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在問這個問題:
鄉鎮教師,壓力大,都中度抑鬱了,要不要辭職?
本人就是一鄉鎮教師,對這個群體的痛苦十分了解,所以想發表一點看法,希望對有同樣困惑的鄉鎮老師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我就是鄉鎮中學的教師,同樣是歷史專業,情況比提問者稍微好一點,我還教本專業的內容,但是像提問者這樣,歷史專業教其他學科的例子我也見過很多,其中有一個比他還離譜,歷史專業,在學校教了英語,還是個男老師。你可以想像他的落差有多大。
但是,一個人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都是會有煩惱、壓力的,當事情已經成為既成事實的情況下,我認為心態很重要。心態好了,處在什麼樣的崗位、職業,都能夠干出成績,獲得幸福;心態不好,給你高官做、大老闆當,你也會有煩不完的糾心事。
幸福這個東西,知足常樂,善於捕捉小幸福,才會有大幸福。
我總結了一下鄉鎮教師的共同煩惱:
作為一名鄉鎮教師,說句實話,這些煩惱有時確實會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包括我,這麼會自我安慰的一名農村教師也是如此。但是,感到壓力的時候,還是上面的觀點,我們要學會排解這些壓力。而排解這些壓力最好的方式,其實還在於心態。
我就總是這樣開導自己:
如果這個工作一度讓你抑鬱了!(很多鄉鎮老師都反映過這個問題),我認為暫停工作是必須的。向學校請個假,去旅遊、去療養、去治療,總之,先讓自己恢復到健康的狀態,然後再去談要不要辭職的問題。當一個人處在抑鬱當中,他的很多決定都不會出自本心。當走出辭職那一步,以後就沒有後悔的機會了!
等身體健康了,在辭職之前,我也希望大家能再審視一下自己的困難。這些困難真的是無法克服的麼?
學生難管,難道我就真得管不住他們麼?他人不理解,難道我一定要指望著他人的理解而活著麼?人家看不起咱,咱就能自我看不起麼?
鄉鎮教師,往大了講,我們的工作是服務於祖國的未來,但是從小了講,也無非就是一份工作。工作時認真工作,工作後呢,看書、喝茶、思考人生,一點也不耽誤咱成為一個有品味、生活情趣的人。
我就是這樣在做的。弄個鄉下小院,開闢一方有陽光、有花、又有書的角落,就那麼靜靜地享受時光,想想教育上的問題,寫寫教育上的困惑,用文字在網上交一些朋友。很自在、也很逍遙!
至於大不大富大貴,我真沒有多想。
所以,我的建議是:
別去理睬一些閒言閒語,在沒有更好的崗位之前、在經濟上尚沒有揭不開鍋之前,我們還是要努力去學會享受人生,讓自己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這種心態,不單單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我們的學生。當我們每天處在一種患得患失的狀態中時,我們不管在教學上、還是在育人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我一直在從事著學生問題的研究和處理工作,對這一點有著很深的感悟。
當老師,要記住,我們永遠不可能寂寞,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朝氣蓬勃、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是我們的研究對象。當我們研究起它們時,記錄下它們時,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時,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生涯時時都在收穫成就感。我們一點不寂寞!
但,當我們用一個悲觀的、認為很辛苦很吃力的心態去看待這些研究對象時,我們將無比痛苦。
我有一個很真誠的建議:
我想每一個老師都應該發揮「近水樓台」的優勢,拿起筆桿子,多記錄、多思考、多發表自己的觀點,並且要勇於將這些觀點發表出來。千萬別害怕別人圍觀。你看我就是如此,寫得雖然不好,但就是願意寫,臉皮也厚,也不怕別人的圍觀。當別人在圍觀時肯為我留下一點筆墨時,我就認認真真地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用的觀點就接受,偏激的觀點就保留看法,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就和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處理學生問題是,我也有了更多的方法!
這個專欄,就是我在頭條上,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成果的一個內容,有時我遇到處理不了的學生問題,也會翻閱一下自己的內容,找一找當時的那種心境。真的,在這些總結的基礎上,我又會有新的發現!
所以,老師們,寫起來吧,在頭條,或者在其他任何平台,讓更多的人了解你。而且了解你其實就是了解鄉鎮教師這個團隊,也就是讓更多人知道鄉鎮教師這個團隊的各種尷尬處境。
想讓人幫咱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當然是要讓人知道我們的困難啊,知道之後,再等一等,上面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總會權衡考慮,最後達成我們的願望的。
從這個角度去想,你的行動無形中其實也是對中國教育均衡化的一種推動呢!
你好,我是君山,一名鄉鎮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問題,分享一些教育上的方法,如果你喜歡這方面的內容,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成為朋友,與你長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