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相信,房價已經迎來下跌跡象,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檢測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來看,6月份調整明顯,尤其是二手房價格,已經有29%的城市房價出現下跌,直白來說也就是有20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下跌了!相信這一次應該是剛需們所喜聞樂見的消息,這也說明,近兩年在相關責任部分預警、約談的監督之下,樓市終於迎來逆轉。
其實國家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對樓市調控方面重新部署了很多策略,只是大家都沒有詳細關注,比如2017年底住建部建立了"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 "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機制。這些都相當於是樓市中一雙無形的手在指導市場的方向趨勢。
就拿今年第一季度的樓市表現來說,升溫之風逐漸吹起了號角,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又有進入到火熱期的跡象,為了保存人口紅利的不消失,多地再次進行零門檻的"搶人"PK,以此來維持本地樓市購房需求,為市場持續輸送需求動力。其次,還有"一城一策"這個措施也讓部分城市再次鑽了空子,從而在網絡媒體之上,樓市"小陽春"再次誕生。
但是這個"小陽春"在6月份就逐漸被掐滅了,從調控數據上來看,6月調控收緊政策密集發布,總共達到46次,相當於每天都有新政策發布,就在這種密集程度輪番轟炸機制下,相信任何"陽春"都是徒勞的。而且在4月份以後,住建部就曾2次預計點名10個房價過快上漲的城市。
目前最重要的關鍵點是看剛需怎麼做,如果說剛需沉得住氣,不急於扎進市場緩解樓市向下的壓力,那麼著急的就是供給端一方。其實早就有"高人"給出過一個理論,如果想要房價真正的出現下降回調,那只能是剛需全都達成共識,堅持在一段時間裡不買房,這就相當於是斷了供給端的糧,一旦沒有補給,肚子餓久了,供給端的防線就會崩塌。
所以要改變心態的是剛需們,不要總是瞻前顧後,不買怕房價漲,想買又不甘未來幾十年被一套房子給套牢。其實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就好像我去市場裡買衣服,當你試穿了一件衣服並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慾望時,最終大機率你是以高價買下這件衣服,因為老闆早就看穿你的內心慾望。但如果你試穿之後,假裝轉身離開,此時老闆就會主動進行讓步談判,那麼作為買方你就得到了主導權,其實這種套路也是消費心理學的基礎常識。
喜歡作者的朋友記得點贊、分享、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