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剛歇
一個個橙紅色的身影
迅速集結到始興縣沈所鎮興仁村
呲呲呲……伴隨著四濺的火花
現場焊槍觸碰金屬的聲音飄散到空曠的野地上
一幅熱火朝天的施工圖在記者眼前拉開
工程機器正吊起並固定一段管道,準備焊接。
在無人機的鏡頭下
中國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潛江-韶關輸氣管道(韶關段)、
韶關聯絡線管道
如臥龍一般「盤旋」在山間
中石化潛江-韶關輸氣管道工程是國家能源重點建設工程,其中韶關段項目於2018年1月開工,管道途經湞江、樂昌、乳源等6個縣(市、區),全長132公里。目前,工程幹線管道已焊接99公里,完成75%,三穿工程進入收尾階段;今年1月開工的聯絡線工程管道已焊接11公里,完成13.1%。
每一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都要進行體溫測量。
記者跟隨聯絡線工程一標段施工單位江漢油建項目經理文傑換上水鞋、戴好頭盔,測量體溫,並在登記信息後進入施工現場。文傑表示,分部要求所有標段復工均要進行安全、防疫「雙確認」,說著他向記者展示了「疫情防控措施檢查表」和「安全環保條件確認表」。他介紹,分部會對照兩張表上的每一個項目檢查各標段準備情況,只有全部達標才能復工。
「12月30日是韶關段幹線、聯絡線工程建成的『後牆』,退無可退。我們堅持『項目一條鏈、復工一盤棋、防疫一張網』,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同步部署、同步推進。」中國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有限責任公司韶關分部經理郭強介紹,在市委市政府及管線途經縣(市、區)政府部門、中國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大力支持下,韶關工區已有43個返場機組正常復工,復工率達到100%。
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地焊接管道。
受疫情影響,工程錯過了最佳施工期,為了把時間搶回來,韶關分部在各標段、施工單位之間開展起勞動競賽,通過評比獎勵,營造出比學趕超的氛圍。其中,清化河大開挖工程通過增設圍堰鋼板樁、上游導流壩、加大水泵排量等多項措施,加快施工節奏,與雷雨天氣搶時間,終於趕在洪水漫堤倒灌前順利完成。
除了天氣,人員也是工程的一大影響要素。據統計,韶關段工程人員來自全國27個省市。這些人員回韶後,分部嚴格按要求對他們採取「14+2」天的隔離。此外,分部還通過技術手段,開發了「工區疫情防控平台」「防疫智能視頻監控平台」「疫情網絡視頻會議平台」等多個為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提供輔助的無接觸、信息化、高效率電子應用。
「分部積極與兩地政府溝通,採用專車將我們從湖北接回,配合安排隔離和核酸監測,其間還讓我們通過電子應用完成了防疫復工知識學習並通過了考試。」江漢油建外協經理蔡丹來自湖北潛江,他告訴記者,江漢油建工程項目參加者大多為湖北籍,經過分部與韶關市委市政府的積極協調,大家得以陸續平安回韶。復工以來,標段所在地縣政府也對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防疫保障。他說,自己會配合分部部署,與同事們一起努力,爭取把落下的時間搶回來。
「韶關分部從4月1日起將開展『百日攻堅創效』行動,相信屆時工地上會比現在更加熱鬧。」採訪最後,文傑信心滿滿地說。
來源:韶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