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雖然平凡,卻關係著千家萬戶;雖然很基層,卻意義重大,我熱愛,我自豪!」
——許淑媛
「在社區工作感覺還蠻充實的。每一次幫居民辦好一件事、解決一件事,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挺幸福的挺好的。」
——范會明
「今年是我進入聯和街,參加社區工作的第12個年頭。社區工作比較繁雜,往大里說,就是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要解決好社區居民群眾的一切難事、糟心事,我覺得態度很關鍵,必須要有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社區雖然幹不了大事,但是也不要嫌事情小,把小事做好了就很不錯了。」
——何婉
聯和街2020年度優秀社區專職工作人員
年終評優是不少單位年底的固定環節,日前, 黃埔區聯和街通過採取居民(黨員)代表評議、街道公共服務辦考評、本社區專職工作人員互評的方式,按照4:4:2的考核權重算出綜合得分,評出2020年度優秀社區專職工作人員10名。
他們是:
鍾四妺、許淑媛、周新梅、范會明、何婉儀、王婷婷、周偉禮、魏燕輝、陳嘉儀、姚爾津
社區工作者活躍在我國社區建設工作的第一線,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身負重任的他們更是竭盡全力,嚴守疫情防控「 最後一公里」,擔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職責,在戰「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對話優秀社區工作者
2020年,他們最難忘的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社區工作者來說更是。回憶起這一年的工作,他們最印象深刻事件無一不跟疫情防控有關。疫情的爆發打了許多人一個措手不及,而如何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也是社區工作者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概括起來就是「建群摸查,掃碼辦證」,但聯和街富春社區書記周新梅說道, 「簡單的八個字,工作分量卻不可估計」,且工作過程中,她們還可能遭遇居民的質疑。
此前任科翔社區書記的鐘四妹,就經歷了被居民投訴「不作為」。她說,「雖然很難過, 但是沒有影響我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我會用實際行動回答『鍾四妹沒有不作為』。」最終,上級部門經過調查走訪取證,也還她一個「清白」。
去年農曆年初緊急返回廣州的鐘四妹,返崗後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分晝夜奮戰一線。
龍華社區的書記許淑媛也是開年不久就返崗工作,並主動承擔與「三人小組」上門登記、核實的工作。
協調轄內居民做好居家隔離工作, 峰湖御境社區的書記何婉儀印象中最遲一次「下班」是凌晨兩點半。
何婉儀(右)
何婉儀(左)
在居民面前,她們是社區工作者,但回到家,她們是妻子亦是母親。疫情暴發初期,適逢金峰園社區書記范會明剛剛休完二胎產假返崗工作不久,她毅然決然上了「前線」。
家裡沒有大人,白天的時候,才九個月大的兒子就只能交由姐姐照顧。她說,「每天晚上一身髒兮兮回到家,也不敢立刻抱兒子。但小孩子哪裡明白,只會委屈地哭,覺得媽媽怎麼不抱我了。試過白天入戶遇到居民不理解,回到家看到孩子又這樣,那個眼淚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了……」
社區工作者的「難」,有時是居民所不能理解的。
鍾四妹、何婉儀、許淑媛、范會明、周新梅,她們參與社區工作的時間少則幾年,多達十年以上。 社區工作繁雜,少不了累與苦。是什麼支撐她們前行,她們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
周新梅說,「當我們工作做了能幫助給到居民群眾,他們給予我們認可和笑容時,我們感到很安慰。」
許淑媛說,「我做社區工作11年有多了,真的挺喜歡這工作的,儘管有累也有淚,但收穫更多——居民的滿意和笑容。」
疫情期間,聯和街富春社區黨組織不斷強化基層戰鬥堡壘作用,在黨支部書記周新梅(右)的帶領下,黨員先鋒突擊隊6名隊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義無反顧投身戰「疫」一線。
社區各項大小事一線都有范會明身影
她們有話說
社區工作者渺小而偉大,在社區各項工作都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對於「新入行」的社區工作者,這些優秀的社區工作者也有話說。
鍾四妹:
首先要具備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對社區工作者來說是最重要的,態度決定一切。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態,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因為我們每天要處理大量瑣事。最後就是要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了,口齒清晰,要有邏輯,畢竟在社區接觸人多,要告知,解釋的事情也多,一次性告知,方便居民辦事,減少來回跑。我相信新時代的社區工作者都是具備一定能力的,我也覺得社區會是年輕人鍛鍊的平台。
周新梅:
群眾的事無小事。做好社區的每一件事,這是我們每一個社區工作者應該要做的。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以心換心。借這個平台,我也想向我們的新入職的社區工作者說,你們到了社區,要做好服務,人與人之間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你的才能,更好為群眾為居民做好服務。
許淑媛:
一定要堅持學習,勇於實踐,永遠保持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真誠對待人民群眾。
何婉儀:
要迅速融入集體、謙虛好學,因為社區工作面對的都是居民群眾,工作繁雜,加入集體之後,不懂就問,就可以邊干邊學。還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少說話,多做事。
@聯和街坊,歡迎加入聯和街坊4群,這裡有權威的信息發布,科學的知識普及,不定期發布福利,還能諮詢、討論、吐槽……
點開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微社區e家通智慧聯和」
微社區e家通智慧聯和信息時報、聯和街道攜手推出,紮根社區、深耕社區、服務社區。130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關注後,
即可獲得 入群二維碼
【記者 蔡小木】
【編輯 肖華】
圖片由街道提供
審核 李劍萍
來源:微社區e家通智慧聯和( 微信號: xxsbejtzhl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Qjj3cB9wjdwRpv6q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