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19日,中國腫瘤學大會在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重慶召開,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0餘名腫瘤醫學界精英共聚首,針對腫瘤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臨床和研究熱點,展開廣泛交流和學術探討。會議期間,醫脈通有幸邀請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琦教授就卵巢癌內科治療進展進行了討論,詳情如下:
專家簡介
周琦 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
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際婦癌聯盟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
吳階平基金會腫瘤學部副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婦科腫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醫脈通:目前我國卵巢癌發病和治療現狀如何?還有哪些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周琦教授:全球每年大約有超過22萬卵巢癌新發病例,死亡人數達14萬。在我國卵巢癌發病率在第三位,但死亡率在第一位,估計每年新發病例約有52000名女性被確診為卵巢癌,約22000萬人死於卵巢癌,。有數據表明,10年間,我國卵巢癌發病率增長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城市女性發病率高於農村女性。卵巢癌疾病早期期症狀不明顯,病情進展就診時往往已到到晚期,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卵巢癌治療主要採取綜合治療,根據疾病分期,進行徹底的手術,然後多療程化療,多數卵巢癌達到完全緩解,卵巢癌是容易復發的疾病,隨疾病復發次數增加,無疾病進展時間會也來越短,復發後手術困難,選擇藥物困難,是導致卵巢癌生存期短的最重要原因。可喜的是,近年提出卵巢癌全程管理理念,從治療到維持治療,延緩疾病復發,延長無疾病進展生存期,新型靶向藥問世與臨床應用,讓更多的卵巢癌患者獲益。
卵巢癌靶向治療起步晚於其他腫瘤,可選的藥有限,進入臨床研究的藥也相對較少,因此,目前卵巢癌靶向治療藥物可選性少,靶向藥價格昂貴,這些靶向藥已經進入權威的診治指南,也有高水平研究證據,醫療保險不予報銷,讓許多有用靶向藥適應症的卵巢癌患者望而卻步,放棄治療。特別希望社會和業界能夠重視卵巢癌這個群體,藥品降價,納入醫保,滿足患者需求。
醫脈通:PARP 抑制劑的出現,打破大家對卵巢癌診治的傳統認知,對卵巢癌的診療管理帶來了哪些改變?
周琦教授: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PARP抑制劑,它是一種通過抑制腫瘤細胞DNA損傷修復、促進腫瘤細胞發生凋亡,從而可增強鉑類藥物化療的療效的一類藥物。作為卵巢癌,是難治性腫瘤,鉑類化療有效,大約25%卵巢癌有BRCA基因突變,因此,卵巢癌是PARP抑制劑獲益的腫瘤。PARP抑制劑問世,應用於臨床,徹底改變了對卵巢癌治療的認識,在此之前,卵巢癌手術和化療達到完全緩解後,化療藥維持治療,有嚴重的毒副反應,患者難以接受,對於患者,就只能等待覆發後再手術或再化療。PARP抑制劑在晚期卵巢癌手術化療後單藥治療,毒副作用小,口服,患者容易接受,臨床研究表明可以明顯減少復發,延長無治療間期,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有了維持治療,有可選的維持治療藥物,讓卵巢癌成為通過合理治療,全過程管理,達到長期緩解的疾病。
醫脈通:PARP 抑制劑還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
周琦教授:PARP 抑制劑臨床應用時間不長,還有更多的方面需要我們去研究與思考,去累積臨床用藥經驗,除藥物療效,還有長期用藥的安全性,藥物的可及性均需要關注。針對卵巢癌,鉑敏感復發維持治療從二線維持到一線維持,PARP 抑制劑使用的最佳年限,PARP 抑制劑聯合抗血管生存藥、聯合免疫檢測點抑制劑針對鉑耐藥和難治性卵巢癌的探索;PARP 抑制劑針對其他腫瘤如在乳腺癌(有部分病例為BRCA突變基因攜帶者)、前列腺癌、胰腺癌治療的研究均需要我們去關注,去研究。另外,PARP 抑制劑能否增加放療療效,在宮頸癌和內膜癌治療的探索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