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銀河補習班》:電影的「放養」教育不適合所有人,別被騙了

2020-04-26     小C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教育類的電影,近期呼聲最高的就數《銀河補習班》了,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由著名的演員鄧超和白宇出演,大家都說這是兩位"戲骨"為數不多的一次合作,觀看完影片的小夥伴們都說自己被激勵到了!

影片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劇中馬皓文也就是鄧超所飾演的角色,是一名偉大的建築工程師,也是一名對教育有著自己想法的父親,然而卻因為一次被陷害的"意外事故"導致馬皓文入獄。就這樣,他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而馬飛也因為缺少了父親的關愛和教育,一度沉迷和茫然,在學業上是一塌糊塗,甚至已經要被學校開除學籍,兒孩子的母親也為了孩子的學業馬不停蹄地找關係,求校長。

就在這個時候,馬皓文出獄了,他見到兒子的學業面臨問題就跑去校長理論,並和主任簽下賭約,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來訓練自己的兒子馬飛,提高學習成績到年級前十名,當時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但是他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鼓勵兒子,並給他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他如何獨立的面對困難。終於馬飛也通過了自己的努力,達到了年級前十名的好成績,留在了學校,最後也因為馬皓文這種"放養"的教育方式,讓馬飛成為了著名的太空人。

雖然這部教育影片獲得了很多網友的好評,也有不少高中生看完後紛紛責怪自己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對,應該像鄧超所飾演的父親一般,對孩子實行"放養式"教育,但是,電影當中"放養"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所有人嗎?我們先一起來分析一下電影中馬皓文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電影中馬皓文的"放養式"教育

1.避免機械重複,不浪費時間在作業上

電影當中,馬皓文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在於他內在的原動力,也就是興趣所致,而馬飛之所以學習這麼差,是因為他對學習的內容完全不感興趣,甚至報怨學校的功課太多了,給孩子壓力太大,讓他沒有放鬆的機會,所以他才會離學習越來越遠。

但是在現實中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對於獲取一個新的知識點,首先就是了解,並且通過不斷的複習鞏固,才能真正的掌握和生長大腦突觸的記憶,如果沒有反覆的練習和大量的題庫進行鞏固,那麼孩子即使了解了這個知識點的概念,它也不一定會運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落實到實際,所以學校布置的作業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不是說孩子壓力大,作業就可以不用做。

2.學會放飛自我

電影中,馬皓文在考試之前還帶著孩子去看風景,"放飛"自我,其實這也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我們說考試之前是需要放鬆自我,不要太過於緊張,這樣才能保證最良好的發揮,但是如果做多的娛樂性,會讓孩子們的心思變得散漫,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考試這件事情上,那麼在考試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因為這種玩樂心而忘記了考試的重要性。

3."雞湯"是孩子的動力

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時常看到馬飛因為自己比別人落後了一大截,感覺有點像從頭來過,但是有力卻無心,有時候雖然明白的概念,但是還是不懂得運用這個時候,馬皓文常常會說一些"雞湯"來鼓勵孩子,並且希望他能夠正視自己,讓他不要太過於緊張。

雖然這種鼓勵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所有家長們去學習的,但是只是一味地鼓勵孩子,而不幫助孩子,孩子真的能得到提升嗎?

在影片中,當馬飛遇到問題的時候,馬皓文是這樣和他說的"答案都在腦子裡,需要不斷的轉動你的大腦",但其實這句話並不能幫助到孩子,尤其是現在很多家長都不樂意輔導自己的孩子,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實在太難教,不管有多少耐心都會被他們的"智商"所磨平,那麼當家長們向馬皓文那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真的就可以"靈光一動"把難題解決了嗎,可想而知,當然不能。

"放養"教育並不適合所有人,家長要找對輔導方法!

雖然影片當中馬皓文的放養式教育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但是他在教育孩子的態度和觀點上面也是很值得家長們去學習和借鑑的,因此,家長雖不可盲目的借用放養式的教育,卻也可以借鑑這些方法來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對症下藥"!

1.不要隨意質疑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會因為輔導孩子做作業而變得煩躁,甚至是張口就罵孩子,否定孩子的能力,而在影片當中,還是有值得家長們學習的教育方式。

像馬皓文他就不會隨意的去質疑自己的孩子,儘管孩子已經成績差到年級倒數,甚至是要被開除學籍的這種情況,馬皓文也從未放棄過孩子,這一點是值得所有家長們去學習的一種思想和觀念。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們對他們的看法也是他們學習的一種動力,如果家長因為孩子們做作業做的慢,又或者教了很多次還是不能理解題目而對他們發脾氣甚至是責罵他們,這樣的話,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種自尊的傷害,更是對他們自信心的打擊,對他們學習和身心的健康也無益。應該多給孩子耐心,如果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先讓孩子自己思考,家長出去透透氣,喝口水,調整情緒後再繼續輔導。

2.給孩子提供多種選擇

家長應該平時要多給孩子們一點可能性,提供多方面的選擇,能讓孩子們尊崇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選擇最合心意的一項。這樣避免了家長直接告訴孩子解題的答案,同時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能獨立思考每種選項的可能性。

比如,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可以先不敢去孩子最終的答案,給孩子多個解題的方式和技巧,讓孩子用每種方式都計算一遍答案,並且讓他們選擇自己最容易理解的一種方式方法,再利用這種解題方法去解決其他類似的題目。

如果家長也實在解答不了孩子的問題,不要著急,和孩子一起思考分析,通過多重渠道尋找解決方法,並且陪著孩子熟悉解題步驟,這樣更能促進孩子的進步。

3.挖掘孩子的天賦,尊重孩子的興趣

孩子在學校學習確實不只有作業和考試,雖然這種形式能讓孩子更高的鞏固知識點,但是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家長們應該學會挖掘孩子的潛能,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且幫助他們在學習和興趣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樣孩子在長大以後才容易學會"堅持",這可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我是小C媽媽育而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JWCtHEBfGB4SiUwLi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