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江平鎮有一種常年盛開的「花」,讓這裡變得村美、民富、風氣好!

2020-04-26   防城港文化旅遊

說到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江平鎮,

不僅在本地家喻戶曉,

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來。

它先後獲得全國重點鎮、

全國文明村鎮、廣西特色文化名鎮、

第一批防城港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是一個集「美貌與才華」

於一身的「網紅鎮」。

這個居住著壯、漢、瑤、京等

11個民族的小鎮如此「優秀」,

離不開一種常年盛開、芬芳馥郁的「花」,

那就是各民族互相關愛、

和睦相處的民族團結之花。

一直以來,江平鎮始終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與加快全鎮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相結合,不斷開創新局面,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新篇章,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艷,各族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在我市命名的第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中,東興市江平鎮,江平鎮城北社區、巫頭村、氵萬尾村均榜上有名。

【防城港】江平鎮有一種常年盛開的「花」,讓這裡變得村美、民富、風氣好!

舞動邊海魅力 「京」誠團結開出致富花

氵萬尾村地處江平鎮的最南部,與越南隔海相望,既沿邊又沿海,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公里,常住人口5744人,京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5%,是全國少數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

美麗的氵萬尾村。(資料圖)

今年57歲的蘇桂芳是地地道道的氵萬尾村京族人,以前從事邊貿生意,收入很不穩定。看到家鄉的旅遊產業越來越興旺,他便自己當起老闆,從2009年起經營了一家4層半的賓館,用心經營至今。「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每年都有十幾萬的收入,在自己家鄉腳踏實地做生意,不用到外面東奔西跑。」蘇桂芳說。

到村委辦事的蘇桂芳。全媒體記者 丁蕾 攝

近年來,氵萬尾村深挖「海」的潛力,做足「邊」的文章,結合實際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海蜇加工和旅遊服務等產業,同時將京族特色文化融入旅遊經濟發展,積極打造金灘、京族博物館等景點,通過「唱哈」、竹槓舞、獨弦琴等邊海民俗文化的優秀傳統表演,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各地遊客來此觀光,為村民致富賦能,為鄉村發展造血。

氵萬尾村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旅遊服務等產業。

「目前,全村有對蝦養殖5000多畝,海蜇加工場40家,酒店和民宿165家,65%的村民參與到濱海旅遊業,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氵萬尾村黨支部副書記蘇海兵說,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全村村民凝心聚力、團結一心求發展的結果。

氵萬尾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擁有富足生活的同時,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氵萬尾村每年都舉辦京族哈節,三個自然村還分別成立了藝術團,經常組織「唱哈」、竹竿舞表演、獨弦琴彈奏等民俗文化演出。當地先後建立了哈亭、京族學校、京族字喃文化研究等,傳承和弘揚京族特色文化,加強民族間的交流,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文化的土壤上盛放。

氵萬尾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延綿數十里的濱海風光,寬闊平整的馬路,漂亮大氣的樓房,乾淨整潔的村貌······如今的氵萬尾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京族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

風光旖旎的金灘。

堅持以人為本 和諧社區結出幸福果

來到江平鎮城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牆上「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的大字格外顯眼,大廳內設有法律服務、民政服務、社保服務、文化服務、黨群服務等5個服務窗口,每個崗位都有專人負責,服務熱情而周到。

江平鎮城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媒體記者 丁蕾 攝

「我們社區共5067人,其中有京、壯、瑤等少數民族2430人。為了方便各族群眾辦事,社區積極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讓居民足不出社區就可享受到高效、優質的服務。」城北社區監委主任廖樹鵬表示,服務中心周一至周五均正常辦公,平均每天接待辦理業務的居民200人次。

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居民群眾。

居住在城北社區的葉阿姨是一名文藝愛好者,2010年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城北社區江邊舞蹈隊,團隊規模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最多時的23人。「我們隊里有壯族、京族、瑤族、漢族4個民族,大家早上打太極、晚上跳廣場舞,就像親姐妹一樣,每天唱唱跳跳很開心。」

參加文藝活動的葉阿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現在葉阿姨和她的隊友們暫停了文藝活動。「疫情期間,我們社區每天都播放防疫知識,告訴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引導大家不要聚眾,在家多鍛鍊身體。遇到困難,社區工作人員很積極熱心地幫助我們解決,給了我們很大的安全感。」葉阿姨說。

城北社區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城北社區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貫徹於日常的點點滴滴。幫助五保老人買菜、交水費,走訪看望困難群眾,開辦培訓班幫助社區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利用宣傳欄、圖書閱覽室等廣泛宣傳民族團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讓社區的各族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營造和諧、幸福的社區環境。

和諧、幸福的城北社區。全媒體記者 丁蕾 攝

共同團結奮鬥 各族群眾樂享美好生活

在鄉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扶持特色產業,帶領各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防城港】江平鎮有一種常年盛開的「花」,讓這裡變得村美、民富、風氣好!

在社區,增強社區服務功能,豐富社區文化生活,使各族群眾在日常生活中互學互助、相親相愛;

全媒體記者 丁蕾 攝

在學校,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各民族交融;全面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活動,讓民族團結的意識在青少年心裡紮根······

江平鎮以推動民生幸福、增強發展動力、促進民族教育、提升民族文化繁榮等為工作重點,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紅包」,讓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防城港】江平鎮有一種常年盛開的「花」,讓這裡變得村美、民富、風氣好!

隨著江平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幅「濱海宜居村莊美、興邊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生動圖景正徐徐展開······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內容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

▍綜合編輯:掌上防城港工作室

▍內容審核: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法律顧問:廣西維冠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