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斯拉的消息,有經驗的車友們總是告誡自己,「讓子彈飛一會兒」。
在面對本就不按套路出牌的馬斯克,與其去搶一個「快人快語」,不如稍安勿躁一小會兒,方可看一個「真真切切」。
本月初,特斯拉又傳來解散美國公關團隊的消息。並且,這一消息也得到了特斯拉美國高層的確認。
再結合特斯拉(中國)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此前屢次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時間和金錢都應該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企業在PR和營銷上的花費,最終買單的都是消費者。
此情此景,把產品徹底「扔」給市場的特斯拉,「天高地闊任我行」的「光輝形象」,呼之欲出。長此以往,媒體獲得特斯拉信息的唯一「官方」渠道,只能是馬斯克的個人推特,從2011年至今,其發布內容超過5000條,並且聚合了全球4000萬粉絲。
憑此,馬斯克完全可以驕傲地說:還要啥「自行車」?
僅僅過去一個星期,特斯拉中國市場開始大肆招募公關經理,其涉及區域從北京、青島到深圳、海口,由南到北不少於10個重要城市。並且,這一消息,同樣得到了特斯拉官方的證實。
眾所周知,馬斯克曾公開表示:我討厭廣告,廣告都是騙人的。而且,通過海外媒體發布的《汽車行業營銷花費榜單》顯示,2019年,特斯拉營銷費用為1.86億人民幣排第26名,僅為排名第一的大眾汽車年度營銷費用的0.1%。
在這個問題上,馬斯克還真是言行一致。
事實上,在此之前,即便是中國市場仍保留了一些公關人員,但工作確實做得「稀鬆平常」。
在特斯拉產品出現宕機、自燃、自動駕駛失靈、晶片減配、降價「割韭菜」等一連串問題時,無論對問題回復的及時性,還是對於輿情的關注度,特斯拉中國公關團隊的回應都顯得漫不經心。給人感覺是,這幫哥們兒,天天在辦公室里循環播放著歌曲《無所謂》。
那麼,中國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者說即將發生什麼?讓馬斯克的 「營銷觀」來了一次「原地掉頭」。當然,也讓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自食其言」。
一如既往,特斯拉的消息從來都是車圈重要的「談資」。
幾乎,所有媒體對特斯拉一反常態,強化中國市場公關團隊的意圖猜測,都指向特斯拉未來中國市場的任務指標。
目前,特斯拉在華銷量為其全球銷量的25%,在2022年這一數據將提升至40%。而馬斯克也曾在其推特上表示,2030年之前,更確切地說是2027年,特斯拉的全球年銷量將為2000萬輛。馬斯克甚至預測,那時全球電動車的年銷量為3000萬輛。
「我滴個神啊」!就算是馬斯克預測準確,7年之後,他也只給除特斯拉之外,全世界所有電動車品牌留了1000萬輛的「活路」,而特斯拉獨占三分之二。
好在是馬斯克說出這樣的話,大家都習以為常。按照馬斯克這個「瘋狂」的計劃,即便中國市場40%的全球銷量占比不變,到2027年之後,中國市場特斯拉產品的年銷量也要達到800萬輛。
根據德勤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模型預測分析,2030年中國市場純電車銷量將超過1500萬輛。
結合上述兩個不同渠道的數據預測,在馬斯克看來,10年之內,中國市場有一半的純電車,都應該是特斯拉,才是「基本合理」的。
不管怎樣,基於「宏偉」的銷售目標也罷,基於對資本市場的一個「交代」也罷,基於與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也罷,基於「後疫情時代」中國穩定的、可仰仗的局面也罷,特斯拉是時候真正把中國汽車市場用戶當作一塊「良田」來耕耘了。
當然,國產Model 3伊始之初連月銷量都「懶」得向乘聯會報告的「不良」做派要改,害得乘聯會數據發布時,在Model 3的銷售數據後面要加一個「預估」的後綴。這讓乘聯會「情何以堪」。
國慶節期間,由特斯拉第7次官宣Model 3價格調整引發,特斯拉的經營行為,再次被市場詬病為「割韭菜」。
在處理過程中,陶琳代表特斯拉官方,「開天闢地」6天6次回復,甚至說出「降價只為性價比更好,而非利潤最大化」這樣的「肺腑之言」。無奈,特斯拉制定的應對政策「水土不服」,並沒有得到多數用戶認可。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開始重視輿情了。有態度,但缺乏經驗。這被認為,特斯拉開啟規模招聘公關團隊的一次「預演」。
事實上,在特斯拉的招聘文案中,無論是職位描述,還是主要職責,都指向「包括與媒體、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等外部機構建立聯繫」,並「掌握網絡輿情動態,及時預警和有效處理輿情危機」。
由上述分析得來,大多數媒體的猜測不無道理,特斯拉重建公關團隊,是特斯拉汽車產品以「任務指標」為核心因素,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的重要標誌。
但在筆者看來,這僅僅是特斯拉中國市場重建公關團隊,一個不是那麼重要的目的,更確切地的講,僅僅為了銷售任務,改變馬斯克的「營銷觀」,這不符合馬斯克的個性。顯然,特斯拉還在盤算更大的一盤棋。
我們先看一則消息。
10月13日,據海南省委深改辦介紹,海南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項目成立,其為包括開展電動汽車電池、儲能設備等方面技術研究、開發。海南有望成為特斯拉全球新能源產品研發體系的重要布局地區之一。
這則消息,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儲能設備」。
另據中國新能源網8月消息,特斯拉和PG&E在加利福尼亞州Moss Landing 的一項創記錄的儲能系統破土動工,該系統一旦完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裝置。
藉助特斯拉256個鋰離子Megapack,可為舊金山的所有家庭供電6小時。Moss Landing的建設預示著:從基於碳氫化合物的電力系統向由大規模系統支持的可再生電力系統發生巨大轉變。
事實上,特斯拉為了進軍儲能市場,蓄謀已久,從2012年開始儲能設備研發,到2019年7月,特斯拉設計和生產出了新型儲能產品Megapack。
特斯拉開始快速「染指」商業化儲能之路。
儲能項目就此成為與特斯拉純電車業務並列的主營業務之一。
2020年3月,特斯拉中國公司人力資源部發布了兩個招聘啟事,分別招聘太陽能和光伏儲能項目經理,這是特斯拉首次在中國招聘與之關聯的業務崗位。
還是馬斯克的推特對此作出回應:特斯拉將「很快」宣布在中國和歐洲發展太陽能項目的時間安排。
特斯拉為什麼對中國儲能市場如此情有獨鍾?
儲能本質是平抑電力供需矛盾,新能源發展創造了新的儲能需求。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滲透率加速提升為大勢所需,而在這個過程中,電源生產連續性和用電需求間斷性的不平衡將持續存在。
國內儲能的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可達萬億市場。
據測算,國內在第一階段,到2025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用戶側儲能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或達6500億;第二階段,到2030年國內大部分地區光儲結合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可達1.2萬億以上。
面對這樣一個萬億級市場,自認為已經做好技術儲備的特斯拉怎肯輕易放過?
更遑論,自視清高的馬斯克已然發現,在儲能市場,比亞迪的光伏儲能產業將成為比純電車市場更強勁的對手,早在2017年,比亞迪僅在美國儲能市場占比已達51%,占據美國儲能市場半壁江山。
特斯拉開始高調搶占中國儲能市場。據天眼查,2020年5月21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出現變更,新增發電、輸電、供電業務(核電站經營建設除外)。
那麼問題來了。談了一通特斯拉的儲能業務,這和特斯拉強化中國市場公關團隊的力量有什麼關聯性?
電力儲能,最終的目的是把儲存的電能併入電網銷售出去。而中國的國情決定了電網的名字叫「國家電網」。這和特斯拉的汽車產品絕大多數賣給私人用戶有本質的不同。儲能業務的開展,特斯拉必須要中國ZF以及國有企業展開業務接洽。
10月13日,最新的海南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項目,是由海南省委深改辦發布信息,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才是特斯拉剛剛解散美國公關團隊,又立馬著手招募中國公關經理的核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