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次上春晚,家中地位很低,給老婆擦鞋,兒子4歲就會演小品

2020-03-23   麥穗小魚

文/麥穗小魚(記得關注我哦,不然我會走丟的!)

題記:

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前十年,這20年間,趙本山、宋丹丹、潘長江、陳佩斯、朱時茂、鞏漢林、趙麗蓉、黃宏等包攬了小品的頂級流量。

這些老一輩藝術家為觀眾帶來了無數的歡笑,隨著他們逐漸褪去,留給我們的是無限回憶。

初見趙麗蓉老師

1957年10月20日,鞏漢林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一個文藝世家。

父母是有名的河南梆子戲演員,經常外出唱戲,收入還不錯,所以家境很好。雖然鞏漢林出生沒兩年就遭遇了三年特大自然災害,但他沒餓著,然而就是吃不胖。

小時候,因為身體薄弱,鞏漢林沒少被同學欺負。那些年,父母經常外出,怕鞏漢林受委屈,就適當的多留了些零花錢。導致大一點的同學以為鞏漢林總有花不完的零用錢,就常常把他堵在路上要錢。這些校園小霸王心想:「反正他父母不在家,怕啥。」

那時候,鞏漢林最苦惱的事,就是每天早上醒來都要琢磨今天該走哪條路,才能不被「校園小霸王」堵住。他說:「到現在我還記得堵我的人。」

鞏漢林自小便深受傳統藝術的薰陶,經常有事沒事模仿父母唱段梆子戲。

父母本想子承父業,把他往梆子戲的路子上引。無奈,鞏漢林身子骨太弱,唱戲的時候中氣不足,只能作罷。

但鞏漢林已經深深愛上了傳統藝術,於是便「曲線救國」。1988年,他拜師相聲名家唐傑忠。後來,又愛上了小品,恩師並沒有阻攔,反而加以點撥和鼓勵。

從相聲改為小品,鞏漢林的命運從此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品《陌生人》劇照

1991年,鞏漢林第一次在春晚舞台上與蔡明搭檔,表演了小品《陌生人》,在全國觀眾面前混了個臉熟。但真正讓他大紅大紫的,是跟趙麗蓉老師的合作。

建黨70周年之際,中央電視台準備搞一個晚會。導演就給鞏漢林打去了電話,希望他跟趙麗蓉老師合作小品《母親的心》。

鞏漢林興奮的一夜沒睡著覺,能與大名鼎鼎的趙麗蓉老師合作,那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激動之餘,內心卻很忐忑。用鞏漢林自己的話說:「那感覺就跟要見皇上似的。」

他就在心裡琢磨,見到趙麗蓉老師第一句話該說啥啊?

左思右想,到了中午的飯點,鞏漢林一點兒吃飯的心思沒有。他就想趕緊進房間,看看趙老師長什麼樣。

結果,鞏漢林一推開門,就看到趙麗蓉老師已經坐在那兒了。

此時,趙老師也看到了鞏漢林,便立馬起身說:「哎呀,這是'兒子'來了吧」,順手就把鞏漢林拉到自己身邊坐下。

然後,不斷地給「兒子」夾菜。邊夾邊說,「吃,劇組的啊,不吃白不吃。」

那一刻,鞏漢林受寵若驚。一顆忐忑的心終於放下了,所有顧慮瞬間消散,原來不是所有的大咖都是高高在上;

那一刻,鞏漢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舞台上和藹可親的趙麗蓉老師,舞台下同樣也是平易近人的「大媽」。

那一刻,鞏漢林就像見到了親人一樣。一股暖流,通便全身。

雖然倆人年齡相差近30歲,但這對「母子」一見如故,從此開啟了長達8年的天作之合。

我曾一度認為趙麗蓉老師就是鞏漢林的母親,他們的配合太默契了,真有「母子連心」的感覺。

一夜爆紅

兩人搭不搭,有時候就是一種感覺,一種眼緣。

比如,郭德綱和于謙、岳雲鵬和孫越、陳佩斯和朱時茂......,這些「黃金CP」,把其中任何一個人換掉,「笑果」都不會那麼好,趙麗蓉和鞏漢林也是。

剛開始,小品《母親的心》並沒有達到導演的期望。於是,導演準備把鞏漢林換掉。哪知趙麗蓉不幹了,她說:「如果你們把鞏漢林換掉,那我也不演了。」

並且給導演保證,一定會把《母親的心》演好。那段時間,趙麗蓉老師天天跟「狗子」一起(鞏漢林在小品里扮演趙老師的兒子「狗子」)琢磨台詞,推敲每一個動作和神情。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母親的心》笑點十足,大獲全勝。鞏漢林也在這位「母親」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趙老師對藝術的精益求精,這一點深深的影響著鞏漢林。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合作,這對「母子」的感情迅速升溫。鞏漢林對趙麗蓉的稱呼,從起初的「趙老師」,到「趙大媽」,到最後直接叫「老太太」。

第二年,這對「母子」就在春晚的舞台上合作了小品《媽媽的今天》,那種默契度,連鞏漢林的親媽看了都吃醋。

隨後是《街頭奇遇》、《如此包裝》......,當然,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那個「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這酒怎麼樣,聽我跟你吹」

「一杯你開胃,二杯你腎不虧,三杯五杯下了肚,保證你的小臉啊,白里透著紅,紅里透著黑......」

「還群英薈萃,我看逗是蘿蔔開會」、「那就補得跟小雞仔似的」......。

可以說,就憑《打工奇遇》這一個小品,他們「母子倆」便足以在中國的小品界青史留名。要知道,很多人搞了一輩子小品,都沒留下一句經典台詞。

而《打工奇遇》,句句抖包袱,句句是經典,一夜之間鞏漢林和趙麗蓉火遍大江南北。《打工奇遇》也如願以償,奪得了當年小品類節目一等獎。

能從趙本山大叔手裡搶回一等獎,談何容易。要知道,本山大叔21次春晚,16次一等獎那麼,其餘5次花落誰家了呢?

不好意思,趙麗蓉和鞏漢林這對「母子」,獨占三席。

僅憑這一點,就足見這對「黃金CP」的功力和受歡迎程度。可以說,他們的實力就如《打工奇遇》揭示的主題一樣——貨真價實。

然而,不幸的是,趙麗蓉老師於2000年7月17日因肺癌逝世,享年72歲。1999年,春晚最後一次亮相,她已患絕症。彩排的時候在後台甚至咳出了血,但是絕強的她依舊選擇堅持表演到最後一刻。

小品《老將出馬》也成為她的絕唱,趙麗蓉老師說:「只要觀眾滿足,心裡就挺高興。」

肺癌晚期的趙麗蓉老師飽受折磨,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她要求安樂死,並表示,「別再給我用藥了,那麼貴,就給國家省點錢吧。」

每每談及此事,鞏漢林都淚流滿面。不知不覺趙麗蓉老師已離開我們20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舊讓人懷念。

低調的鞏漢林

十年後,鞏漢林在二十七屆春晚上與黃宏、林永健合作完小品《美麗的尷尬》,也徹底宣布離開春晚的舞台。

有人說,鞏漢林一看就給人孝子的感覺。其實,他還是個疼媳婦的好老公。

家裡的重活累活都是他干,比如,拖地、洗衣服、做飯.......。

因為,這些年受趙麗蓉老師薰陶,鞏漢林做啥事都追求極致。不幹則已,要干就乾的漂漂亮亮。比如,每次出門,他都要把頭髮梳的程亮,皮鞋擦了又擦。

所以,老婆金珠乾的活他壓根看不上眼,老是嫌七嫌八。於是,金珠就說:「好吧,都是你乾的好,那你干吧。」

就這樣,鞏漢林成了家裡的「老媽子」,但他樂此不疲。他開玩笑地說:「我在家裡地位很低」,連老婆的皮鞋都會幫著擦凈上油。真是好老公的典範。

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

鞏漢林和金珠一直恩恩愛愛,婚後育有一子。鞏漢林給兒子取名叫鞏天闊,希望他的心胸如天空般寬闊。

在父母的影響下,鞏天闊4歲時,就能把小品《十三香》演的有模有樣。之後,在英國學習了一段時間影視製作,又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福賽大學進行深造。

留學7年後,鞏天闊回國。就憑父親鞏漢林在演藝圈的地位,為兒子鋪個路太容易了。但是,鞏漢林沒有這麼做,兒子鞏天闊也沒要求父親給自己牽線搭橋。而是腳踏實地的從最基層做起,成為了一名幕後導播。

潘長江曾透露,有一次鞏漢林夫婦去兒子劇場探班,因為鞏天闊曬得老黑,老黑的,鞏漢林四處張望了半天,都沒找到兒子。

還是兒子首先開口說:「爸,你是在找我吧!」其實,當時鞏天闊就在離他很近的地方站著,鞏漢林愣是沒認出來。

如今,兒子鞏天闊發展的也不錯。2015年6月27日,與演員黃一惠低調完婚。

而且,鞏漢林早已晉升為爺爺了。如今,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