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生長的營養,除了土壤本身所能提供的養分,還要依賴於各種各樣的肥料,才能達到養分均衡。但是最近幾年由於柑橘價格穩定,農戶收入增加,農民對柑橘地投入的肥料越來越多,以期獲得更高的產量和效益。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好現象嗎?因此施肥,用對方法很重要!
柑橘樹
一、柑橘樹需肥和吸肥特點
成年柑橘一年中要經歷發芽抽梢、開花結果的生理過程,每年分春、夏、秋、冬四次抽梢,期間同時進行花芽分化、坐果過程。所以對柑橘的營養調節非常重要。如果營養過剩,則枝梢生長過旺,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營養不足,側枝和果實爭奪養分,使果實發育不良。某種營養元素缺乏嚴重,會引起缺素的生理性病害,甚至導致樹體死亡。柑橘氮過量則果實皮厚,果小,轉色慢,糖度低,葉色濃綠,夏秋梢旺盛,多為徒長枝梢,缺氮時葉片發黃。柑橘缺磷時新梢停止生長,小葉密生,葉上有壞死斑點,老葉青銅色,果實質粗、皮厚,未成熟即變軟。
柑橘缺鉀時全株生長衰弱,葉片皺縮,往往在症狀前脫落。缺鎂時出現黃斑葉,葉脈間失綠。缺鐵時易有黃葉病。缺鋅時葉脈間出現黃斑,嚴重時新葉小,果肉木質化。據研究,柑橘每生產1000千克果實吸收氮1.1~1.18千克、五氧化二磷0.17~0.27千克、氧化鉀1.7~2.61千克,其三要素比例大體為1:0.19:1.77,需氮、鉀元素居多。但是柑橘的不同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柑橘樹
新梢對營養的吸收,由春季開始迅速增長,夏季達到高峰,入秋後開始下降,人冬後基本停止。果實對磷的吸收,從仲夏逐漸增加,至夏末秋初達到高峰,以後趨於平衡。氮鉀的吸收從仲夏開始增加,8~9月出現最高峰。就成年樹來說,采果後第二年坐果前是生長春梢和花芽分化的時期,需要氮素和磷素較多,果實膨大期則需要氮素和鉀素較多。春季的4月到秋季的10月,是柑橘一年中吸肥最多的時期,施肥時應考慮這些特點,若施肥不當將帶來危害,春梢萌發時氮過剩,往往春梢徒長,降低坐果率。後期氮過剩,晚秋梢不斷發生會影響柑橘越冬。
柑橘樹
由此看來,幼樹施肥時重點在於擴大樹冠營養生長,使抽梢整齊、生長健壯,促使新梢迅速形成多枝多葉的小胡冠。成年樹施肥主要注意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適時重施肥料,確保有足夠的營養枝生長,使每年抽生的新梢有1/2或1/3成為結果母枝,形成交替結果,從而獲得連年高產穩產。5月中下旬是柑橘對氮敏感的時期,氮不足會引起落果,供氮過多而促發大量新梢會導致更多落果。如果果實膨大期缺氮,生理落果嚴重,果實小,產量低;過多施鉀還會增加果皮厚度,影響品質。
腐植酸對柑橘生長也有積極作用,腐植酸是由植物殘體經過幾千萬年的堆積、有氧發酵、微生物降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機物,施入果園後可以疏鬆土壤,增強根系對養分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長期使用可以降解農殘,是生產無公害綠色產品的重要生產資料。
柑橘樹
二、柑橘樹適宜施肥量
施肥量因柑橘的種類、品種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合理的施肥量應根據營養診斷的方法來確定,但該方法目前在生產中還沒有較普遍應用,生產中仍根據經驗確定施肥量適宜的柑橘專用控釋肥配比主要包括18-11-16和16-11-18等。每株柑橘樹施用控釋肥約2千克,其中40%在採收後的11月份施用,60%在第2年6月份施用。因為柑橘是多年生植物,多年來根系都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其分泌的大量有機酸累積在根層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在施用控釋肥的同時,可以每年施一次生石灰來解決酸化問題,施用量為每株1~2千克。
施用後長勢良好,抗病蟲能力增強,坐果率提高,風味改善,糖分增加,品質好,產量高。1~5年生柑橘園的施肥量,一般每株柑橘樹每年施純氮量可控制在75~100g,磷素為氮素的25%~50%,鉀素為氮素的50%。此外,仍可採取有機肥與化肥相配合的施肥原則。結果柑橘樹的施肥量,一般每畝施氮肥40~80kg,磷肥10~25kg,鉀肥15~40kg。全年施肥量的季節分配,冬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速效肥,占全年施肥量的35%~40%;春肥以速效肥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20%~25%;穩果肥與壯果肥以速效肥為主,配合有機肥,2次施肥各占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
柑橘樹
三、柑橘樹適宜施肥時間
(一)幼樹施肥期
為促進幼樹生長及早果豐產,應結合幼樹多次抽梢特點進行多次施肥。我國各地氣候有所差異,故施肥時期、次數亦略有不同。偏北地區,以促春、夏、秋梢為主,一般應防止抽生晚秋梢,故8~10月需控制施肥;偏南地區,每年培養3~4次梢,而春梢是以後各次枝梢的基礎,因此,春梢萌芽前的施肥較為重要,應及時施足肥料,以促多發壯實的春梢。為促使抽生足量的秋梢,尤其是計劃次年結果的植株,需適當加重秋梢抽生前的施氮量,但在秋梢充實期,則可適量增施磷、鉀,減少氮肥。
柑橘樹
(二)結果樹的施肥期
結果樹的施肥主要分4個時期。
1.萌芽肥
這次施肥可促進春梢抽生,有利於結果枝的形成,並供應開花結果所需的部分營養,為當年抽梢結果和次年準備健壯的結果枝打下良好基礎。此次施肥按萌芽早晚而定,一般在2~3月。施肥量約占全年總量的1/5。此外,還可根據樹勢在花蕾期補施速效氮肥,以促使花器發育充實,提高坐果率。
2.穩果肥
花謝後至6~7月為幼果膨大期,也是生理落果期,為提高坐果應及時補肥。此次施肥以氮為主,配合磷、鉀等。施肥量約占全年的1/5或略少。坐果多的柑橘樹可酌量多施;樹勢壯坐果少的可不施。
3.壯果促梢肥
通常在秋梢萌發前施用。此次施肥量約占全年的1/3,並應注意氮、磷、鉀等肥的配合施用。對早熟品種、結果多、樹勢較弱的,可適當早施肥;在偏北地區,為避免抽生晚秋梢,施肥期不能太遲。
4.采果肥
此期施肥可分2次,即采果前先施一些化肥,采果後再重施有機肥等。早熟品種、掛果少的樹,可不採取前施肥;晚熟品種、結果多的樹,則可分2次施肥。此期施肥應採取有機無機肥以及多元素肥相配合,施肥量約占全年施肥料的1/3。
柑橘樹
四、柑橘樹適宜施肥方法
柑橘園施肥方法可分為兩類,即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
1.土壤施肥
施肥範圍和深度應依據吸收根系分布範圍和肥料種類、氣候條件等而定。一般在樹冠周緣以內及附近。根系分布淺的可淺施,否則可深施;春夏季淺施,秋冬季深施;有機肥深施,化肥淺施;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應深施在細根分布最多的部位,最好與有機肥混施。一般在生長期內使用速效氮肥的深度為10~15cm,采果肥(基肥)深度40cm以上。施肥方式有環狀法、條狀法、放射狀法和撒施法。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時可將石灰於冬季均勻撒於地面並翻入土中。
2.根外施肥
根外追肥是提高花質、增加坐果、改善品質、矯治缺素的種用肥省、見效快的施肥方法。根外施肥必須在良好的土壤基礎上才能發揮效果。噴施時,應選擇陰或多雲天氣,晴天時應在傍晚進行;雨天、霧天、烈日、大風天氣不宜噴施。噴施的肥料能與大部分農藥混用,但有些農藥不能與肥料混用,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不能與過磷酸鈣或鈣、硼、鐵、鉬等肥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