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S1沿線兩新區:高鐵新城VS浙南科技城,你更看好誰?

2019-09-18   樓市IN溫州
來源: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章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溫州軌道交通S1線的運行,意味著溫州正式邁入軌道交通時代。

這條連通溫州城區東西的通途大道,為沿線冉冉升起的兩座城市新區鍍上了更亮的成色,即高鐵新城和浙南科技城。


溫州日報9版截圖

處於S1線西段的高鐵新城,挾高鐵之利,正逐步推進總投資近200億元的高鐵新城產城融合PPP項目,新區面貌日新月異;處於東段的浙南科技城,以科技為魂,承載溫州創新示範、產業引領、城市東拓的重大使命,全力打造浙南地區科技創新的標杆。


高鐵新城

200億元投資立起城市新地標

溫州高鐵新城空中連廊一期項目近日正式開工,讓該區域的建設再次成為焦點。

溫州高鐵新城空中連廊一期項目效果圖

高鐵新城規劃總面積14.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規劃總面積約5.54平方公里,東至園區路、南至大連路、西至華亭山、北至甌海大道。

自2009年鐵路溫州南站建成運營以來,無數溫州人夢想著高鐵為溫州都市區的西南部點起一把加速開發的火。事實上,高鐵的到來確實為其周邊區域帶來巨大改變:

2016年以來,溫州高鐵新城被列入傾力打造的亮點區塊之一,明確以溫州南站為中心,以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以現代物流、高端商貿、旅遊集散為主導產業,打造一座集創意、時尚、金融、生態、人居和網絡經濟於一體的高鐵新城,構建大氣開放的城市新地標。


高鐵新城 楊冰傑 蔡溫瑞 航拍

高鐵新城的開發建設,自此全面啟動。

根據《溫州高鐵新城開發建設計劃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一年拉開框架、兩年基本落地、三年初步成型」的建設思路,2017年高鐵新城產城融合PPP項目確定,採取整體打包PPP(建設、運營、產業導入、移交)模式,涵蓋安置房、市政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等10大類共84個項目,總投資約199.88億元。


高鐵新城 楊冰傑 蔡溫瑞 航拍

2018年6月29日,溫州高鐵新城產城融合PPP項目暨第一批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溫州高鐵新城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記者在周末走訪該片區,發現高鐵新城的建設日新月異,尤其是溫州南動車站承擔起了流量擔當的角色,吸引來自周邊地區的客商,讓商圈人氣節節攀升,成為甌海新興的繁華商圈之一。

比如大象城已有2000多家中小企業、商戶入駐,來批發進貨或自購的市民絡繹不絕。而S1線的開通,則讓城區人流以更快捷的方式流向這裡,為高鐵新城的一眾商城再添一把動力。


高鐵新城 楊冰傑 蔡溫瑞 航拍

借勢發力。這座依高鐵而興的新城,今年還全面啟動「提質增速深化年」行動,重點實施高鐵新城產城融合PPP項目,突出做好「擴能、規劃、功能、拆整、管理」五篇文章,加快推進高鐵新城建設,提高南站綜合管理精細化水平,增強高鐵新城核心競爭力。全年計劃完成投資約20億元,新開工14項,續建24項,前期項目29項。


浙南科技城

加速推進漸成一方創新高地

對於不少人來說,浙南科技城可能是個很容易跟浙南產業集聚區混淆的區域,畢竟,這兩個區域都以產業、科技為主打。

而令浙南科技城更為人所熟悉的,是市域鐵路S1線在這裡有個站點,即科技城站,距離世紀公園的惠民路站僅3站。

浙南科技城規劃面積約28平方公里,西起茅竹嶺、東至濱海大道、北臨甌江、南至甌海大道。這裡是溫州難得的通達之地,既居於溫州國家級高新區和城市東拓戰略的核心區域,又位於「一口(甌江口)、一片(甌飛圍墾)、一灣(樂清灣)」建設的戰略支點,正好處於溫州老城區、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浙南產業集聚區三角區域的中心位置。

總體來看,這裡是作為溫州國家級高新區創新要素集聚的核心區,也是承載溫州創新示範、產業引領、城市東拓重大使命的產業新城。


浙南科技城成為眾多科創產業項目聚集地。楊冰傑 陳翔 攝

從產業方面來看,這裡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是溫州工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2018年,市委市政府將科技城列為市級三大重點產業平台之一,已引進創新創業項目104個,集聚科創平台達48.9萬平方米,累計集聚160名高層次人才,國家即省重點研發計劃立項13項,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42億元。

這麼多高品質的項目、平台、人才集聚,意味著這裡的基礎設施必須過硬。

描述再多,不如親身生活其中的市民感受真切。市民王先生 2017年進入浙南科技城的一家企業工作,隨著企業搬遷,先後待過高新區創業園、浙南·雲谷等地,一開始也確實是失望的:「除了園區以外,沒有任何生活基礎設施,人也很少,周圍是拆遷後的廢墟,有種說不出來的荒涼。」

不過,隨後浙南科技城的一系列舉措,新區建設的魄力顯示出來了——比如為解決雲谷企業員工住房、距離遠等問題,科技城為這裡的企業員工提供麥家公寓、龍灣人才公寓等;交通方面,在原有公交線路外,市域鐵路S1線通車,BRT通達。隨著各項支路線網的完善,這裡越來越有人氣。

此外,更讓王先生真實感受到變化的是,距離雲谷2公里左右的溫州醫科大學附二醫院瑤溪園區、溫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都已經在建設中,周邊住宅小區漸漸而起。


溫州醫科大學附二醫院瑤溪園區效果圖

目前,溫醫大附二醫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10萬平方米街坊式可拎包入住的國際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都已在加快建設。

同時,萬科理想之城、TOD國際新城等住宅相繼建設,宜居宜商的產城配套不斷優化。這些對未來定居科技城的企業和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變化看在眼裡,期待已漸達到。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科創平台已經落戶或正在落戶浙南科技城中。

截至目前,科技城內已有12家技術創新服務平台、2個博士後工作站。一個由政府、企業、高校、行業組織等多元主體投入打造的高層次精品平台,已形成了一股促進當地高速建設的強大推動力。


期待

新區建設可以更加人性化

大路條條、高樓林立,是兩大新區給人的第一印象。但在實地走訪現場時,記者發現看起來高大上的環境,對行人卻未必那麼友好:寬闊的馬路可能讓行人一個綠燈時間內都過不了街,商城之間的來往走動也會因烈日、暴雨等變得格外不便。

所以日前開建的高鐵新城空中連廊,可以說對新區發展是絕對的利好——以上海陸家嘴空中連廊為標杆,這座連廊可以使溫州南站和大象城一期、站南商貿城、港龍國際廣場、大象城二期等相聯繫,使南站引來的人流能夠方便快捷的進入各大商城,從而讓行人可以自由穿梭於各商場之間、商城間形成緊密聯繫,共創一體化智慧商圈。

浙南科技城此前也曾因部分硬體設施建設滯後而被吐槽。不過,今年,龍江路(靈昆大橋-甌海大道)道路整治完成,溫州大道東延(茅永公路-南洋大道)道路工程竣工,快速公交BRT五號線開通等,都透出積極信息,為沿線項目提供了交通保障及配套服務,這裡將會更加宜居。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