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喝酒後臉紅,恐易患阿爾茨海默症

2020-01-03     心臟衛士

隨著人口老化,患阿爾茨海默症的人口將愈來愈多,所幸現在也有愈來愈多醫學研究試圖找到疾病的誘發機制。

最近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亞洲人特別容易出現的基因缺陷,與喝酒後臉紅有關,而這種酒精代謝的缺陷型個體,會增加乙醛堆積,人體對這種毒素的反應會導致皮膚潮紅和發炎,最終導致細胞損傷,並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加速發展有關。


史丹福化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人員找來基因工程改造過帶有突變基因的老鼠,注射相當於成人每天大約兩杯酒的酒精,持續11周,同樣方式也測試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細胞培養物。

無論是基因工程改造過的老鼠還是人類患者的細胞,在接觸酒精之後,都出現更多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形成有毒化合物。人體通常會清除這些化合物,但是當它們在具有缺陷基因的人體內積累時,它們會破壞細胞含有負責清除它們的酶的結構,這些結構的損害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加速發展有關。

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只要投以可以糾正有缺陷基因的藥物,就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風險。簡單來說,帶有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的機制會將酒精轉換為能源之前,變成會損害 DNA 的一種毒素,該突變在東亞人普遍存在。攜帶這種突變的人對酒精的潮紅反應有時稱為酒後臉紅,稱為 Asian Glow。約有 5.6 億東亞血統的人攜帶這種酶的突變體,這種酶無法分解這種毒素。缺陷基因還與食道癌、心臟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高發有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約有 5 千萬人患有痴呆症,其中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到 2050 年預計將增加近 3 倍,研究發表在《神經病理學通訊》。


春季即將來臨,家庭聚會少不了,小編提醒大家:小酌怡情,量大傷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khtam8BMH2_cNUgn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