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陳繼井)自新冠病毒疫情來襲至今,通山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程昌始終站在疫情防控一線,奔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第一時間奔赴防疫「最前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4日(除夕)11時45分,正在鄉下家中準備吃年飯的程昌,接到院辦通知「下午2點鐘參加黨組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他當即放下碗筷,驅車90餘公里返回縣城。在黨組疫情防控部署工作會上,程昌主動申請到人員情況最複雜、工作難度最大的南門社區羅漢灣小區去。開完會已近6點,程昌立即和其他3名幹警,趕到通羊鎮南門社區羅漢灣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根據2003年「非典」防控經驗,防控工作必須與病毒擴散搶時間,工作組會議就在車上進行,他向隊員們講清感染新冠病毒症狀主要表現、傳播途徑及防治常識,一定要 「戴口罩」、「與人談話保持1米以上距離」,做好自我防護。他將4名幹警分成兩個行動小組,聯繫社區兩名幹部分頭上門開展排查,以提高工作效率。
除夕夜當晚天空下著小雨,程昌與同事們奔走在街頭一棟棟、一層層、一戶戶,挨家挨戶敲門,逐戶逐人排查。當晚兩個小組共排查860餘戶。接連兩天又排查800餘戶,三天共摸排出外地返回羅漢灣小區共84人,其中武漢返回39人,其他地區返回45人,均無發熱現象。
他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
不管是群眾舉報,還是縣防控指揮部交辦大數據反饋的「密切接觸者」,必須第一時間核實信息,每每此時程昌總是沖在最前面。1月31日上午,接縣防控指揮部通知,羅漢灣小區一就讀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徐某於1月20日回家,其室友(雲南,吳某)被確診感染,縣防控指揮部要對徐某及其全家密切關注,嚴格兩次體溫檢測,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程昌立即一個人前往徐某住處,贈送防治常識宣傳單,耐心細緻做思想工作,要求居家隔離,並留下自己的電話方便聯繫。所幸徐某等4名密切接觸者至今安康無恙。
在通山縣法院,程昌的「頭銜」最多,既是院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又是院後勤部長,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疫情防控期間院裡的值班安排、物資採購、車輛協調等都由他負責落實,每天光接電話不下80個。他分管機關,老法院小區及法苑小區等防控工作也由他負責,除做好常規入戶排查,對外來人員他堅持一天兩次量體溫。
為民服務解難題
羅漢灣小區是通山縣城最大的菜市場,程昌看到腐爛的菜葉散落滿地,清洗東西的污水傾倒在了人行道上,他認為防疫期間一定要做好清潔衛生,在店主繁忙的時候,他就幫助清理,買蔬菜的李嫂管他叫「衛生院長」。2月13日, 在縣老黨校住的張阿姨說鄰居朱老漢養的一條狗經常往他家跑,擔心攜帶病毒,程昌心領神會,來到朱老漢家要求拴好自家的狗,避免在外帶回病毒惹麻煩。對於4戶居家隔離人員,程昌每兩天給他們送一次菜,適時幫他們採購其他生活物資。2月20日中午,程昌接到隔離人員朱某電話說自己爭吵才,燃氣熄火了,他立即前往幫忙充煤氣。
2月14日,程昌獲知新一輪冷空氣來襲,當晚為南門社區到應急局申領帳篷,並送到防控卡點,等安裝完畢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後來想到近兩天為風雪天,提前安排辦公室煮好薑汁可樂,給值勤幹警禦寒。
每天早出晚歸,工作時間超12小時。院裡幹警和包保社區的居民們都說,為了疫情防控,程昌副院長的腳板走到脫皮,手指寫到紅腫,嗓子說到嘶啞,實在令人感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NiBbHAB3uTiws8KE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