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為孺子牛——記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副院長甘正良

2020-05-19     香城都市報

原標題:俯首甘為孺子牛——記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副院長甘正良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 原子 特約記者 蔣昊 通訊員 王亞姿)2020年4月21日,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發布任免名單,免去甘正良的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職務。從這一天起,年過六旬的甘正良(1959年11月出生)正式離開自己工作了37年的法院審判崗位。

一生只為一事忙。翻開甘正良的履歷,記者看到,這位從西南政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自1983年8月分配到咸寧中院至2020年4月正式離職,一直在咸寧中院審判崗位上默默耕耘,其中擔任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長達20年之久,被譽為咸寧中院的「老黃牛」。

從下鄉知青到西南政法學院高材生

1977年7月,18歲的甘正良高中畢業後響應黨中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來到崇陽縣石城公社當「知青」。經過兩年「知青」生活的磨練後,甘正良面臨「擇業」的考驗:是繼續當「知青」,還是返城找工作,亦或是參加高考,用知識改變命運。因為當時甘正良的父母都在石城公社工作,父親是公社幹部,母親在糧管所工作。按照當時的知青返城政策,像他這樣的情況可以招工到「蒲紡」(當時的軍工企業很吃香,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工作。

「你的學習成績還可以,何不去參加高考試一試?」

正是當時母親一句「不經意」的提醒,後來改變了甘正良的命運。

經過幾個月緊張的複習,1979年7月,帶著家人的希冀,甘正良走進高考考場。

考完回家,母親問兒子考得麼樣,甘正良輕描淡寫地回答兩個字:一般。於是母親也沒有多問,因為當時自己只是鼓勵兒子去參加高考,即使沒有考上,也能進「蒲紡」工作。

一個月後的一天,當郵遞員將一張挂號的「西南政法學院」錄取通知書送到家裡時,甘正良的母親大吃一驚:「兒子,你不是說考得一般的嗎?害得我還在為你去『蒲紡』工作做準備呢?」

甘正良母親的吃驚不無道理。西南政法學院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是國家首批重點大學和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兒子能考上這所大學是自己萬萬沒有想到的。

其實早在高考結束時,甘正良就感覺 「自己考得還可以」,所以後來填報高考志願也就沒有告訴父母,心想到時候給父母一個驚喜。

在提及當年為何填報西南政法學院時,甘正良稱是受「兩個神秘因素」的影響。

「第一個神秘因素是上中學時讀過小說《 紅岩》,被小說中女主人公江姐面對敵人的酷刑,不畏強暴、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所感動,產生敬佩之心。同時西南政法學院所在的重慶曾作為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對自己有一種神秘感。另一個神秘因素是『政法』對自己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充滿好奇,認為學好政法就可以匡扶正義。」

於是甘正良毫不猶豫在第一志願填報了西南政法學院,沒想到自己就被第一志願錄取了。

像其他恢復高考後考入高等學府讀書的「知青」們一樣,甘正良如饑似渴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節假日也很少回家。有兩個暑期和同學一起到歌樂山的渣滓洞參觀當年關押江姐的牢房,了解為中國抗日戰爭與解放事業犧牲的革命先輩是如何同敵人作鬥爭的故事。

四年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到了1983年7月。面臨畢業分配的甘正良在畢業紀念冊上寫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珍惜時間,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法院書記員到全省審判業務專家

1983年8月,正如自己所願,甘正良被分配到咸寧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在刑庭當一名書記員。

珍惜青春繽紛時,譜寫人生新樂章。甘正良從此與咸寧中院結下不解之緣,他發誓要當一名「懲惡揚善,扶正去邪」的好法官。

剛上班的甘正良遇上1983年的全國「嚴打」(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法院審判工作量陡增。開庭前的準備、卷宗整理、文書處理、證據保管以及協助審判長案情調查……甘正良日夜加班,樂此不疲。院領導對這個新來的名牌政法大學的高材生刮目相看了。

三年後,甘正良被任命為助理審判員。

就這樣,甘正良一步一個腳印,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從審判員到副庭長,從刑一庭庭長、刑二庭庭長到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甘正良審理的案子不計其數,經他審理的每一起案子他都堅持司法公正,讓案件當事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特別是由他主審、組織和參與辦理刑事上訴抗訴案件和重大刑事一審案件,都成為了院裡的精品案件,受到省高院的好評。

2000年5月擔任市中院副院長後,甘正良先後分管民事經濟審判、行政審判、立案信訪、審判監督和國家賠償業務,案件管理,審核把關,樣樣先進。2008年分管刑事工作,進行量刑規範化試點和推廣,在全省法院總結交流工作經驗。

多年來從事刑事案件審判工作,甘正良積累了豐富經驗,針對犯罪的特點、類型進行分析研判,案件審判質量在全院名列前茅。

2014年3月底,甘正良擔任審判長審理被告人陳力銘、鍾昌華、王萬洪、黃謀、鄭旭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非法拘禁、非法買賣槍枝、非法持有槍枝、故意殺人案。此案是十八大後全國打黑第一案「1.10」專案的分審案件,全案轟動一時,共起訴劉漢、劉維36名被告人,罪名眾多,命案累累,犯罪行為自1993年開始,影響很大。從技術角度共分七案同時開庭審理,因事實證據和責任關聯,各案審理質量與全案審理成功息息相關,甘正良帶領審判團隊統籌兼顧,掌控有序,率先順利完成庭審。審判後,五名被告人全部認罪服判不上訴,為全案的順利審結作出了貢獻。中央、省市媒體就該案的審理、執行進行了實時全程跟蹤報道,社會各界反響熱烈,被譽為經典案件。

2017年11月15日,甘正良擔任審判長審理被告人洪某兵故意殺人案。洪某兵深夜入室行奸遭反抗後施暴行兇,殺死被害人並縱火焚屍,手段殘忍,情節惡劣,民憤極大。在審理此案過程中,甘正良通過證據梳理和質證採信,將死亡原因分析認定為該案難點和要點。為展示和體現庭審實質化,安排偵查人員、鑑定人員出庭作證接受質詢並進行網絡直播,庭審高效有序,得到旁聽、觀摩人員的充分肯定。判決被告人洪某兵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洪某兵服判不上訴。最後評審團對該案的庭審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審判長庭審駕馭水平較高,對案件爭議焦點歸納準確,審判思路非常清晰,能較好地引導控辯雙方進行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強化證據裁判,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利,起到良好的法制宣傳效果。

近三年來,甘正良主審並擔任審判長辦結案件65件,審限內結案100%,無差錯案件和重大過失案件,無重大涉訴信訪事件,文書評查均為滿分。所辦理和參與辦理的案件數量在全省法院領導辦案數量中名次靠前。由於審理案件成績突出,2019年1月,甘正良被湖北省高院評為全省審判業務專家。同年3月,甘正良晉升為二級高級法官。

在崗一分鐘奉獻六十秒

2019年12月,甘正良已屆法定退休年齡,因歲末案多事忙,院領導挽留他「幫忙為院裡做點事」。直到今年4月21日市人大任免名單發布,甘正良才默默「放下手中的活兒」。

「知我者謂我何優,不知我者問我何求。」甘正良告訴記者,在咸寧中院工作了37春秋,離開之前真的想為法院多做點事情。

「老甘,你這一路走來真是難得!」離開咸寧中院的當天,老同事與他握手道別,難捨難分。

「甘院長在崗一分鐘奉獻六十秒,是我們這些年輕幹警學習的楷模!」 咸寧中院刑一庭負責人董偉動情地說。

面對老同事和年輕幹警的評價,甘正良說,一個人一輩子在一個單位干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乾得問心無愧,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個人一等功」、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榮譽天平獎章」、中央政法委授予的「個人一等功」……這些獎勵正是對甘正良人生價值實現的最好注釋。

對法律的敬畏,對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是甘正良37年法官生涯最珍貴的積澱。如今,甘正良雖然離開了法官工作崗位,但依然心系咸寧中院,他寄語年輕法官:「司法體制改革對法官提出了更高要求,年輕法官一定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心裡始終裝著人民群眾,司法公正,秉公辦案,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kQAOnIBiuFnsJQVC8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