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靜心養傷的一年,卻是歐文生涯至今的最重要時刻

2019-08-14     木南侃球

半決賽被雄鹿淘汰後,關於歐文的風評不再如往日那般樂觀,質疑聲一波接一波,放眼一看歐文標籤下的新聞,很少有積極正面的。

直接原因是被雄鹿淘汰,止步半決賽,未能完成賽季開始前的預期。但話說回來,雄鹿貴為聯盟第一,一路高歌猛進,東部第四的凱爾特人輸給雄鹿也是情理之中,後面雄鹿2-0領先猛龍的時候,都已經有人開始討論字母哥VS杜蘭特的話題了。為什麼綠軍輸給雄鹿就要被指責呢?

重點不在結果,而在過程。綠軍輸的憋屈,幾乎沒有反抗之力,而當家球星歐文,從場上表現到場下態度,都讓人大跌眼鏡。

從開門紅到四連敗,歐文心灰意冷

首戰客場22分爆冷大勝雄鹿,歐文26分7板11助攻,隊內一片欣欣向榮,本以為是綠軍的賽季轉折點,沒想到之後連敗四場,歐文合計83投25中,命中率只有30.1%,三分球更是只有27中5,命中率18.5%。此前五場連勝(橫掃步行者+對雄鹿G1),兩項命中率為45.8%和41.9%。

系列賽第二場,歐文18中4僅得9分,和上一場判若兩人,4次助攻就有3個失誤,更不可思議的是,全場沒有一次罰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是否有拼盡全力,難道投不進也不能殺到籃下造殺傷嗎?

第三場歐文有所回暖,22中8的效率雖不高,但得到29分6助攻,造到12次罰球,出戰41分鐘全場最高,卻還是敗下陣來。對面字母哥的32分13板8助攻2搶斷3蓋帽22罰球,顯然更勝一籌。

賽後採訪記者問到他手感不佳的原因時,歐文表示問題不大,我還需要更多地出手。實際上他是那一場兩隊所有人中唯一一個出手超過20次的,這樣略顯敷衍的回答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態度問題,尤其當他下一場又投出22中7的時候......

第四場歐文出戰43分鐘,拿下23分10助攻,雖然效率繼續下滑,三分只有7中1,出手數依舊全場最高(字母哥並列第一),至少面板數據說得過去。

可是比賽臨近結束時的一幕卻讓綠軍死忠們忍無可忍。那場綠軍在領先11分的大好局面下被逆轉,失望透頂的歐文居然在比賽結束前隻身一人徑直走回更衣室。作為球隊領袖,這個時候難道不該和全隊聚在一起,鼓勵隊友嗎?這一幕大概就是歐文遭受全面質疑的導火索,也預示著他很可能不會留下。

第五場,歐文綠軍生涯最後一役,慘敗25分,歐文21中6得15分,只有1次助攻卻有3次失誤,正負值-25,全隊最低。

這四場連敗讓綠軍球迷開始發自內心地質疑:歐文究竟能否擔起領袖責任?對歐文而言,輸球的沮喪、無力回天的無奈,再加上多方的質疑,使這位昔日冠軍後衛心灰意冷。綠軍復興的希望,已經萌生去意。

在綠軍這兩年,歐文也不容易

對比才有傷害,一年之前的綠軍,沒有歐文和海沃德,靠著新秀塔圖姆和一群年輕角色球員的一腔熱血,殺到東部決賽與勒布朗率領的騎士鏖戰7場,塔圖姆在詹姆斯頭上扣籃之後的霸氣外露至今難忘。一年之後,擁有歐文和海沃德的綠軍「完全體」,在萬眾期待之下止步半決賽。

你可以說雄鹿更強更團隊,去年的半決賽對手76人太年輕,東決對手騎士只靠勒布朗單打獨鬥,但不可否認的是去年的綠軍更有拼勁,不服輸,敢於挑戰,更平民化。何況若干年後很少有人會記得具體過程,只記得結果。結果就是擁有歐文的綠軍,成績不如沒有歐文的綠軍。

休賽期的一則傳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記者爆料綠軍的部分年輕球員在背靠背比賽期間去夜店玩到凌晨5點,讓歐文很失望。賽後歐文獨自在客場進行投籃訓練,據說他希望年輕人也來參與,但誰都沒來。

如果傳聞是真的,從某種程度上講的確有助於扭轉歐文的口碑,他的確付出了,做領袖不容易,但也僅次而已。畢竟結果永遠擺在他面前——去年這些年輕人挑大樑的綠軍,在東部決賽與勒布朗鏖戰了7場。

說了這麼多,很明白了,集萬千喜愛於一身,年少成名,榮譽等身,卻只有27歲的歐文,若想再次證明自己,只有一條路:真刀真槍地憑本事拼出點成績,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狠狠地拍打質疑者的臉。

回顧歐文在綠軍這兩年,時間似乎過得很快,還來不及適應周遭一切的劇烈變化,就草草結束了。仔細想想,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不也是同樣的軌跡嗎?

第一年來綠軍,揭幕戰開場5分鐘海沃德報銷,次年3月底歐文宣布接受膝蓋手術,賽季報銷。

第二年兩人雙雙復出,海沃德遲遲找不到狀態,歐文賽季初狀態低迷,剪髮後迎來復甦,球隊戰績卻不理想,原本驕傲的防守鋒利不再,進攻又遇難題,年輕人渴望球權,少帥的「平均主義」遭遇信任危機,歐文早早傳出要去紐約聯手杜蘭特,與隊友不合的傳聞也不止一次被爆出。

一切都源於戰績,小托馬斯帶隊最後一年綠軍東部第一,歐文帶隊第一個賽季東部第二,賽季末報銷,第二個賽季陣容齊整,東部第四。

難道要歸咎於歐文嗎?他是球隊領袖,他應該擔起重任,但實際上他在綠軍的完整賽季只有剛過去這一年,綠軍內部很多無法調和的矛盾,顯然與歐文無關,我們只能看到場上發生的和媒體爆料的,真實情況都不清楚。

事實上歐文已經主動向勒布朗撥通電話表示歉意並虛心求教,意識到自己當年多麼年少無知,帶年輕人又是多麼的不容易。這是成熟的表現,也是改變的開始,可惜這個日新月異、弱肉強食的商業聯盟來不及等歐文成長。

對於歐文來說,一切都好快,從他進入NBA那一刻便註定如此。

年少成名,榮譽等身,可一切都太快了

2014年夏天聯手詹姆斯時,歐文時年22歲,只打了3個賽季,第一年最佳新秀,第二年全明星替補,第三年全明星首發兼AMVP。22歲的歐文,是聯盟未來的希望,華麗的球風吸引無數擁躉。於是當他聯手勒布朗和樂福時,被叫做騎士版三巨頭,不用想都知道,人們會拿他和韋德比較。

可實際上,當時的歐文只是個合格的得分手和單挑手,還不懂得帶隊贏球,前兩年都是東部倒數第三,第三年有所進步,不過東部第十。三年級的勒布朗已經帶隊淘汰三巨頭的奇才了。

就像他在騎士時對泰倫盧說的,當時泰倫盧希望歐文打的快一些,為隊友創造機會。歐文說我不需要提速也能隨時出手,盧說不是指他,而是隊友們,歐文說:「哦,那是23號的事。」

話很簡單,卻透露了心聲,在勒布朗身邊的歐文更像一個得分機器,多餘的事不用考慮。與勒布朗聯手的三年,歐文進了三次總決賽,24歲拿到總冠軍,進了一次最佳三陣,收穫了很多人窮極一生未曾企及的榮譽。

於是歐文的標籤里有了「冠軍後衛」,「總決賽關鍵殺手」「聯盟頂尖1號位」的印記,但很少有人在意,歐文的成長是否有些太快了?當他離開舒適圈,真的有能力當領袖嗎?

在22歲,最該鍛鍊帶隊能力,磨鍊組織技能的年紀遇到了最全能的組織者,聯盟第一人勒布朗,相當於直接從小學六年級跳到高考考場,就算你是神童,考出傲人的分數,不代表走向社會也能左右逢源。

如果那幾年沒有遇到勒布朗,歐文不太可能染指總冠軍,但帶隊殺進季後賽應該不是難事,可以早幾年體會帶隊的艱辛,領袖的職責,更早地成熟,但不會被勝利的光環籠罩,也就不再是我們熟悉的歐文。

一切都太快了,歐文的人生仿佛開了1.5倍速的視頻,來不及回位細節,被過早收穫的榮譽掩蓋了短處與青澀,近兩年真正走向社會後,一切回歸正常,走過了許多年輕人的必經之路。

籃網新領袖歐文,必須做到一件事

於是現在他來到了籃網,有幾件事很重要:

1、籃網為了歐文放棄了拉塞爾,一個比他年輕4歲,自己培養出來的新晉全明星,同樣是1號位球隊領袖,可見對歐文的信任。

2、歐文出生於墨爾本,但在紐約長大,這裡是他的故鄉,很早就有歐文想回家打球的傳聞,所以,天時地利人和。

3、籃網主帥阿特金森不同於史蒂文斯,戰術思維更靈活自由,拉塞爾在這裡從湖人棄將成長為全明星,歐文將收穫前所未有的主導權。

籃網有兩個擋拆吃餅達人,小喬丹和阿倫,在綠軍根本不敢奢望;外圍有哈里斯和庫里茨等射手拉開空間,球隊主打小球戰術,歐文將是絕對核心+戰術發起點,萬事俱備。

說了這麼多都是好的方面,歐文身上的壓力也比以往更大。

從2017到2019,三年之內,籃網已經是歐文效力的第三支球隊。離開騎士的他被世人歌頌為有理想的好青年,短短兩年再次改換門庭,讓兩年前的誓言有所動搖。

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布魯克林籃網的歐文,必須證明自己。

我上面一直沒提到杜蘭特,不是忘了,是故意的。此時此刻提到籃網,全世界絕大多數球迷想到的都不是下個賽季,而是2020年的10月份,因為彼時杜蘭特將要復出,似乎從那時次籃網的宏圖大業才正式開始。

對於歐文以外的任何人而言,下賽季都可以是無足輕重的,但對於歐文本人而言,下賽季或許是他生涯至今最重要的一年。他必須要在杜蘭特回歸之前先向世人證明,歐文可以做好領袖,可以帶隊打出理想的戰績,配得上冠軍後衛的稱號,然後再和好兄弟杜蘭特一起,從2020年開始,攜手前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l6GkGwBvvf6VcSZOM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