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普通從來不是貶義詞

2019-10-08   谷天娛樂

今年的台劇,不得不說,是真的膩害。

一部接著一部,不斷刷新我們心中的年度最佳排名。

從年初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到最近口碑爆好的《俗女養成記》。

對於劇迷們來說,真的就是在「過年」。

《俗女養成記》自開播以來,收視屢創新高。

甚至首播收視就已超過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下華視(CTS)13年來,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除了這可喜的收視成績以外,演員陣容也是相當搶眼。

謝盈萱,在劇中飾演39歲的女主陳嘉玲,去年剛憑《誰先愛上他的》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

溫升豪,飾演陳嘉玲的男友江顯榮。他作為台劇熟臉,今年剛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里露過面。

陳竹升,同樣拿過金馬獎,曾擔任電影《艋舺》、《翻滾吧!阿信》、《雞排英雄》等片的戲劇指導。

《俗女養成記》共十集,目前已經完結,拿下豆瓣9.1分。

每一集都像一面鏡子,如實地反映出每一個努力工作,辛苦打拚的我們,道出了現實生活里真實的冷暖,讓人想哭,又想笑。

01

我的生活,

我說了算

你是幾時開始忘記了,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你沒時間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39歲的陳嘉玲台南出生,台北漂泊。

普通家庭,普通工作。

大齡未婚,相貌平平。

她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在拍照的時候閉眼。

在工作中,陳嘉玲是一名董事長的助理。

乍一看,甚是光鮮亮麗。實際上只是做一些瑣事,幫董事長聯繫小三、搪塞老婆,事無巨細,而且隨時待命。

老闆戲稱她為——活動的24小時便利店。

在感情上,陳嘉玲也失落無比。


她和男友江顯榮,已經見過雙方父母,卻遲遲沒有談婚論嫁。

儘管同居三年半,但兩個人更像界限分明的舍友。


生活上,早已褪去當年的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結婚多年平淡的老夫老妻。

面對陳嘉玲的焦慮感,同住的男友絲毫沒有注意。


眼見婚禮接近,和男友一起去試穿婚紗,挑到自己最喜歡的一件。

打開窗簾,卻看見了不速之客——婆婆。

作為媽寶的男友不敢違抗母親的命令,婆婆要求陳嘉玲穿上符合自己審美的衣服,陳嘉玲臉上的笑容逐漸在消失。

婆婆為二人購置了婚房,陳嘉玲這個台南的女兒,終於在台北要有一個家。

但是,聽到婆婆就在樓下住著的消息,陳嘉玲感到無奈。

緊接著婆婆對她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陳嘉玲決定分手。

她開始陷入了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工作的狀態。

39歲的陳嘉玲,最終落到一無所有,步入了「女魯蛇」的行列(英文:loser)。

02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勇於當個俗女


《俗女養成記》的魅力不只敘述了中年女性的艱辛,還傳遞了女主童年的溫馨。

這也是它獨特的敘述方式——全劇始終貫穿著兩條時間線。


一邊是39歲陳嘉玲的中年危機;

另一邊是幼年陳嘉玲的快樂成長。

對比之中,我們觀眾仿佛也能看到自己相似的生活。

面對工作日復一日的枯燥和困擾,步入中年的陳嘉玲已經不止一次幻想在老闆臉上畫畫。

這次,她決定辭職。

相比中年時的迷茫困窘,在陳嘉玲的童年生活里,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家庭的溫情。


關於她的童年回憶,主要講的是姑姑、表姐、阿嬤以及父母對於陳嘉玲的影響。

場景一:


阿嬤與陳嘉玲的對話——

」你以後想嫁個有錢人還是窮人?「

」有錢人。「

」那你以後好命了。「


」那你是找英俊的還是丑的?「

」英俊的。「

」呃,英俊又不能當飯吃。「

」話多的,還是安靜的?「

」安靜的。「


場景二:


阿嬤的一句名言:「都放進冰箱了,怎麼會壞!」

大人們都喜歡把食物一直往冰箱裡塞,明明冰箱的容量有限。

可是就像黑洞一樣,大家永遠可以在裡面發現奇怪的食物。


場景三:


爸媽問,」點滴要不要多打一點兒,這樣好的快。「

場景四:

嘉玲在上大學之前,父親教她辨別安全和辨別渣男的方法。

這次和男友的退婚,母親覺得很丟臉,父親卻支持她,並和母親說:


「阿玲怕咱們擔心不跟咱們說,你卻擔心外人怎麼說?」

陳嘉玲的童年生活,和我們一樣就是這麼的瑣碎,這種柴米油鹽的氣息恰恰是最真實的。


因為,不論經歷什麼,家人都會在身邊。

03

普通,

從來不是貶義詞


一個獨自打拚在台北,卻無法融入台北的職場女性,她有自己的驕傲和堅持,也有對生活的無奈和感情的迷惘。

對於這個角色,飾演陳嘉玲的謝盈萱在採訪中表示:「這是她目前演過的最貼近自己真實生活的角色。」

之前小谷也為大家安利過《風平浪靜的閒暇》,看過劇的朋友會發現,女主大島風與陳嘉玲有一樣的地方,都是反抗生活的桎梏,找回自己的真實本性。

不同的是,在劇中陳嘉玲成年後的許多行為,有童年生活的鋪墊。

有三位女性長輩的教育,父親的全力維護,小朋友之間的互相攀比。童年裡的一些事情,在陳嘉玲成年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和塑造她。

陳嘉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


也怪不得本劇的英文譯名: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一個普通女性的成長史),真實地反映了陳嘉玲目前為止的一生。


有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

用導演的話來說,《俗女養成記》更像是一個關於和解的故事——


因為普通從來都不是貶義詞,沒有必要為了自己普通而羞愧。

在這部劇的大結局中,39歲的陳嘉玲帶著那個年幼的自己,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台南老家,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她再也不是披著偽裝的陳嘉玲,已然成為一個自在的「俗女」。

俗,不一定是難看,不一定是丟臉,俗女的生活一樣可以很精彩。

畢竟,人生旅途中不止成敗,旅途和夥伴也都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