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趙子牛
中國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來了,北京將率先試點!
12月7日,央行營管部會同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召開媒體交流會,央行營管部副主任曾志誠、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霍學文等詳細介紹了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最新進展。
截至目前,北京市金融科技試點項目已審批通過46項,涉及77家企業。試點項目的應用場景廣泛,涉及金融、醫療、社保、養老、三農等多個領域。
北京46個試點項目已獲批通過
持牌機構方可納入監管沙盒
從概念來看,監管沙盒是由英國金融行為局在2015年率先提出,旨在為新興的金融科技創新提供空間。監管沙盒的核心是試點示範,可在一定區域內選出一定的機構和項目,讓一些優秀的金融科技企業推出的產品和服務先行先試,並據此不斷調整既有監管框架,探索新的監管邊界。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北京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央行營管部副主任曾志誠表示,一方面北京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在科技人才、創新投入、創新主體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北京是國家的金融管理中心,完備的金融體系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北京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良好的監管環境。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46個金融科技試點項目獲得批覆,涉及參與機構和企業77家。試點項目的應用場景廣泛,涉及金融、醫療、社保、養老、三農等多個領域,包括刷臉支付、電子社保卡、電子健康卡等項目。項目發起方或涉及多方,比如發起方由一家銀行和幾家企業一起構成,涉及領域較多。同時,曾志誠強調,央行要求進入監管沙箱的必須為持牌機構,目前已經獲批的46個應用試點項目,將會有部分進入監管沙箱。
曾志誠表示,下一步,央行營管部將會同市金融局等部門制定《北京市落實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按照「守正、安全、普惠、開放」原則,在北京市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框架下,加強對金融科技創新的規範引導和監督管理。在央行總行指導下,開展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
將創新裝進位度籠子
「孩子「和「洗腳水」不能一起倒
而在具體落地實施層面,央行營管部有關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需要堅持以下四個方面原則:
一是以堅持技術中性為基本原則,對任何技術的金融應用不先入為主,不帶有傾向性,既不過度鼓勵,也不主觀歧視,給予所有新技術公平公正的市場參與機會。
二是以遵守基本業務規則為重要前提,注重通過穿透式監管等方式,釐清技術創新表象下的金融業務實質,確保金融科技創新不突破現有業務規則、不偏離正確發展方向。
三是以防範金融風險為主要任務,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金融監管專業性和時效性,強化風險態勢感知和處置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四是以服務行業發展為核心理念,堅持「寓監管於服務、以監管促發展」,注重監管適用性,強調監管包容性,在落實監管責任的基礎上,做好服務支撐,促進行業發展。
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霍學文指出,金融科技創新一定要有很強的標準體系,這個標準就是從業者的底線。所謂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就是把金融科技創新裝進位度的籠子裡。
「以往我們在金融科技上的一些創新,要麼越界,要麼超過了監管的限制被濫用,造成了風險外溢。」為此,霍學文強調稱,北京市開展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一定要明確三個要點:
一是有創新底線,明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二是放開創新邊界,按照一定規則對金融業務和產品進行創新,不能讓「孩子」和「洗腳水」都倒掉。
三是成就金融科技創新成果,讓真正有效的創新成果造福於社會,實現普惠金融,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一些可用的創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