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說 | 寶寶吃完奶,乳房特別疼!這很有可能是「雷諾現象」哦!

2020-08-29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欣源說 | 寶寶吃完奶,乳房特別疼!這很有可能是「雷諾現象」哦!

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雷諾現象:

寶寶吃完奶,乳房特別疼!這是怎麼一回事?

太長不看了

有小夥伴最近遇到哺乳問題,想看這篇,今天發來哦!大家想看啥,還可以跟我說說,我那兒存貨很多。

雷洛現象,主要是乳腺管道受到刺激後,持續性痙攣。為啥會這樣呢?最常見的原因還是乳頭受損後敏感,由於神經分布是成片兒的,就會連帶整個乳房跟著敏感。

所以:「擒賊先擒王」, 解決乳頭受損或乳頭疼痛的問題,乳房內乳管痙攣的問題會大大緩解(不過敏感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會好很多)!

延伸閱讀:

有些寶寶說我乳頭疼,但沒看到傷口啊!有可能是內部乳管有 縱行潰瘍,外面看不見,也需要一段時間濕性癒合(周期平均是2~3周,但人的身體有耐受性,一段時間內疼痛會好一些)。

因此,我個人更推薦 止痛藥,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就是小孩發燒吃的(這類叫解熱鎮痛藥,NSAIDS),研究確切,相對更安全。乳頭表面抹點羊脂膏也可以的,這有點像豬油,沒什麼害處。

既往研究「雷諾現象」用藥,主要是解痙的藥物,我在文章中也這麼寫了(文章寫得很早了),查閱哺乳期用藥分級害處不大,但劑量比較大,謹慎起見,還是需要更多數據的。其實我個人並不是很推薦。

延伸閱讀:

媽媽受苦了。2~3個月真的難熬,一方面孩子吃奶頻繁,要跟媽媽磨合;另一方面媽媽身體也有個適應期,容易出這些問題。很多媽媽感覺痛苦,堅持不下去了。

欣源給你兩個小tips哦,要看到希望哦:

1. 身體的耐受性會越來越強,一開始很敏感,之後會相對越來越遲鈍!就像彈琴、寫字或體育鍛鍊,手腳會起繭子,起了繭子就耐受了啊!咱們「守得雲開見月明」,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天,一定會來。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哦。

2. 儘量不要讓太多的人和事物,干擾孩子小嘴!可以參看昨天那一篇,孩子秩序感很強,不喜歡變化,否則需要不斷與媽媽重新磨合,才容易出現這些糟心的問題。想想看,小動物沒人幫忙,順應本能,反而沒這麼多麻煩事兒。

延伸閱讀: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乳頭皴裂」、「乳頭白點」、「乳腺炎」、「睡眠秩序」、「哺乳期用藥」、「乳頭混淆」……有非常詳細的文章介紹。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寶寶剛出生不久,媽媽的乳頭不適應,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情形。不過,一般不超過幾天,這種現象就自行緩解了。

不過,有些媽媽就不那麼幸運了。在哺乳前後,她很可能出現長時間的乳頭、乳房痙攣性疼痛。

曾有個媽媽問我,「欣源,幫幫我,我的乳房疼啊!我孩子現在3個多月了,大概半個月前,有一次半夜給寶寶喂完奶,右側乳房內側突然像針刺一樣疼,一下一下的。當時疼得我在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第二天打算去醫院,結果不疼了,就沒去。誰知到了晚上又開始疼。第三天去了醫院,醫生覺得可能是堵奶了,給做了理療,讓我回家熱敷。我每晚照做,的確不那麼疼了,不過半夜給孩子喂完奶後,偶爾還是覺得刺痛,有時候疼得簡直想哭,都有想斷奶的心思了。這是咋回事哩?如果我一直喂奶的話,啥時候是個頭?能好嗎?」

媽媽們疼痛的感受可能不盡相同。一般而言,疼痛會貫穿整個哺乳過程,約1/4的人在開始哺乳時疼痛最為劇烈。多數人在哺乳前、中、後期都痛,多為中度銳痛,通常為一下下的跳痛。還有不少人喂完奶、寶寶離開乳房才開始疼,疼痛可持續幾分鐘,也能持續1~2小時。

有些媽媽上網查了資料,了解到乳頭疼痛多因寶寶含乳不當引起。如果媽媽、寶寶配合理想,一般不會感覺到疼痛。她們檢查孩子吃奶的動作,好像沒太大問題;試著給孩子做「壓舌訓練」,孩子被弄得哇哇大哭,好像也沒什麼效果呢,他還是那樣吃,疼痛依舊。

媽媽們本應非常幸福、安寧的哺乳體驗,被這劇烈而持續的疼痛破壞得一團糟——孩子一吃奶就疼,吃完還疼,真受不了!現在一聽到孩子哭,看到他的小嘴歪來歪去找奶吃,就嚇得渾身打哆嗦哩!眼看半個月、1個月過去了,一點兒也不見好。咋回事哩?難不成真得等斷奶了才能好?真讓人感到有些絕望,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是為了孩子忍痛喂奶,還是為了自己狠心斷奶?噢,拜託,這種選擇題實在是太難了!

這是咋回事哩?怎樣才能好哩?且聽欣源細細道來。

1. 這種現象叫做「雷諾現象(乳頭反白)」

所謂雷諾現象,指的是身體某個部位血管痙攣(常為末梢小動脈),血供不佳,出現皮膚顏色改變、疼痛等現象。這現象多由溫度下降誘發,多發生在手指。女性發生雷諾現象的幾率比男性高,常和各類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聯。比如,一個女子衣服穿得不多,從溫暖的室內走向寒冷的戶外,雷諾現象就比較容易發生了,皮膚一會蒼白、青紫,一會兒潮紅,伴隨著一陣陣痙攣性疼痛。

這種現象能發生在手指,也能發生在乳頭。事實上,乳頭雷諾現象發生幾率可能並不低。有時手指和乳頭的雷諾現象,還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典型的雷諾現象造成的乳頭、乳房疼痛,多在孩子小嘴離開乳頭時發生,可能也與溫度變化有關。其實我們也觀察到不少病例,在哺乳前中後都有可能出現乳頭痙攣性疼痛——理論上,只要各種原因造成乳頭及周邊小血管、乳管痙攣性收縮,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疼痛。除了疼痛,仔細觀察,乳頭跟上面所述的手指一樣容易變顏色,可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變成白色(也可呈現青灰色、藍色),此時疼痛較為劇烈,常為較為持續的灼痛(血管痙攣);過一段時間,血液回流,乳頭顏色又轉為正常或潮紅,疼痛轉為陣攣性抽痛(血管恢復);沒多久乳頭又可能變白,由此循環往復。

有些媽媽不僅僅是乳頭痛。嬰兒吸吮乳頭時,乳頭灼痛加重,疼痛從乳頭放射至整個乳房,並感覺疼痛位置較深。由此,整個乳房的疼痛感受,跟著乳頭顏色、疼痛變化而變化(灼痛、整個乳房放射痛,持續時間較久,多由乳頭念珠菌感染引起,具體見下述)。

乳頭或乳房這種疼痛和顏色來回變化,可持續數分鐘甚至1~2小時,可把媽媽折騰得死去活來——要知道,很多媽媽的乳頭或乳房會痛得相當厲害。

一些媽媽僅能觀察到乳頭變色,但疼痛不明顯或很輕微,這種情況很少見。

2. 為什麼好端端的乳頭,會出現雷諾現象呢?如何儘量避免?

科學家們觀察到,這些存在雷諾現象的乳頭,多半存在受傷和感染的情形。少數媽媽乳房可能存在疾病,比如乳腺囊腫等(往往摘除後,雷諾現象會減少或消失)。少有完全健康的乳頭,卻無端存在雷諾現象的。有些媽媽懷孕時就出現雷諾現象,這可能是因為激素變化和隨之而來的免疫系統調整,會導致乳頭敏感性增加。這些孕期就存在雷諾現象的媽媽,哺乳期出現雷諾現象的幾率會增加。

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雷諾現象由血管痙攣導致。哪些情況容易導致血管痙攣?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這也有可能是疾病基礎,此類人群更敏感),多半是在受到各種刺激的情況下引起,比如疼痛、感染、冷熱變化、潮濕、負壓等。

因此,如果寶寶含乳不當導致乳頭皴裂(有的外觀上看不那麼顯著,損傷部位在乳管內),或乳頭存在念珠菌感染,要麼罹患乳頭濕疹,乳頭及周邊組織更敏感,容易受刺激(想想,我們身體上正常的皮膚如果破損、感染、長濕疹,是不是也容易受刺激呢?怕熱、怕摸)。在乳頭敏感性增加的基礎上,孩子的小嘴讓乳頭感受到冷熱變化、潮濕、負壓等刺激,雷諾現象就這麼發生了。

所以,如果媽媽們存在雷諾現象,主要檢查下自個兒乳頭有沒有受損、感染、濕疹等情形(一些媽媽可能有單側或雙側乳頭脫屑、乳暈紅斑等),積極治療後,雷諾現象一般也就跟著好轉了。如果媽媽們的乳頭好好的就出現雷諾現象,且不大容易好,最好能找找有沒有體質方面的原因,比如合併乳房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時,手指、乳頭的雷諾現象,是疾病發出的信號之一,有些媽媽由此檢查出來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乳腺囊腫的,不可掉以輕心。

檢查孩子是否存在含吮不當的情形,儘量不要添加奶瓶干擾他的小嘴,平常與寶寶多磨合,如果發現他含吮方法不到位,便拿出乳頭,多試幾次。具體判斷和操作方法詳見「哺乳方法」章節。如果乳頭受損是由念珠菌引起,可以抹制黴菌素治療,具體詳見「奶不好謠言」章節「鵝口瘡」段落。如果是由乳頭濕疹引起,治療詳見「乳頭濕疹」段落。在這兒得提一提乳頭皴裂(具體診治詳見「乳頭皴裂」章節)和含吮方法不得當,這情形往往挺棘手。

有些媽媽因為乳頭皴裂導致雷諾現象,乳頭和乳房疼得不敢喂奶。治療唯有讓乳房休息幾天,乳汁得吸出來,用奶瓶或小勺喂給孩子。而乳頭皴裂很多時候是由含吮不當引起,如果給孩子經常添奶瓶,他含吮方式更難糾正,還可能變得更糟,反而容易進一步加重乳頭損傷,雷諾現象也越發厲害,媽媽更不敢喂奶。嗷,這真是個怪圈!如何打破呢?欣源頭想破了。

如果你打算暫停喂母乳,讓乳頭和乳房充分休息,進而恢復,自己乳房跟吸奶器配合挺理想,未嘗不可。當然,吸出來的奶水最好拿小勺喂給寶寶,這樣乳頭混淆的情形會好些。如果你不打算停喂母乳,也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儘量緩解疼痛,比如熱敷、服用硝苯地平等藥物。這些內容會在下述介紹。

3. 出現了雷諾現象,應如何治療呢?

上面提到,如果存在雷諾現象,最好看看是否是寶寶含乳不當、乳頭皴裂、念珠菌感染、乳頭濕疹引起,如果是這樣,治療原發病,雷諾現象經常能不藥而愈。

期間最好不要停喂母乳,畢竟這樣容易引起乳頭混淆,寶寶含吮不當,反而易於加重乳頭損傷,使得雷諾現象越發加重。我們可以採取如下措施,緩解疼痛。如果媽媽還是疼得受不了,實在不想喂母乳,也不必勉強自己,買一個跟自己配合理想的吸奶器,模擬寶寶的吸吮節奏把乳房吸空(具體方法詳見「暫停喂母乳」章節),寶寶儘量選擇小勺喂哺,如果寶寶接受杯子也可以。自己這邊注意休息,讓乳頭和乳房暫時能歇歇氣,休養生息,整裝待發,再「投入戰鬥」。

如果疼痛很輕微,一般不需要治療。很多時候,這種現象會隨著時間流逝自行好轉,不過需要幾周甚至2~3個月的時間。如果每次喂奶疼得嚴重,甚至血液供應不良影響乳頭癒合或恢復,以下措施可供選擇:

(1)儘量保持乳頭溫度較為恆定,保暖措施很重要。

1)媽媽平素注意保暖,喂奶前可以洗個熱水澡,或用溫毛巾敷一敷乳頭和乳房。避免攝入茶、咖啡等,裡面的咖啡因、茶鹼等可能會加重血管痙攣性收縮。其他縮血管藥物也儘量不要使用,比如含咖啡因、麻黃鹼的感冒藥等。

2)喂奶後最好能熱敷一會(熱毛巾、熱水袋、吹風機等)。

(2)悉心護理脆弱的乳頭,減少乳頭受刺激的機會。

1)如果可以,這段時間多在家休息,天氣不那麼冷的話,儘量讓乳頭暴露在空氣中。一般而言,稍乾燥又不會太乾燥的環境下,乳頭皴裂(注意,太乾燥反而可能加重皴裂,殘留點兒乳汁可能有好處)、念珠菌感染(最好不要殘留乳汁,清水沖洗後紗布沾干,或自然乾燥)、乳頭濕疹等情形,都會好一點。

2)儘量減少對乳頭的刺激。不過,是否使用護乳頭罩、防溢乳墊等,值得商榷。很多媽媽以為這樣做乳頭會舒服點,休息得好些,恢復得快些,衣服又不會直接蹭到乳頭而使其受刺激,其實不然。因為乳頭部位悶熱、潮濕,往往不利於恢復;如果乳頭部位存在疾病,悶著常會感覺不舒服。事實上,已經有些數據證實,這樣做對緩解乳頭疼痛、雷諾現象等,並沒什麼卵用。

防溢乳墊黏在受損的乳頭表面,這樣往往更糟,撕下來時可能會加重乳頭損傷。如果溢乳(民間稱之「漏奶」)嚴重,我自己的體驗就是拿塊毛巾在乳房下面接著滴下來的奶,如果不嫌麻煩,拿個奶瓶接著也好,不過抱著寶寶喂奶,這樣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這種現象往往不會持續太久3~4個月後,媽媽、寶寶磨合得挺理想,噴乳反射也日漸削弱,「漏奶」的情形就自行緩解了。

乳頭罩會減少孩子對乳頭直接的吸吮刺激,奶量可能會減少。有些寶寶習慣吃護乳頭罩,也可能造成乳頭混淆,不願意直接吃乳房。總體而言,信價比不高。

3)不要經常清洗、摩擦乳頭,更別拿毛巾用力蹭,這樣容易加重損傷。乳頭表面的一些分泌物和殘留的奶水,往往對局部皮膚有保護作用。平常用清水洗澡就夠了,最好不要用各種化學洗澡用品,包括肥皂。

4)有些藥膏可能有用,比如滋潤乳頭的羊脂膏,沒有毒,對孩子吃奶沒有影響,用完了不必清洗。其他一些藥膏,諸如凡士林藥膏(滋潤)、激素藥膏(減少過敏,常用於濕疹)等,可根據情況酌情使用,在喂奶前最好能擦洗乾淨。

(3)如果疼痛較厲害,持續時間挺長,也可考慮使用藥物。

1)維生素B6:其實並沒有多少實驗研究證實它對雷諾現象管用,不過從機理上看,它能減少血管內皮損傷,穩定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內分泌,可能會讓乳管、血管痙攣症狀減輕一些,貌似是可行的。事實上,也有不少媽媽反映它有效果。鑒於它副作用很小,對乳汁質量沒什麼影響,所以可以嘗試使用。不過不要大劑量用太久,可能會影響奶量。

使用劑量為150~200mg,1天1次,連續使用4天,然後改為25mg,1天1次。一直用到疼痛感減輕以後1~2個星期,再嘗試停藥。如果高劑量下疼痛減輕了,換成低劑量疼痛又嚴重了,仍可回復到高劑量使用。

如果維生素B6使用幾天後效果不理想,那就不必再使用了。

2)硝苯地平:這是一種降壓藥,普通人未必一下子能耐受,可以服用緩釋劑型,先少量服用,耐受後再慢慢加量至30mg,1天1次,2星期後停藥。約有10%的人會復發,可再重新使用,2周後停藥。很少有媽媽會重複使用超過3次。

該藥副作用很小,主要是引起血壓波動,可能會導致頭痛。緩慢加量、減量很重要。如果媽媽乳房疼痛仍然不見好轉,可以謹慎地加量,看看有沒有效果。

我們當然很關心這藥會不會進入乳汁,對孩子的身體產生影響。畢竟,這可是降壓藥啊!前面「哺乳期用藥」章節提到過,硝苯地平屬於L2級用藥,進入乳汁的量很少,目前沒有觀察到對嬰兒有影響,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用藥。不過,鑒於其用藥時間有點長,能不用儘量不用。如果疼痛實在難忍,又很想堅持純母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音樂 | 愛之疼痛 - 李閏珉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乳頭皴裂」、「乳頭白點」、「乳腺炎」、「睡眠秩序」、「哺乳期用藥」、「乳頭混淆」……有非常詳細的文章介紹。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PxKOXQBd8y1i3sJX_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