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球員為何幫不了國足?里皮不解決三個問題世界盃又沒戲

2019-10-16     冉雄飛

國足104年以來第一次被菲律賓0:0逼平,這可能算是中國男足的野史,但放在中國GDP逐漸逼近世界第一大國美國,中國男足又一次高調出征,特別是里皮這次有了殺手鐧「歸化球員」之後,為何國家隊還是不行呢?埃爾克森在中超聯賽的破門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為何到了國家隊就成了平淡的那個球員?中國男足真的要組成三大外援前鋒為主的「歸化球員「方陣,才會有戲嗎?

埃克森在這場對陣菲律賓的客場比賽中再一次表現失望,但他的能力是沒問題的,我們要反思地是,里皮是不是不會用埃克森呢?答案依舊不是,里皮很了解埃克森。實際上,歸化球員低迷只是這場中國隊客場蛋比蛋暴露出的幾個問題之一,里皮有解決方案嗎?

其一,鋒線的戰術核心以武磊為主?還是以埃克森為主?

埃克森在最近的三場比賽中都不是表現最好的那個前鋒,他在位置上被孤立,國腳們很少主動和埃克森打配合,傳中球落點也是找武磊或楊旭,埃克森機會寥寥,論進球數他不如楊旭,論整體表現,他也明顯不如武磊,最重要地是,國足前場三前鋒都是中鋒特質,這種組合真的有效嗎?韋世豪這種類型,真的不能用嗎?

核心問題其實就是一點:前鋒線以誰為核心?國足進攻戰術怎麼打?

答案很顯然在里皮哪裡,他是主教練,他是國家隊打法的制定者和仲裁者,國家隊前場上了三個類型相似的中鋒,打馬爾地夫和關島看起來沒啥問題,但打菲律賓和敘利亞,這種打法肯定要出問題,除了武磊在西班牙人偶爾會打邊前衛或邊鋒之外,楊旭的特點完全不是邊鋒類型,埃克森則是典型的中鋒,這種情況下,球權怎麼分配?也就是說,在進攻或反擊進攻中,到底是把球傳給武磊?還是優先把球傳給埃克森?

在卡納瓦羅的恆大隊中,最輝煌的13連勝期間,恆大的戰術是楊立瑜和韋世豪在前場和埃克森搭檔,埃克森打中鋒,楊立瑜和韋世豪一左一右,反擊戰中以埃克森為軸,中鋒做球後邊路製造空檔後再傳中,埃克森保持進球。那段時間恆大打得很高效,塔利斯卡回歸後恆大反而五輪不勝,真正的原因就是埃克森的中鋒位置被弱化了。

在國家隊問題同樣如此,國家隊對陣敘利亞,菲律賓以及淘汰賽期間對陣沙特,日本,韓國這些強隊時,絕不可能派上三中鋒戰術,在國足被菲律賓都給鎖平了之後,里皮必須要做出抉擇,前場進攻,應該還是以埃克森為主,武磊和其他隊員都要更加明確責任,在場上不願意給埃克森傳球,就從陣容中拿下。

其二,當邊路傳中失效後,國足的變招是什麼?

國家隊對陣關島和馬爾地夫都很高效,因為簡單的邊路傳中,中路開花戰術夠用了,但面對菲律賓人更強悍的防守和中路不俗的防高球能力,國足這種初級版的傳中戰術不靈了。

問題就在於,當王剛和劉洋,當蒿俊閔和吳曦,這些隊員在傳中時落點被控制之後,里皮應該怎麼變?

至少在對陣菲律賓這場比賽里,里皮沒有找到最佳方案,他的兩個換人一個是劉洋替換朱宸傑,加強邊路傳中球,這個變招還是有些用處,武磊在門前幾個頭球攻門都是劉洋的傳中球;國足第二個變招是謝鵬飛替換楊旭,那個時候里皮也發現了問題所在,不是三個中鋒在前場不能破門的問題,而是三個中鋒在前場類型單一的問題,都是在中間射門的,卻沒有一個能在邊路突破的,謝鵬飛上場後加強了邊路的個人突破,也製造了很多機會,但他很顯然沒有韋世豪和楊立瑜那麼會在邊路突破,傳中球質量更是乏善可陳。

事實證明,里皮這種變招有一定效果,他也清楚知道問題所在,但怎麼改變呢?國足這場球,打得最多的是邊路斜長傳或下底高球傳中,卻很少有下底倒三角傳球,因為邊路的滲透不夠,很多球在45度或30度的位置就急匆匆完成了傳中,有幾次是在禁區內的低平球傳中或者是完成邊路肋部打透之後的倒三角傳球呢?

其三,最後5分鐘,里皮的」B計劃「在哪裡?

對陣弱隊,被逼平只是無奈,但展望以後的比賽,比如對陣敘利亞被對手1:0領先,或者對陣日本最後時刻還一球落後,國足要孤注一擲拼最後的五分鐘,國家隊應該怎麼辦?

從0:0逼平菲律賓看,國足在最後時刻依然是戰術沒有重心,盲目的傳中球更多,定位球也缺乏變化,這個時候,我們看球的球迷都在心急如焚的問一個問題:里皮有B計劃嗎?國足有B計劃嗎?

很顯然,里皮這場比賽是缺少最困難準備的,他也沒有什麼「B計劃」,因為替補席上,國腳中最有個人特點的韋世豪,根本沒有進名單,楊立瑜進了名單也不給機會,替補席上還有鄭智可用,但里皮也在最後時刻忘記了,因為里皮自己也沒有想到,國家隊這場球會如此困難,他的球隊到了下半時八十多分鐘,還看不到進球的希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Zgu020BMH2_cNUgYu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