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從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2019-07-22     富書

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取悅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評價,這才是成熟的成年人。

作者:江小羽(富書專欄作者)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希望從別人口中說出,你是優秀的,是無可替代的。

而一個真正成熟的成年人,不在意別人評價。

他們願意花精力取悅自己,按自己的節奏,過好自己的人生。

不成熟的人,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書中分享:假如你是一顆樹,別人對你的態度就是一陣又一陣的風。

如果你很在意別人的意見,那意味著,隨便一陣風,都會把你劇烈搖動,甚至將你吹倒。

深以為然。

我就是那棵樹,被風隨意搖擺的人。

有時,僅僅是微風就被吹的顛三倒四,不知所措。

有一次開會,我發表準備已久的方案,講的時候自信滿滿。

講完後看到一個同事不屑的眼神,一個同事默默無語,還有另外兩個同事竊竊私語。

我內心像千萬匹馬奔騰而過一樣慌亂,迅速回憶剛剛說錯話了?得罪了誰?

接下來再說話語無倫次,像霜打的茄子蔫啦。

不過,領導卻回覆:你這方案做的不錯、用心、思路清晰。接下來把具體細則細化一下,開始執行吧。

我心中樂開了花,得到領導認可立馬來了精神。

雖然內心變化多端,但依然開心,因為被認可。

對於我來說,別人的肯定、認可,是我前進的動力。

這是心智不成熟的心理,靠別人評價過日子,但凡不被肯定,就全盤否定自己。

總是希望能通過努力,向別人證明我可以。

當被認可時,自我價值感很高;不被認可時,自我價值感很低,低到塵埃里。

而熊培雲說:人——這脆弱的會思想的蘆葦,更應該像大海一樣堅定,不要因為陸地上人多而否定自己的汪洋海水……

成熟的人,懂得要什麼

本仁·約翰曾說:假如我的生命不結果子,誰讚賞我都不重要;假如我的生命多結果子,誰批評我也不重要。

生命中更重要的是,我想要什麼?而不是外界的反饋是怎樣。

最近呂秀才上了熱搜,因為在《聲臨其境》中的表現。

他配了《亨利五世》,號稱是莎士比亞最難的一段男性獨白。

全程英文脫稿,語氣慷慨激昂。結束後全場掌聲雷動。

這是他刻苦鑽研多年的成果。

而呂秀才這次上熱搜,離上次被大眾所熟知剛好有13年。

有人在知乎上問:《武林外傳》都紅了,愈恩泰為什麼沒紅?

愈恩泰就是呂秀才,因為他沒有趁熱打鐵繼續演戲,而是選擇去讀書。

2005年參演《武林外傳》走紅之後,有很多導演慕名而來。

但他沒有繼續演戲,而是在最紅的時候選擇讀書。

2006年他選擇攻讀中央戲劇學院的博士學位。

有網友算過一筆帳,因讀書拒絕演戲的四年,至少損失幾千萬,還推掉大熱螢屏的《闖關東》。

很多人這樣評論他:在事業的「巔峰期」去轉型學術真是「傻氣」。

真可惜,「呂秀才」就這樣過氣了。

但他似乎沒有受到評論的影響,他只是做他該做的。

他說:「戲可以演一輩子,但是讀書最好的時候就是現在。」

雖然演繹之路不紅,但他在學術上是真「紅」,獲得牛津大學全額獎學金。

對學術的嚴謹態度,獲得英國師生敬重。

紅與不紅,都是別人的標籤,他只遵循自己內心想要的,而不是大眾眼中期待的樣子。

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事,取悅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評價,這才是成熟的成年人。

他讓別人看到成功的方式不只一種。

所以,不需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更不需要在他的評價里,找尋自己的存在感。

成熟的人,懂得堅持做自己

在《不要用愛控制我》書中講,愛控制別人的人有很奇怪的邏輯:我知道你是誰,而你不知道你是誰。

久而久之,會形成這樣的邏輯: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通過別人對我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所以,我們拚命去尋找好的評價,被認可的眼神,以此來判斷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而那些心理成熟、內心強大的人,遇見不好評論時,仍會堅持自己的愛好,而不受他人評論影響。

導演胡玫曾問過張譯,你多大了?張譯答,27歲。

胡玫看了張譯一眼,說了一句:「你記著,男演員28歲再不出來,您就洗洗睡吧。」

因此,張譯很是焦慮,他說自己在文工團待了十年,馬上就28歲了。

領導也說:小伙子,你轉行吧,你演戲等於找死。

得不到領導的肯定,離28歲越來越近,難道真的要放棄嗎?不被認可是成長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還好,張譯在質疑聲中沒有放棄自己,沒把他人的評價、標準當回事。

自己拼盡全力找機會演戲,花時間把該做的做到最好,花時間打磨自己演技。

有一次,張譯毛遂自薦,足足寫了三千字的自薦信給導演康紅雷。

最終拿下《士兵突擊》中的史今一角這一角色。

慢慢才有後面一點點的成就,雖沒說紅的發紫,但比起之前已經好很多。

成熟的人,懂得在無人鼓掌和肯定的時候,給自己一個鼓勵,一些安慰,一份自信,堅定的走下去,堅持做自己。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唯有自己肯定自己,世界才會肯定你!

成熟的人,懂得取悅自己

從網上看到這樣一段故事:

一位詩人,他寫了不少的詩,也有了一定的名氣。

可是,他還有相當一部分詩沒有發表出來,也無人欣賞。

為此,詩人很苦惱。

希望禪師能幫他解疑答惑。

禪師問他:有一種植物叫夜來香,夜來香為什麼不在白天開花,而在夜晚開花呢?

詩人搖了搖頭。

禪師笑著說:「夜晚開花,並無人注意,它開花,只為了取悅自己!」

詩人吃了一驚:「取悅自己? 」

白天開放的花,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讚賞。

而這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開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許多人,總是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

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讚賞,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應該為自己做事。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你去證明你是出色的,別人自然會看到;

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證明你是平庸的,別人還是同樣會看到。

所以,我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我們需要的只是花時間取悅自己,堅定地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簡介:江小羽,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喜歡讀書喜歡不定期分享讀書心得、筆記,希望通過寫作讓思考更有深度,分享內容更有價值;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v5ALGwBmyVoG_1ZsC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