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在送了孩子去幼兒園或小學之後都默默的鬆了口氣,終於上學了,可以好好歇口氣了,不用再圍著孩子團團轉了。但是過了沒有多久,就會聽到老師對父母講:
"你家孩子也太活潑了,根本就坐不住!""你家孩子自控力好像有點差,上課沒多久就東張西望。""你家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愛做小動作,又愛講話!""你家怎麼也坐不住,一有點風吹草動心就飄了!"
相信就算沒有老師的投訴,大家也會受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擾,特別是做作業磨磨蹭蹭,東摸西看就像椅子和他有仇似的,怎麼也坐不住靜下心來。
但是很多爸爸媽媽雖然被這個問題困擾許久,但是一直都沒有解決辦法,為什麼自己孩子能吃能喝,也不笨,怎麼就是不能控制自我的身體動作和情緒呢?
今天,就讓我們循著這條線,搞清楚孩子坐不住的來龍去脈,可千萬別亂踩坑的錯誤教育孩子!
你家孩子最多能專注多久?孩子科學注意力時間是多長?
圓圓的媽媽每次看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會焦頭爛額,圓圓一開始會乖乖的,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就開始分心,看見什么小玩意都想要去看看去摸一摸。
"去哪兒啊?啊?又上廁所?這都第幾次了?你都寫了一個晚上了,你看看你,還是在那一頁,不是喝水就是吃東西,現在又要上廁所,你就不能專注點,一口氣寫完嗎?"
圓圓媽拍桌子大吼大叫,嚇得圓圓都哭了,圓圓媽真的都不知道該拿著熊孩子怎麼辦了。孩子坐不住,做正經事就效率低下,注意力永遠不集中,那以後的學習該怎麼嗎?太不爭氣了。
其實各位媽媽也不要這麼氣惱,每個孩子的在不同的年紀他們的注意力時長都是很不一樣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而越小的孩子注意力時長就會越短。
三歲的寶寶專注力時長約為2分鐘;4至5歲的孩子則會增長到5至10分鐘左右;而6歲的孩子已經能較好的控制自我保持在20分鐘左右的時長。
當然了,這只是科學數據大致分析的結果,父母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自家孩子的特性和發展狀況去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坐不住"!
孩子為什麼總是"坐不住",家長有想過為什麼嗎?
- 父母錯誤的教育態度
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給予的壓力和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引起的。父母總是嚴格的要求高目標,一次性給予太多的刺激,讓年幼的孩子措手不及。跟不上的能力和步伐,讓孩子不再自信,懷疑自己和自卑。
沒有了原生的動力和鼓勵也就不願意在集中十分的注意力去認真做,覺得反正都做不好,那就耗著吧。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太嚴厲的懲罰讓孩子假裝集中努力,其實根本就是個戲精。
學習環境吵鬧
每個人都喜歡在一個相對安靜舒適的環境學習,安靜愉悅的氛圍有利於我們快速集中注意力。就好比,當孩子在寫作業看書的時候,父母在外面看電視玩手機遊戲,音量還特別高,講話聲也很大,孩子自然就會被外界所吸引。
這個時候你刷著視頻,卻讓孩子強制性的集中注意力,會讓孩子精神緊繃,壓力負擔沉重。
孩子無法專注的最大的原因,還是父母的原因,幼兒本來就是不懂事,需要父母的引導,給孩子一個長期穩定,安靜,溫馨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創造快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自身缺陷
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外,如果你在上面兩個這都做到了,但是孩子依舊還是"坐不住",家長就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孩子的腦組織受到了損害。
有這樣症狀的孩子會因為額葉或尾狀核功能障礙不能很好專注與一件事,母親孕期抽煙、酗酒等,或者孩子出生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外傷,還有一個是遺傳因素導致的。
父母發現孩子長期不能集中注意力,且時長低於2分鐘,那麼家長就可能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
最後一個就可能是孩子太過疲勞,長期精神處於高壓,大腦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才會出現"坐不住"的情況。
父母別踩這三個坑,讓孩子靜下心來,不讓好心辦壞事!
- 不要踩坑---吵鬧的環境
孩子本身就比大人難控制自我的情緒,活潑好動的他們很容易被外界的誘惑吸引。父母就不要踩這個坑---各種分散孩子注意力的誘因都要排除在外面,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
就比如,孩子放學回來後,直接去房間裡做作業,媽媽就安靜的在廚房備菜,爸爸就可以看看報紙;孩子的學習地方避免設置在客廳,過道走廊等人來人往,嘈雜的地方,最好是一個靠窗的明亮的地方,乾淨簡潔更加有利於孩子進入專注狀態。
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先樹立好榜樣,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才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無論是在家還是外面都要謹言慎行,切記大吵大鬧干擾到他人;在孩子寫作業時不要在前講電話,刷手機,如果要陪著孩子一起看書,就遠離電子設備和孩子好好看書分享想法。
- 不要踩坑---過度的關心和干預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421家庭,許多孩子都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手中寶,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長輩想把最好的都給寶寶:"孩子,寫了這麼久了,歇一會吧,吃個水果。""你渴不渴啊,要不要喝杯水或者是牛奶?""需要開窗嗎,怎麼感覺有點悶呢?"
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專注於拼圖、寫作業、看書的孩子強行離開自己的小世界,有可能還在根本就不想理你。其實孩子天生就具備專注力,喜歡專研或者是重複某件事。
但在這個階段最害怕打斷。
父母就不要強行進入孩子的小世界了,在孩子畫畫的時候不要在指手畫腳說太陽只能是紅色的;不要在硬要孩子將積木拼出大人覺得好的模樣。如果實在需要找孩子,應該輕輕緩慢的過去,注視著孩子,當孩子注意到你的眼神會放下手中的東西,也很容易接受你說的。
- 不要踩坑---無聊枯燥的命令
簡單的問孩子,古詩詞和動畫片選那個,孩子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興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用枯燥的話題和命令,孩子一開始會迫於父母的威嚴認真聽,但是後面好奇心一過就分心。
父母去主動觀察孩子,看他對那個最感興趣,在這個基礎上去引導孩子。孩子只有一點點興趣的時候,並且著手開始時,會很有成就感,父母切記不要強迫孩子,對於他很排斥的就放棄吧。
很多時候,孩子不夠專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踩了坑,用錯了方式,所以才會適得其反。找出孩子坐不住的原因,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提高效率和注意力只是時間問題。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