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上幼兒園就生病?做好這些能讓你的孩子少受罪!

2019-05-02     廣東衛視健康有道

在雨水充沛的季節里,悶熱、潮濕還有飄忽不定的冷空氣,成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更何況是體質偏弱的小孩,今天一起來關愛一下兒童的健康問題吧~




小孩一直體質很好

可到幼兒園就生病


這是為什麼?

環境變化,交叉感染

幼兒園不像在家裡,小孩接觸的人會多得多,同時小朋友經常喜歡抱抱親親,一個小孩咬過的玩具,另外一個小孩又拿去玩了。

而很多疾病都是有潛伏期的,等到老師發現有的小孩生病了的時候,可能病菌已經傳染給絕大部分的小孩了,所以也就一病一大片。


離開家庭,情緒低落

幼兒園是很多小孩第一次離開家裡的「獨立」生活圈子,無論那裡環境多麼美好,老師多麼美麗......

對小孩來說處於陌生的環境,面對不認識的人,肯定會產生不安的。

中醫講「憂傷脾,恐傷腎,悲傷肺」。情緒不好,自然容易生病,成人如此,何況是小孩?


及早培養獨立

學會預防疾病


家長要明白,越早培養小孩的獨立能力,在日後他們就能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並且當小孩注重個人衛生的時候,病菌也就沒那麼多機會可乘了。

下面列舉的常見幼兒疾病,不妨好好了解一下: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出現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嚴重合併症,病情進展快,嚴重會致死。

手足口病的主要表現分普通和重症兩種情況,同時還會引起一些其它併發症,所以要及時做好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一般表現

1、急性起病,發熱,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

2、手、足、臀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

3、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不痛、不癢、不結痂、消退後不留痕跡。

重症表現

1、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

2、在發病2~5天左右出現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

3、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若持續出現高熱、頭痛、嘔吐、嗜睡、抽搐、肢體無力、急性偏癱、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心率增快、面色蒼白、皮膚發花、四肢發涼、出冷汗等症狀,應警惕為重症患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手足口病目前雖無疫苗,但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預防

1、飯前便後、外出後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充分清洗嬰幼兒的奶瓶、奶嘴,每日清洗消毒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

4、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常通風,勤曬衣被;

5、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Tips: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讓患兒接觸其他兒童,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飲食上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便可儘早痊癒。

二、水痘


水痘是一種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

同時由於水痘的皰疹液中含有病毒,所以也會通過間接接觸感染,比如沾有皰液病毒的衣服、用具、玩具等。




一般表現

1、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慾下降等症狀,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一般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

2、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幹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幹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3、黏膜也會受累,多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

4、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脫痂後不留瘢痕;

5、水皰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

6、水痘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但個別患兒在病程後期可並發腦炎。




水痘的傳染性較強,無論成人還是小孩都可能被感染,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預防:

1、接種水痘疫苗;

2、避免接觸水痘患者;

3、注意個人衛生,常換洗衣服,保持皮膚清潔,勤剪指甲,勤洗手,加強鍛鍊,增強抵抗力;

4、勤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儘可能讓陽光照射。



Tips:一旦確診患了水痘,應在家中直到全部水痘結痂再外出。

期間要臥床休息,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魚蝦等食物。




同時,要注意避免受涼,保持皮膚清潔,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消毒;居室保持通風;剪短指甲,避免小兒抓傷皮疹而引起感染。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傳播迅速,易發生大範圍的感染。

一般表現

發熱、發冷、出汗、全身酸痛、頭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嚴重時會引起肺炎及其他併發症,有致命性。

持續發熱是流行性感冒的明顯特徵,若發熱38℃以上並持續3天以上,就要警惕和及時就醫了。




流感與感冒的區分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對人體的影響通常只限於呼吸系統,一般數天後便可痊癒。

一般感冒的局部症狀較為突出,如鼻涕、鼻塞和喉嚨痛、咳嗽等,但發熱以及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狀比較少見。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應從生活習慣著手,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1、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是預防的有效方法,但即使接種了疫苗,一旦出現流行性感冒症狀,也應及時就診;

2、加強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根據氣候變化及時添減衣服;

3、保持室內通風,保證足夠睡眠,多喝開水,可用鹽水漱口;

4、高發期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降低被傳染的風險;

5、勤洗手,少用手觸摸鼻子和眼睛。



小孩的抵抗力較弱,父母們在這些事情上不可大意,一旦發現相關症狀,及時就診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此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生病,作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使用正確的應對方法。

冷靜地幫助小孩適應各種新環境,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傳遞。

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識

敬請收看

《健康有道之廣東名醫大講堂》

廣東衛視

每周五 17:10 準時開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OE3B2wBmyVoG_1ZJY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