部微微汗出後再7-8分鐘即可;夏天氣血旺盛本身循環快,所以只要頭部流汗之後5分鐘就可擦乾足部;秋天氣血開始收斂,頸部出汗後再10分鐘;冬天氣血封藏,頭部出汗後的15分鐘可停止。

四季區別不明顯的亞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泡腳參考夏天浸泡時間。一般來說,睡前泡腳為佳,睡前泡腳不但助氣血循環更幫助睡眠及緩解全身壓力,達到舒壓效果。

泡腳與泡澡的不同

泡腳跟泡澡的相同點都是會流汗;但最大的不同點是:泡腳能暢通全身氣血幫助代謝,泡澡只是藉由熱度讓皮膚毛孔擴張流汗。泡腳,除了暢通氣血更重要是水蒸氣上升入腎,經腎上至各臟腑,再到頭頂百會穴,促進五臟六腑及任督二脈循環。

材料選擇

1

泡腳桶

最好的泡腳桶材料以木質桶最佳,有助於氣血的升發也有安神定志的效果,若沒有木材質的桶,也可以選擇耐熱的塑膠或金屬材質。

2

泡腳的材料

鹽是泡腳的首選材料。腎為人體先天之本又是過濾代謝物的大本營,鹽入腎,將水蒸氣引入腎強代代謝功能。放鹽的基礎上再加入以下材料對身體有更多不同的療效:

(1)生薑、茴香:有暖脾胃、祛濕邪、利水消腫的功用。當歸、益母草:活血散瘀,

有調理月經幫助經血暢行的效果。

(2) 川膝、杜仲:緩解血壓波動,有降血壓功效。

注意事項

1. 足部出現發炎性或傷口及出血情況不宜泡足。

2. 急性扭傷24小時內,先冰敷,暫緩溫熱水泡腳。

3. 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疾病人病患和靜脈曲張嚴重現象患者,請先詢問專業醫師以決定是否適合泡腳。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來源 || 生活百事通 / 編輯 || 李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d43-2sBmyVoG_1Z83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