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2斷1反」的怪象,幾乎村村都有,農民錢越賺越多,咋會這樣

2019-08-02   君清三農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的面貌在發生變化的同時,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思想上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表現為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思想觀念上越來越開明,越來越與時俱進等,一些傳統習俗正在消失殆盡,比如殺年豬,記得小時候,一到快過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張羅著得殺頭豬,現在都不這樣了。傳統的一些陋習改觀了,這是好現象,但與此同時,農村這些年卻出現了3種怪象,被農民總結為「2斷1反」,幾乎村村都有,讓農民既頭疼又無奈。究竟是哪「2斷1反」呢?

「2斷」

斷親。以前雖然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日子苦,但親戚之間的關係卻看得看重,坦誠相待。誰家有事情需要人手了,說一聲,親戚就會來幫忙,並且是真心實意的付出,不求任何回報。而現在,由於貧富的差距越來越大了,人們的攀比心就逐漸顯現出來。誰家要是窮了,親戚怕沾上窮酸氣,都不願意和他走動,平常基本上都不來往,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去串下門子,但就是走個形式而已,把東西放下,說兩句話就走了。在農村,人一發達,就和親戚們斷了來往,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斷交新農合。為了解決農民們看病貴的問題,國家很早就出台並落實了新農合政策。農民們看病的時候,可以報銷一部分花費,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一開始交的錢很少,所以農民參保新農合的積極性很高。但近些年來,參保新農合的農民數量有所下降了,原因是因為需要交納的費用提高了不少,這給農民的經濟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一些農民,家裡人口比較多,交的錢就多,覺得有點虧,所以就退出了參保。建議農民要有大局意識,最好還是參保,有備無患,錢的事是小事,萬一生了大病了,後悔沒有交新農合,也晚了。

「1反」

兄弟反目。過去的兄弟如手足的情形,現在農村已經很少見到了。因為贍養老人、家產分割等,意見不能一致,就有可能會產生爭執,積怨已久後,因為一點小事就有可能會大打出手,最後鬧到法院。再有就是,由於兄弟眾多,父母很難一碗水端平,比較受父母偏愛的就會被其他兄弟嫉妒,甚至產生憤恨,從而造成兄弟不和。物慾橫流的當下,就連親兄弟之間也會因為金錢等涉及到個人利益的事情,而翻臉不認人,置血濃於水的親情於不顧,被金錢觀稀釋了的親情,該何去何從?誰知道呢。

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避免不了的問題,這是時代在進步的體現。農村,人口基數眾多,那麼相應的產生的問題就更多。遇到問題時,不應逃避對待,而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爭取早日解決,才是正事。以上說的這「2斷1反」的怪象,其實在農村幾乎村村都人,人人都會碰到。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這些現象的呢?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