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也就是有三十幾天不想上班。
誰也沒想到,一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讓國人常掛在嘴邊的玩笑成真。很多人說,沒想到從學校畢業之後,還能在有生之年再次感受「寒假」是什麼滋味。對很多上班族上學族而言,以前十幾年幾十年在家的時間加起來,可能還沒有這一個月的時間多。全民宅家時期,不但讓人們多了和家人相聚的機會,也讓很多人開始審視自己的「家」。
房子,是人們休憩的場所,是心靈的港灣。但現實中,受經濟的影響,受精力的影響,人們的對房子內在的要求往往是放在所有指標之後。過去朝九晚五甚至996的工作狀態,很容易讓人忽略房子本身的問題。然而當我們不得不和房子24小時「親密」的在一起之後,有些問題就不得不面對了。
近日,一位建築設計師發布了一款他自己推導的「抗疫」戶型,我們不妨結合這個戶型,一起看看我們自己現在的家,或者說未來想要的家是不是達標了。
設計師出品的戶型圖如圖所示(戶型設計來源:良有方)
01 獨立玄關有了嗎?
如果是17年前的非典,然後進門洗手、回家換衣換鞋的習慣深入生活。那麼這次新冠肺炎之後,很多人恐怕會把進門「消毒」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
理想的狀態是,在我們入戶之前,有一個空間,讓我們把外出的衣服鞋包等做一個簡單的清理和消毒,然後入戶更換室內鞋家居服。但必須說,儘管經歷過非典,住宅的設計者們依舊沒有考慮過「入戶消殺」這個使用機率確實不高的功能。因而在這次疫情中,有條件的居民,就把這一空間設置在電梯廳;而沒有條件的家庭,只能在玄關進行消毒工作。這個時候獨立玄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查看一些市面上的經典戶型,小戶型就不必說了,就連一些超過120平的三居四居大戶型,在玄關的設計上,也很少考慮到「封閉」這個問題。
(以上兩個都是大戶型,雖布局不同,但都沒有「玄關」的設置)
誠然,在公攤較大的高層中,把玄關獨立出來,會顯得室內擁擠,視野和採光也受一定影響。但玄關做為一個室內外的連接空間,可以說是人們居家生活的一道「防線」。即便是以後,沒有像現在這樣嚴峻的「防疫」要求,獨立玄關的存在,也可以出門的一切和居家的一切嚴格分開,讓室內的生活更無懼無慮一些。
(該戶型在後期裝修時,可以將玄關與客餐廳連接處設置一道門,形成獨立玄關)
因此,還沒有買房或者打算換房的朋友,以後見了「入戶花園」和「獨立玄關」,不要盲目的選擇「打通」,甚至條件許可的話,可以設置上一個洗手盆。
暫時不能換房的朋友,也可以通過設置免打孔的移門等方式,在現有的家居環境里把玄關「獨立」出來。
02 雙衛生間不是雞肋
雙衛作為大戶型標配,已經是習以為常的設計了。但即便是行之多年,很多買大戶型房源的人,還是感覺雙衛是非常雞肋的設計,甚至有的室內設計師也會建議業主把無窗的暗衛改成衣帽間或者儲藏室。
但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大戶型的雙衛優勢凸顯,很多剛需業主也覺得,犧牲一些空間有個雙衛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一方面,雙衛可以把主用和客用分開,中國人的親族觀念重,年節之下拜訪親朋是禮儀也是習慣,雙衛的存在可以更好保護主人的隱私。另外,如果說遇到如本次疫情一樣的嚴重公共衛生事件,分開使用衛生間,也可以保護好家中抵抗力較差的家人。甚至是在迫不得已要居家隔離的時候,家人們也能從容的生活。
雙衛作為一個房子的功能性設計,後期改造基本沒法實現,只能在新購房的時候考慮。作為大戶型標配,全部有窗的雙衛自然是上上之選,退而求其次一明一暗,雙暗的戶型不建議考慮。
那麼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小戶型是不是就不能有雙衛這樣的「奢求」了呢?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了「1.5衛」的戶型設計,即一個完成功能的衛生間和一個不含洗浴功能的衛生間。這種0.5衛生間的設置有點像飛機和高鐵上的衛生間設計,面積在0.5-1平左右,既能滿足日常需要,也不會占用太多空間。即便是沒有0.5衛設計的戶型,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也可以做這方面的改造。(室內設計等專業問題,請根據戶型諮詢設計師後再施工)
03 剛需家庭也需要一個「書房」
說到書房,很多人想到的是大戶型,想到的是影劇里到頂的書架和豪華的書桌。很多人,特別是剛需購房者對於「書房」的真的是連想法都沒有,畢竟人都不夠住了,還想啥書住哪兒。
但是這次疫情後,居家辦公大人和在家網課的學生,相信都認識到了「書房」的重要性。畢竟工作和學習其實都是一個極需「儀式感」的事情,孩子床邊的課桌,寫上一兩個小時的作業可以,要是上幾小時的網課呢?客廳茶几吧檯上,筆記本處理一兩件臨時工作可以,要是需要待上七八小時完成日常辦公呢?除非專注力極好的人,否則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難在家集中幾個小時的時間。面對萌娃萌寵無辜的小眼神,我不相信哪個大人還能跟枯燥的工作相親相愛。
所以說,一個相對獨立的辦公學習空間,不但能讓在家辦公或者學習更具有儀式感,提高人的專注力,也可以給其他家庭成員一個「忙碌中,勿打擾」的信號。大戶型中當然可以辟出專門一間書房,小戶型中也可以通過改造陽台或者其他非動線交叉的空間,實現「書房」的功能。
04 梯戶比也要成為考察指標
沒接觸房地產行業之前,壓根不知道「梯戶比」是什麼概念。後來進入房圈,也從未把「梯戶比」當成一個重要的探盤指標。
當然,這一點在今年之後會發生變化。無論是在住宅領域還是在商辦領域。
以前覺得一部電梯里擠到報警也沒什麼,可是現在知道了,人口密度越小,衛生風險也就越低。一梯一戶可能是豪宅或者高端產品的配置,但對於普通家庭而言,一梯兩戶,二梯三戶算是比較的配置,而且電梯最好分開不要集中在一個空間裡。如果今年之後,還有如同老商辦那類塔樓設計的住宅,建議大家都繞道而行。
過去,我們對於房子的要求就是在能力範圍內越大越好,很少會考慮具體使用的細節。但這次之後,我認為房子無論大小,功能設置要齊全,考慮要長遠。買房畢竟不是小事,很多人一套房就是一輩子,怎麼樣讓自己和家人住的更舒心是個需要費心考慮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