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左右的標準的軸距中大型車怎麼選?

2019-07-31     要命的性能

50萬左右的標準的軸距中大型車怎麼選?因為我自己是一個非常不喜歡長軸距的人,我感覺長軸距會破壞車身的整個的線條,看起來很臃腫,而我們現在在中型車上,比如說寶馬3系、奔馳C級那個級別有標準軸距,然後在中大型車5系E級這個級別,其實也有不少的標準軸距的車可以選,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個話題,你的預算達到了還不錯的50萬左右,你想買一個自己開的中大型車的標準軸距車怎麼選?這個級別的BBA都有車型,我們一個個說。如果你手握50萬,想買豪華品牌中大型轎車的話,那今天的這三款車一定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不用多說你們也想到是誰了,奧迪A6L、寶馬5系和奔馳E級。這哥仨在合資中大型車的市場份額,它們占了一大半。

現在在售的這代奔馳E級和寶馬5系,分別早在2016年和2017年就已經完成換代上市了,上一代代號C7的A6L在2012年上市,跟E級和5系這哥倆比,只能用價格優勢來爭奪市場。而最新一代代號是C8的A6L已經於2019年年初正式來到我們身邊,設計層面都有明顯提升,BBA的三駕馬車又一次站在了同一競爭點上。

首先外觀方面全新一代的A6L可以說和上一代有很大的改變,新一代A6L的設計明顯更加趨於年輕化,全系兩種外觀設計風格,分別是致雅型和動感型,在前包圍和輪轂能看出明顯的不一樣。A6L在設計層面更多的用到了折角的設計,也讓它看起來更加的犀利。車尾雖然沒有用到大哥A8L上貫穿式的尾燈,但是相比上一代看著要更精神了。A6一直以來全部是國產的長軸,而短軸沒有進口,而前些日子剛剛進口了短軸的A6 Avant旅行版,這是和寶馬奔馳不同的,而旅行版要買的話,買2.0T高功率四驅49萬多的那款。因為它是個旅行車,雖然是標準軸距,但是其實和5系的標準軸距和E級的標準軸距形成不了直接競爭,畢竟它是旅行車。你要買旅行車就買A6那就對了。

先說奔馳,奔馳E級的標準軸距是BBA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在國產的車型中提供標準軸距的版本,非常贊的一件事兒,因為之前都是長軸。很久很久以前寶馬5系有個標軸,那時候還沒有長軸。所以近幾年全部是長軸。而現在的E級標軸一股清流,終於在國產中實現了標軸。這個E在於非常便宜,最入門的E200運動型才賣42萬的價格,這也是應該這個級別最便宜的標準軸距的中大型車了,非常贊的一點。但是這個標準軸距的E級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所有的標準軸距的E級都不提供全液晶的儀表,它的儀錶盤還是物理指針的。不管是E200、E300都是如此,非常不理解的一個東西。而長軸的是全系全液晶一個大屏,iPhone17的大屏,但是短軸的就是標準軸距的沒有全液晶儀表,這個很不容易理解,讓這個E級的內飾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了,這是我自己不太滿意的。第二個就是E級這個車長軸並不難看,因為奔馳這種雍容華貴的造型長軸類似於邁巴赫的造型並不難看,而標準軸距的E級又沒有的那麼顯運動,所以從這個整個車的定位來說,也其實沒有長軸那麼的突出這個優勢。所以標準軸距的E級,核心的競爭力就是便宜,42萬級的價格,國產。反觀奔馳E級,這一代E級在剛上市的時候外觀設計秉承大哥S級的風格,也是驚艷到了眾人,小S的稱號就此誕生。處處圓潤的風格和大哥一模一樣,遠遠的望過去立標的奔馳E級真的是和大哥S級有點像,濃濃的行政范兒都是從骨子裡透露出來。

5系的整體外形設計來看要比老款車型更加運動,沒有什麼花里古哨多餘的元素,不張揚,很耐看。它不像E級那樣更具商務氣息,也不像A6L那樣更具科技感,而它骨子裡透露著的是運動感。

內飾層面三輛車完全展現出了不同風格,最新的A6L凸顯了科技范兒,三塊兒大屏一起上,視覺衝擊力很強,並且解析度也相當的到位。但它並沒有一味的只玩觸控,而是保留了一些基礎的物理按鍵,盲操也不困難。奔馳E級則是把商務進行到底,但是科技感和豪華感絲毫不減,iphone17的大屏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木紋飾板的裝飾,恰到好處進一步提升了內飾的豪華氛圍。

然後是5系,5系的標準軸距國產之後的標準軸距的5系一直就是進口,而最新一代,這一代的5系進口的標準軸距也上市了,價格其實也不貴,46萬多的起步作為一個進口車型來說的話合理,而且現在所有的進口的標準軸距5系全部標配M的運動套件,讓整個車就看起來很運動,我剛才說E級看起來不是很運動,但是5系標準軸距,加上個標配的M套件之後相當的運動,這個外觀上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起步車型是525整個定位來說更加符合這個級別,標準軸距中大型車的這麼一個運動氣質的定位,這一點是比E級強的,但是525其實它裡面的配置,以及外觀的配置,輪圈比較小,然後車內的配置以及燈光配置並不是很高,配置削微偏向於低配,所以530的高功率的車型是比較合適的,但是價格又比較貴,54-55萬這個等優惠,這個車肯定會有優惠的,因為這個車不是走量的車,一旦出現庫存肯定會有優惠,等530的M套件的優惠,這是我覺得比較靠譜的一個選擇。寶馬5系的內飾設計還是濃濃的家族風格,和那哥倆比也許你第一眼看上去並不是最豪華、最科技的,但是5系的整體做工和用料層面還是比較上乘的。全液晶儀表和12.3英寸的多媒體大屏也能奪人眼球,大量鍍鉻材質的運用,很好的彰顯了運動的元素。

配置層面,50萬這個級別這哥仨沒有什麼誰比誰差的,總體來說滿足商用或者家用都足夠了。後排來看A6L和前排一樣,科技感同樣不錯;E級則是更加注重乘客乘坐的舒適性;而寶馬5系感覺也比較均衡。

如今都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的時代,中大型車也早早用上了2.0T,這三輛車銷量最好的都是2.0T的發動機,動力層面誰也沒比誰差多少。變速箱換擋形式都是電子的形式,A6L採用7速濕式雙離合、E級則是9AT、5係為采埃孚的8AT。雙離合的優勢不言而喻,傳動效率更好,但E級自家的9AT和5系采埃孚的8AT也都不是吃素的。

最後話說回來了A6L、E級和5系可以說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全新的A6L換代之後無論從外觀和內飾層面都更加有科技感,這樣的改變也讓它慢慢的擺脫了官車的形象;E級則是像極了老大哥S級,把商務進行到底;這代5系的改變,使它在舒適度和運動方面做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可以說是要運動有運動、要舒適有舒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wxCX2wBUcHTFCnfzY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