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天,似乎都是有史以來最熱的。
該如何消暑?
魚叔有個建議:
透心涼,才是真的涼。
一部懸念迭出,讓人攥緊雙手、冷汗直流的懸疑佳片,將是最佳降溫利器。
而這樣的片子,最適合在大銀幕上看——
《隧道盡頭》
Al final del túnel
早兩年,西班牙語電影還是個冷門。
話題扯起來,沒幾個人能聊得下去。
但最近,在市場上卻是越來越吃香。
往前推,有《死亡論文》、《睜開你的雙眼》、《黑暗面》把故事講得滴水不漏;
《黑暗面之你鏡子後面有人》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香草的天空》,就改編自《睜開你的雙眼》
往近看,有《荒蠻故事》、《看不見的客人》、《傑出公民》把反轉玩得精妙絕倫。
《荒蠻故事》
《看不見的客人》
推理、驚悚、懸疑,早已被公認為是西班牙語電影的類型強項。
而今天,國內觀眾又在大銀幕上迎來一部精彩的西班牙語片。
也就是這部《隧道盡頭》。
不到最後一刻,永遠猜不透結局。
本片的男主角華金,是一名下肢癱瘓的工程師。
沒事就喜歡鼓搗些技術宅的硬核玩意兒。
他半身癱瘓,孤家寡人,只有一條病虛的老狗與其作伴。
一同住在這幢有些過分寬敞的大屋裡。
他的經濟並不寬裕。
但又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出租二樓的空房間補貼家用。
這天,有新租客上門了。
一對母女,沒有事先電話聯繫預約,就冒冒失失地找上門來。
而且非說,當天就要入住。
華金有些不愉快,他討厭計劃外的不速之客。
但此刻外面正下著大雨,眼看著母女倆渾身狼狽,他也就沒再多抱怨什麼。
房子,就這麼租出去了。
不得不承認,這對母女有些奇怪。
母親長得性感又美麗,性格也熱情奔放。
她說自己的職業是鋼管舞女郎,晚上在俱樂部工作。
這位女演員或許有人會熟悉。
正是《黑暗面》中那個誤入密室,每天看著男朋友瘋狂綠自己的女友一號。
女演員克拉拉·拉戈。
沒想到,90年出生,今年剛29的克拉拉,都已經演起了母親角色。
不過,也照樣是位辣媽。
而她的女兒,則和媽媽性格完全相反。
孤僻冷漠、一言不發,一雙大眼睛瞪得人內心發毛。
陌生人闖入,孤獨慣了的華金一開始很不習慣。
但慢慢,也還是適應了。
媽媽性格直了一點,但卻是個熱心腸。
面對華金這張冰山冷臉,也能儘量找話題聊,想方設法陪伴他。
時不時還會打掃個屋子。
「我怕不是招了個保姆進來。」
生日那天,媽媽甚至準備了個小小慶宴。
在此之前,腿腳不方便的華金已經很多年沒有上過陽台了。
而那個不愛搭理人的女兒,雖然對人冷漠,卻很喜愛小動物。
華金的老狗一貫不讓陌生人接近,年紀大了,總是病懨懨的躺著。
但小女孩的到來,卻似乎重新喚起了他與主人玩耍的慾望。
影片中有一幕。
女兒想親近老狗,但被媽媽出於安全考慮制止了。
此時,所有人都看著老狗顫顫巍巍地,努力站了起來,吃力地走向小女孩。
然後被小女孩一把抱在懷裡。
華金看到了這一場景,起初並沒有說什麼。
但之後到了沒人的地方,竟忍不住哭出了聲。
男主這座冰山,開始融化了。
不過大家不要誤會。
這並不是一部愛心母女拯救空巢中年男人的溫情故事。
而是一部犯罪懸疑片。
雖然賦閒在家,但工程師男主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老本行。
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獨自悶在地下室里,搗鼓那些陪伴了自己一生的精密玩具。
別看男主腿腳行動不便,動手能力卻超強。
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術宅。
打洞鑽孔、偷拍竊聽、錄音分析……
樣樣都是得心應手。
等等。
這不是在犯罪嗎?!
非也非也。
真正在犯罪的,其實是他的鄰居們。
一次無意間,華金聽到隔壁地下室傳來陣陣噪音。
隨後震驚地發現了一牆之隔的巨大陰謀:
有伙盜竊團隊,準備從隔壁地下室挖一條橫穿他家的隧道。
片名《隧道盡頭》所指向的目的地,正是華金家隔壁的銀行。
隧道一路挖進保險柜,這招式,很傳統,很匠心。
盜賊們每天辛勤挖隧道的勞作是苦逼的;
而男主監聽監視他們行動的日子確實充滿樂趣的。
別說,他聽得可認真了。
還仔仔細細地做筆記,團伙成員的名字,各自內心的小計劃小九九,全被他一手掌握。
小筆記都做起來了
當然,男主並不是真的毫無公德心。
他起初也考慮過報警,卻發現警察局裡的一位大人物早就被收買。
報警,就等於自爆。
而且還可能因竊聽罪把自己搭進監獄。
但他也不願眼看著惡人作怪而無動於衷。
於是計劃就改變了:
你搶銀行?我就搶你!
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盜中盜迷局,就此正式拉開帷幕。
具體如何操作,結局如何走向,魚叔肯定不會再多劇透了。
但關於迷局之外的事,倒可以再多說幾句。
大家應該也發現了,男主角身上存在著太多的疑問。
一個殘疾人,為何會獨自生活?
明明存在經濟困難,為什麼不選擇賣掉房子,換來的錢足夠舒舒服服生活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家人呢?
影片沒有正面給出答案,但細節已經解釋了一切。
在這幢房子後面,有著一座荒蕪的花園。
男主會時不時站在那裡發獃。
他在看什麼?不得而知。
直到新來的租客衝進去尋找自己玩失蹤的女兒,一些線索才逐漸浮出水面:
已經被雜草覆蓋,蒙上鐵鏽的兒童遊玩設施;
不遠處,一輛撞毀的汽車至今無人處理。
還有被藏起來的盒子裡,靜靜躺著許多張一家三口的幸福合影。
只是照片上的母女,在這個家裡卻找不到半點痕跡。
這個男人的故事,已然逐漸勾勒成型:
年輕有為的華金,曾經也有過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豐厚、生活優渥。
他先後擁有了忠誠的愛犬、美麗的妻子、活潑的女兒,一家四口在這幢寬敞精緻的大房子裡,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直到一場車禍奪走了一切。
電影開場時,男主從獸醫那兒得知,陪伴自己到最後的老狗也已經時日無多。
就算做手術,也已經效果不大。
然後,他開始親手調配「最後的甜點」,將安樂死藥物注入餅乾。
恐怕,這並不只是為老夥計準備的。
而在這個時刻意外闖入的母女二人,如同上帝的挽留,為華金的生活重新帶來一絲光明與活力。
但或許已經很多人已經猜到了。
這對母女倆的目的,也並不單純。
否則,又怎會如此巧合地在這個特殊時刻入住。
這個時候,再重新去看男主的行為。
他這麼一個生活自理都費勁的癱瘓病人,卻突發奇想要去「截胡」一個盜竊團隊的搶銀行大計。
自作聰明?冒然作死?
或許吧。
對於惜命的人來說,這確實像是個自殺行為;
但對於喪失求生欲的華金而言,這卻更像是重新活一次的機會。
隧道盡頭是什麼?
對盜賊團伙來說,是銀行錢庫的金銀財富;
對警局姦細來說,是職位攀升的權力地位;
這兩樣,華金顯然都不感興趣。
他爭的,不過是一口氣。
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希望,一個觸手可及的未來。
他重新有了想去做一件事的慾望和拼勁,不管這件事是有多荒唐。
他拖拽著無力的下肢在隧道中爬行。
爬著爬著,我們的主角從興奮激動,再到迷茫不安:
爬著爬著,這陰暗逼仄的空間,似乎已經不是一條通往銀行的隧道,而是自己掙扎至今,慘澹度過的人生。
他需要在盡頭尋找到光明。
魚叔很喜歡《隧道盡頭》這個片名。
它可以有至少三層解讀方式。
第一層是影像層面。
指影片里的那條隧道,正如前面提到的,可以通往銀行,或男主的自我救贖。
第二層是影片本身。
觀眾看這部電影就像穿越由導演挖就的隧道,走過一段段曲折懸疑,在黑暗中摸索著碎石前進。
盡頭的結局,無人可以猜到。
而第三層,則是最宏觀抽象的,是影片背後的東西。
關於人生的隱喻。
人生,何嘗不是一條隧道。
初生時,我們擠過一條血紅的「隧道」,來到這個無與倫比的美好世界。
終結時,一些人如此描述自己的「瀕死體驗」:
仿佛走過一條黝黑的隧道,在洞口是一道滿溢著和平、安寧的白光。
自隧道中來,從隧道里去。
我們整段生命旅途,也不過是掘一條屬於自己的隧道罷了。
確定目標,開土動工,奮力拚搏。
隧道盡頭是什麼,沒人可以打包票。
但魚叔相信,那將會是像肖申克監獄裡的那條一樣。
通往救贖和幸福。
本片現已登陸全國院線,正在熱映。
隧道盡頭有什麼,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