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30日星期一,截至本稿發稿前,加拿大全國已累計出現7448例感染者。其中BC省總計970例(含19例死亡),目前有106人住院,60人在ICU,今日新增的2名死者中的一名,是溫哥華沿岸衛生局第一例社區死亡案例,死者於家中過世,並未來得及去醫院。
特魯多公布小企業援助細節
當地時間3月30日星期一,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更新了更多對小企業的援助細節,根據最新透露的計劃,因疫情影響而導致收入下降30%的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將有資格從政府獲得75%的工資補貼計劃。
對於這些公司,政府將支付工資總額的前$58,700的75%。也就是說,每周最高可支付$847加幣。該項補貼可向前追溯至2020年3月15日。但是這筆援助是以工資扣除還是以政府支票的形式出現——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不過上周公布的10%工資補貼的計劃,將不是通過支票,而是通過向加拿大稅務局(Canada Revenue Agency)繳納的所得稅返還來分發這項補貼。
不會做口罩的裁縫不是好設計師
過去幾周里,BC省的一些裁縫和其他手工藝者一直在Facebook群里開會,討論口罩製作技術,並建立了一個非官方的分發渠道,試圖用這種民間的方式增加該省日益減少的個人防護裝備(PPE)供應。
溫哥華的裁縫製作的髮帶
Facebook上這個名為「溫哥華緊急響應與支持」(Vancouver Maker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 Support)的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沃姆斯貝克爾醫生說,在衛生保健工作者與COVID-19作鬥爭之際,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需要周全的防護措施來對抗。為此,這個組織貼心地製作了一種可以搭配口罩和護目鏡使用的髮帶,避免醫護人員暴露更多的皮膚,也同時緩解整日帶著護目鏡和口罩對皮膚的摩擦和刺激。
而在加拿大另一邊的多倫多,設計師希拉蕊·麥克米倫(Hilary MacMillan)和許多人一樣,一直關注著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新聞。當她看到一些報道得知口罩、防護服和其他個人防護裝備短缺時,她立即決定採取行動。
多倫多設計師麥克米倫設計製作的口罩
上周,在工作了幾天之後,麥克米倫和她的兩位女裁縫(她們都是在家裡縫製的)親手製作完成了100個非醫用級別的口罩,第一批口罩送到了當地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那裡。一個代表住家護理的護工組織已經與麥克米倫就下周的訂單聯繫了起來,麥克米倫的目標是每周為有需求的機構製作100個口罩。
麥克米倫說:「我們想做的是為弱勢群體和那些手頭沒有任何東西的護工製作口罩。」
此外,一些擁有工程師和設計師的團隊正在開展一些更有雄心的項目:有些團隊正在研究建造UVC滅菌室(使用紫外線殺滅病毒粒子);還有的團隊在研究讓呼吸機為不止一個病人工作的設計,或者製造獨立的呼吸機。
沃姆斯貝克醫生說,據他所知,溫哥華總醫院(VGH)參與的另一個項目是一種透明的亞克力隔離罩(此前有相關報道:傳送門),幫助有COVID-19的患者安全插管。
他說:「當我們把一根呼吸管插入病人體內時,這個操作可能會將病毒顆粒霧化,污染整個房間,往往為了救一個患者而讓所有醫護人員都面臨風險。」
「通過在病人周圍放置一個帶有臂孔的封閉盒子,就像一個保溫培養箱一樣,我們可以將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沃姆斯貝克爾說,還有一些團隊正在擴大醫用塑料面罩的產能,可能是由在低陸平原地區有生產能力的公司來進行。
他說:「這種面罩製作相對簡單,可以在較小尺寸的雷射切割機上使用。」
「大溫低陸平原地區的很多店都有價位在5000加元或1萬加元不等的雷射切割機,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確保設計沒問題,然後把塑料原材料放進去做成面罩。」
一家3D列印工作室正在為醫護人員製作面罩
據加拿大樂活網報道,溫哥華的一家工作室LNG正在把他們的3D印表機投入到為醫療工作者製作面罩的工作中。
LNG工作室通常使用這些3D印表機來為建築項目製作模型,但是當他們聽到保護設備短缺的消息時,他們便使用他們的技能和設備參與到其中。
「我們開始列印一些模型,並給列治文醫院(Richmond Hospital)送了一些。沒想到我們立刻得到了他們的批准,他們說,『我們需要50個這樣的面罩』。」
LNG工作室的3D列印面罩
「傳統的供應鏈基本是沒有剩餘產能的,依賴傳統方式可能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這些面罩才能送到醫護人員手中。所以我們認為,在這裡盡我們所能是一件好事。」
但即使全速前進,工作室也不能滿足醫護的需求。該公司目前已經與六家本地醫院合作,他們的樣板面罩已經通過這六所醫院的測試,並且等待製作面罩的物資。
LNG工作室正在要求3D列印界的其他同行們將他們的工具借給這項任務,並向公眾募集資金以資助生產。
工作室在GoFundMe的網頁上表示:「只有在得到醫療機構的肯定答覆,確認這種面罩可以在各個醫院使用之後,我們才決定向3D列印社區的其他成員尋求幫助,幫助我們提高產能。」
到星期天為止,這個工作室已經籌集了$12000多加元。
「我們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有家人和朋友是醫護人員,他們不知疲倦地在全市不同的醫院工作,我們只是希望盡我們所能做點事。」
全球企業齊動員
在全球範圍內,從生產洗手液的釀酒廠,到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再到探索製造呼吸機的真空吸塵器公司,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致力於幫助抗擊冠狀病毒。
Dyson公司在10天之內就設計出呼吸機
服裝行業也加入了進來。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和加拿大內衣品牌Knix等公司向衛生部門購買並捐贈了醫療級防護裝備。
從零售商H&M和Gap,到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和普拉達(Prada)等設計師品牌,再到國民外套品牌Canada Goose,這些企業都在調整生產線以滿足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的快速生產。
示意圖
專家提醒:瞎熱心可能幫倒忙
不過熱心的市民應該注意,他們是為醫療機構提供物資,而醫療行業有嚴格的物資安全標準。
PPE的生產也有特定的標準,這些標準受到監管,必須由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和加拿大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等機構認證。
醫護人員正在檢查香港生產的一批醫用口罩
以N95呼吸器為例,它是covid19爆發期間前線醫務人員使用的PPE的一部分。這些設備必須嚴格遵守正確的佩戴方式,並且「由一種非常特殊的材料製成」,加拿大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的Jan Chappel介紹到。
「這些(口罩)是用普通棉布在家裡做不出來的。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纖維。微粒會附著在纖維上,所以它不會穿過口罩,也不會被戴口罩的人吸入。」
Chappel強調,將生產轉移到生產PPE的公司必須使用正確的材料,並通過適當的認證。她說,對一些製造商來說,重新裝備生產線可能會更容易一些(比如生產冰球面罩的鮑爾公司可以考慮臨時轉移生產線到醫療面罩)。
而對於想幫忙的熱心市民們,大家應考慮加入一個專業而成熟的團隊,以確保他們製作的物品是安全和有用的,沃姆斯貝克醫生說。
「溫哥華緊急響應與支持」組織的另一位成員Kali Readwin說,他們正試圖與其他組織合作,以確保不會出現重複性的援助,同時確保這些援助的努力不被一些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的設計浪費掉,因為這些公開給大眾參考的設計由於缺乏嚴格的審查和測試,實際上可能是有缺陷的或不嚴謹的。
至於醫生們為什麼要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花時間建立一個小規模的生產線,沃姆斯貝克說,醫院的供應商顯然沒有滿足醫護人員對PPE的巨大需求。
據CTV、CBC等多家媒體的報道,低陸平原的很多醫院和診所都發出了求救信號。為了充分保護前線醫務工作者,醫療機構的個人防護裝備(PPE)供應面臨嚴重短缺。
「(在加拿大),疫情將在未來幾周進入爆發的高峰期,與此同時全球的疫情都在逐漸耗盡各國醫療物資,所以我們和其他醫院需要確保我們國家內部有符合標準的供應,並且保證在這個困難時期他們會繼續提供支持。」 多倫多Michael Garron醫院基金會主席穆里尼奧說。
因此,像加拿大的其他醫院一樣,Michael Garron醫院基金會在本周早些時候發起了一場PPE捐助運動,呼籲使用相同裝備的獸醫、牙醫、其他衛生專業人士和更多行業參與者捐贈未開封的、未過期的設備。
Michael Garron醫院的求助網頁截圖
多倫多醫院的呼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不僅僅是捐贈所要求的物品,穆里尼奧說。員工們還收到了大量的其它援助——從3d列印面罩到電影製作用的拖車、儲物箱和送貨卡車——以及各種各樣的建議。
這就是加拿大人,在國家面臨危機時,每個人都在想辦法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們不清楚醫護人員的這些物資需求何時能得到滿足,」溫哥華的沃姆斯貝克醫生說。
「在需求被滿足之前,我們不會停止,」溫哥華LNG工作室負責人表示。
「知道自己能夠幫上一點忙就行,我不想只是在旁邊看著干著急,」多倫多設計師MacMillan說。
信源&圖源:CTV、CBC、News1130、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