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停擺:無法重啟的2020,我們只能樂觀面對

2020-03-15     木南侃球

北京時間3月12日早上,馬上就要開打的雷霆VS爵士的比賽被突然叫停,球員們向現場觀眾揮手道別,花錢買票的觀眾懵了,球員們自己也未必知道發生了什麼。

因為就在賽前熱身階段,一切還在照常進行,直到裁判把雙方教練叫到一起,臨時商量著什麼,大家才意識到出事了。保羅連忙趕過去詢問情況,得知戈貝爾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後,想去爵士替補席問候一番,卻被工作人員要求立即離開,隨後雙方球員返回更衣室,氣氛開始緊張。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和疫情有關,此前聯盟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採訪距離要拉遠,不要和球迷握手,討論空場比賽的可能性,等等。據說只有尼克斯一支球隊希望一切照常進行,詹姆斯幾天前才說他不會接受空場比賽,是為了球迷才上場打球,馬上又改口說要服從安排,視情況而定。沒辦法,疫情發展之迅速,使人不得不一再放棄底線。

不過到此為止,都只能算初步防控,比賽照打,球迷照來,每場都是2萬人的聚會。直到這一天突然宣布停賽,顯然是事情鬧大了。

一切都是始料未及

戈貝爾確診的消息傳出後,NBA立即宣布暫停一切比賽,當時獨行俠VS掘金的比賽還在達拉斯主場進行,庫班坐在他的專屬座位上看到手機推送後驚得跳了起來。

遠在東部的亞特蘭大,球員們雖然處在激烈的比賽中,想必也已得到消息,特雷楊在最後一回合特意把球傳給老卡特,對手很懂事地沒有設防,卡特接球出手,穩穩命中三分。

這很可能是他22年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進球,這位43歲的老兵可能要被迫提前一個月謝幕。這一刻終究會到來,卻還是難以接受,老鷹原本還剩15場常規賽,如今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恐怕沒法欣賞到卡特最後的風采了。

然而站在球員的角度,老卡特甚至是幸運的,比賽勝負對他早已無關緊要,只需享受在球場上的每一秒。但對於其他還在奮鬥中的球員而言,努力了大半個賽季,建功立業的時候就要到了,現在一切計劃都打亂了,從無名小卒到超級巨星,每個人的未來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

這些籃球世界的佼佼者,強大到足以統治賽場,在疫情面前卻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渺小。從球員到教練再到管理層,以及熱愛他們的球迷和相關體育從業者而言,未來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體育賽事集體停擺,歷史首次

算上這一次,NBA歷史上一共有五次停擺,前四次都是因為勞資問題,且都發生在休賽期,雙方談妥便能恢復如初,都是人為可以操控的。

但這一次停擺發生在3月份,誰也不知道會停多久,也不知道後續如何處理,沒有先例可以參照,只能聽天由命,世界上最精明的一群人也束手無策了。我們成了見證歷史的一代球迷。

目前美國四大體育聯盟都已停擺,NCAA一年一度的瘋狂三月正好撞上槍口。放眼全世界,各大體育賽事全面叫停。

波士頓馬拉松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的馬拉松賽事,124年以來從未延期或取消過,就連兩次世界大戰都未能使其停止步伐,卻因本次疫情延期到9月進行。

足球五大聯賽只剩德甲還在進行,最先停賽的是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意甲此前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過停擺,法甲也是一樣。西甲只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停擺過。由此可見,本次疫情對體育世界的影響,比起世界大戰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何況今年還是體育大年,歐洲杯和奧運會都是四年一屆的重頭戲,目前關於東京奧運會延期或取消的消息幾乎每天都在反轉,誰也不敢做出保證,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NBA後面該怎麼辦?

說回NBA,3月12日戈貝爾和米切爾確診後,一時間人心惶惶,這很可能只是個開始。之後兩天,13號和14號沒有傳出有球員確診,懸著的心才放下一點,今天早上活塞中鋒伍德就確診了。

伍德今年25歲,是一名落選秀,本賽季剛剛打出名堂,場均13分6板,最近5場26.6分,今年夏天即將成為自由球員,必會造到各大球隊瘋搶,如今遭此一劫,祝福他一切安好吧。

他是第一名確診的非爵士球員,近期和戈貝爾有過對位,伍德確診後又會有新一批和他對位過的球員被列入觀察名單。希望他是最後一個確診的球員吧,儘管情況不容樂觀,現階段也只能期待好消息降臨。

更嚴峻的問題是,NBA後面該怎麼辦?

個人認為不太可能直接取消本賽季,畢竟打到這個份上了,直接取消太不公平,對整個NBA歷史也是重大損失,會出現一個空缺賽季。

如果疫情能在一直兩個月內控制住,可能會直接進入季後賽,但肯定也會有球隊不同意,比如還在競爭名額的,比如對目前排位不滿意的。而且疫情期間球員都無法保證正常訓練,直接進入激烈的季後賽,狀態無法保證,球迷也無法欣賞到最高水平的對決。

如果繼續打完常規賽,想必會縮短和加密賽程,就像過去的縮水賽季,常規賽有三天連續比賽(背靠背靠背),季後賽有背靠背。但是這樣也會給球員造成巨大壓力,狀態本身就無法保證,還要頻繁參賽,傷病隱患不可避免。

當然,這些都還是樂觀的討論範圍,說點實際的,爵士隊怎麼辦?戈貝爾和米切爾即使康復,能否立即參加比賽?隊友的情緒是否適合參加比賽?活塞也是同理。萬一後面再有人確診,他的球隊會做何感想?

總之,問題一團團迎面而來,事態貌似只會更嚴重,「災後重建」遙遙無期。經濟上的損失已是不可避免,據統計,本次停擺或造成256場常規賽無法進行,損失或超過10億美元,甚至更多。

從情感的角度,也為很多球員感到可惜,比如35歲的老詹,生涯已經進入末期,本賽季是再次奪冠的大好機會,萬一因為這次疫情耽誤了,過幾年再回看,誰也說不好這會不會是他最後的機會。

比如43歲的老卡特,包括才回歸賽場的安東尼,以及在退役邊緣的老兵們,下賽季還能再看到他們嗎?包括新人,胖虎或許還有競爭最佳新秀的機會,若賽季就此結束,便只能接受因出勤率過低而輸給莫蘭特的結局。

樂觀積極是唯一選擇

站在熱愛籃球的球迷以及我們這些從業者的角度,好像自從去年男籃世界盃周琦那次致命失誤開始,就再也沒有過好消息。

中國男籃在家門口被小組淘汰,錯失奧運,不僅是對士氣的打擊,對整個籃球事業甚至體育產業都是不重創。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由於男籃沒進奧運,很多生意單子直接告吹,掙錢的機會少了,投身籃球事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國內籃球才進入低谷期,緊接著NBA也出事了,莫雷事件不想再提,後果大家也都清楚。斯特恩花了30年建立的橋樑,一夜之間崩塌了。這對雙方都是巨大損失,NBA幾乎失去本土外最大市場。國內相關產業損失不計其數,觀眾看不到比賽是小事,內心的創傷已經無法挽回,尤其那些十幾年來培養出真摯感情的火箭球迷們。

緊接著,2020年初,科比意外去世,是全世界的損失。科比去世當天,國內疫情正在初步發酵期,對每一位熱愛科比的球迷都是雙重打擊。2月24日科比追悼會結束後不到一個月,國內開始好轉,NBA卻因疫情停擺。

就像詹姆斯所說,真的是太難了,真正該重啟的是2020年。

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如此渺小,生在和平年代,我們很少有機會切身經歷世事變遷,但縱觀歷史,每個時代的每一個人都必將是歷史的見證者。面對災難,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樂觀積極面對,避免消極情緒,期待好消息降臨。

最近在看經濟學的書,裡面有提到【破窗理論】,說有破壞才會有進步,多難興邦,每一次社會經歷災難,在造成傷害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機遇。不討論這個理論的正確性以及是否合適,只是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保持樂觀,也別無選擇。

希望疫情會儘快得到控制,希望不會再有球員確診,希望NBA會在合適的時間重啟,得到最好的安排。

希望屆時球員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會以更好的姿態出現在季後賽,延續這個精彩的賽季。

希望「全力詹」依舊神勇,東部的布魯克林,或許會看到杜蘭特和歐文提前聯手?說不定漫長的等待期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2020註定無法重啟,對體育聯盟的重創已成事實。擺正心態,保持樂觀,積極面對未來的生活,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Rvn3nABgx9BqZZIBG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