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之王——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熊之王——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本文轉自百度古獸吧,原文作者「動物園企業巨頭」。

自BBC狂野新世界傳入中國以來,很多觀眾都知道更新世的北美洲曾生活過一屬非常大的史前熊—短面熊。在此之前,中國等地都有發現的洞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最大的熊要不是短面熊要不是洞熊,其實最大的還另有其熊,那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南美短面熊。

南美短面熊雖然名字裡帶「短面熊」3個字。但它和短面熊是眼鏡熊亞科下獨立的兩個屬。之間的關係相當於副劍齒虎和劍齒虎的關係,你總不能因為副劍齒虎名字裡帶劍齒虎3個字就說副劍齒虎就是劍齒虎吧。南美短面熊大概也就是短面熊的兄弟或表兄弟。

南美短面熊大概生活在更新世的南美洲,並不是所有種的體型都很大,有的也就跟巨型短面熊一樣大或更小。然而最大的種類頭骨卻比巨型短面熊最大頭骨長出一些,體型可能也更大。

從外貌和生活習性來看,南美短面熊都像巨型短面熊和洞熊的合體,它有和巨型短面熊一樣高大的身軀(可能還會再高一點),還有和洞熊一樣粗碩的身體,也比短面熊豐滿不少。它們的體重也超過洞熊,可以達到1噸以上(洞熊超過1噸的體重應該是有些衛星的)

南美短面熊根據牙齒來看,可能和巨型短面熊一樣喜好肉食(當然熊是雜食動物,巨型短面熊也是會吃植物,南美短面熊也一樣)。卻不像巨型短面熊一樣四處遊蕩居無定所。它們可能會像洞熊一樣穴居。

南美短面熊相當強壯,超過巨型短面熊。在大型動物四處遊蕩的南美洲,可謂是南美短面熊的天堂。它們不光可以輕易搶奪袋劍齒虎,泰坦鳥的獵物。也可以用力量打敗舌懶獸,伏地懶,箭齒獸這樣的大型獵物,乃至掀翻雕齒獸。甚至對居維葉象,劍乳齒象和大地懶構成威脅,不過捕捉後弓獸這樣的敏捷的獵物南美短面熊就力不從心了,這項工作就交給了早期的混亂刃齒虎(事實證明,混亂刃齒虎靠捕食南美短面熊不能捕捉的獵物而在南美站穩腳跟,後來體型進一步加大,成了南美短面熊最大的競爭者。)

Arctotherium angustidens是已知5種南美短面熊中最大的,它不僅是最大的熊,也是最大的食肉目裂腳動物(最大的食肉目應該是海象和象海豹這樣的巨型鰭腳動物)時代是早中更新世。其化石是在阿根廷被發現的。當時的阿根廷應該是鬱鬱蔥蔥的大草原,其上生活著後弓獸,箭齒獸,舌懶獸,雕齒獸等眾多植食動物,南美短面熊,刃齒虎,袋劍齒虎(還有一些其他晚期的袋犬類),泰坦鳥則捕食著它們。

最大的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約在中更新世之初滅絕,其原因可能出於混亂刃齒虎的競爭。當時混亂刃齒虎體型開始變大,很快超過了北美的致命刃齒虎。並進一步在南美洲稱王稱霸。至少在Arctotherium angustidens滅絕之後,混亂刃齒虎成了南美洲的王者。不僅把熊壓在了底下,還滅打敗袋劍齒虎和泰坦鳥,有力扼制了擬獅的南侵。

雖然最大種群成了歷史上的曇花一現。但其餘小一些的南美短面熊可能存活到了晚更新世。學界對這個屬最終的滅絕提出了以下幾個看法:大型食物滅絕導致食物缺乏,氣候的變化,人類進入南美洲的競爭。由於南美短面熊可能與洞熊一樣穴居,所以可能把洞熊的悲劇又上演了一次。洞熊就是典型的與人類搶房子的犧牲品(雖然洞熊衰落的原因不在於此,但人類導致了洞熊的最終滅絕)人類進入南美洲的行動,也是導致混亂刃齒虎,大地懶,雕齒獸,居維葉象,劍乳齒象等很多南美史前動物的滅絕最大的原因。

南美短面熊復原圖

南美短面熊頭骨化石

(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dvR9W0BMH2_cNUgqG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