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瑜錄製《快樂大本營》被噴冷血:很多人其實只是看上去很悲傷

2019-12-20     飛天傳書人

高以翔意外辭世引發輿論一片譁然,聲討浙衛者比比皆是,

娛樂圈更催生出一個如痰孟一樣的話題來——演員是「高危職業」。

此言論一出,多名明星相繼躺槍,歐陽娜娜、寧靜、張雨綺、袁弘等被罵上熱搜。

但最近又有一位明星因高以翔事件被噴冷血,他就是有著陽光帥氣外形的演員黃景瑜。

對黃景瑜這個演員以前不是很熟悉,自他的破冰行動播出後,

突然發現他是現在新生代男演員中為數不多的陽光健康又俊美還不娘氣的小生,

也就是於正口中的「正小生」,黃景瑜的氣質很陽光,眉宇間有著浩然正氣,

憑藉電影《紅海行動》提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

2019年又憑藉《破冰行動》獲得第26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男演員提名。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在娛圈裡基本是一條鐵律,誰也逃不脫。

黃景瑜因與高以翔同在《追我吧》里工作(參加節目其實就是演員的工作)而相識,

高以翔意外去世後,黃景瑜一直未對此事發聲,12月18日,黃景瑜赴湖南衛視錄製快樂大本營,

此時距高以翔意外去世過去已經20天,快樂大本營本身就是一檔以輕鬆娛樂為主題的節目,

黃景瑜在此節目中有說有笑引發部分網友群嘲,他們認為黃景瑜和高以翔是剛交好的朋友,

在高以翔逝去世不到一個月就公開在別的節目裡談笑風生很不應該,作為好朋友,

至少應該為好友的突然離世而悲傷,這樣才能告慰高以翔死去的亡靈和活著的親人,

但黃景瑜表現太過輕鬆,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般,對高以翔的意外離去一直沒有發聲,

而且還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喬治看到這樣的言論,只想呵呵…………

如果黃景瑜表現出十分的悲傷,在微博上發表一些表示悲傷的言論,

那麼一定會有人又站出來說他藉機立重情重義的人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國人向來喜歡對一些事情上綱上線,似乎不把別人捆在某個他命名的柱子上進行鞭撻,

就無法達到快感一般,當年喬任梁去世時陳喬恩不也被噴過嗎?

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但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不是黃景瑜的粉絲,甚至從未寫過黃景瑜這個演員,對他純路人,如同高以翔一般。

因為我們的國人喜歡錶演悲傷,以證明,自己是一個非常有情義的人,

但事實上,作為一個路人,即使在生活中真的有一位天天見的同事或者普通朋友去世了,

我們可能會難過一天、兩天、三天,之後飯照吃,手機照看,

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因此發生太大的改變 ,因為對方與我們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如果你的同事或者普通朋友去世了,而你的生活要繼續,你依然會去參加早已被邀約的聚會,

你當然不能推掉工作,你不會因為這位朋友的去世而刻意顯露出悲傷的樣子來,

哪怕是你的內心也不會因為一個普通朋友或者是同事的離去,二十多天以後依然感到難過,

這不符合人性對於悲傷的外在表現。

我問我老公:如果我死了你會難過多長時間?

他答:那要看你什麼時候死。如果你現在或者在不該死的時候死了,我會很悲傷,

如果你等到八十多歲死了,我可有覺得有點難過,因為你到了死的年齡…………

他的話可能聽起來有些讓我失望,但事實如此。

人對於別人的死亡所產生的悲傷是有等級的,如果是至親的人離開我們,

我們會難過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是好朋友死了我們也會很難過,但可能不及親人來得強烈,

而如果我們的普通朋友或者同事死了,我們會難過,但不會持續太久,也許只是一兩天,

而如果我們的認識人死了,也許只是感同身受的由對方的死亡想到自己然後會有些悲傷,

但如果一個陌生人死了,對我們來說甚至會產生某種不易察覺的快感:幸好我還活著。

不要說你有多善良,不要說你有多重感情,沒有人會逃出以上的規律。

有多少人,包括高以翔的粉絲,在聽到高以翔去世時,一邊感嘆著,一邊喝著茶吃著飯,

一邊表達著悲傷,另一邊不耽誤看到搞笑的信息笑一下。

這才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態。

即使是親人,也不會因為失去了一個親人,趕緊去社交平台表達一下悲傷,

正常的人儘量抑制悲傷,讓自己看上去依然如故。因為深刻的悲傷往往不願意被人看到,

悲傷越深,埋得越深,更不願意被人看到,只留自己一個人慢慢的舔舐傷口,

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傷口,不想讓別人來擾亂受傷之前的快樂和美好。

我們生而為人,太多情緒需要藏起來,我們更習慣隱藏悲傷,假裝堅強,

只有這樣,人生看起來才會更快樂。

而生活中有人會表演悲傷,當親人去世時,有一部分人,死者生前也沒見他有多關愛,

倒是等對方死了以後,表現出悲痛欲絕的樣子來,有兒女如此,是為了給別人證明,

他的孝順,他的難過,其實他遠沒有那麼難過。

而那些本就和死者交情不深的人,表現出來的悲傷,更多的是在別人的不幸中流著自己的淚。

黃景瑜沒有必要表演悲傷,他和高以翔不過是普通朋友甚至是同事的關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被一個叫「情商」的詞左右了思想,

我們漸漸地迷失了自我,我們必須將自己打磨到左右逢源,

我們必須遇到任何事都要明哲保身,漸漸地,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

也因此,網絡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自古真情留不住,唯一套路得人心。

我們假裝快樂,是為了不讓悲傷蔓延,我們假裝悲傷,又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讓別人看到我們的悲傷產生愉悅感嗎?快樂和悲傷,本身都是有感而發的事情,

為什麼非要對別人的反應上綱上線呢?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負重前行,生而為人,本來苦惱已多,又何必用情感去捆綁他人?

在很多事情上,我們習慣於雙標,往往嚴於律他,寬已待己,

噴黃景瑜冷漠的人,首先問問自己,你認識的人去世了,你能保持多長時間的悲傷?

真正的悲傷,是藏在心的最底處的,是最不願意拿出來讓人看到的傷,

即使我們再悲傷,也無法換回高以翔的生命,又何必用他的意外,去製造如此多的煩惱呢?

懷念一個人,不等同於不斷的複製痛苦,而是通過他的離去,

總結一些人生經驗,去更好的活著,活成他沒能活成的樣子,

這樣,才是對他生命最大的尊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L-IIW8BMH2_cNUglF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