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再度進入國人視野 全面推行「卡」在哪裡

2020-04-13     中國商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已經成為共識,大家對於「舌尖安全」也更加重視。隨著越來越多人重視飲食衛生習慣,不少地區開始推行分餐制。事實上,分餐制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早在2003年就曾推行的分餐制為何沒有推廣開來,分餐制到底「卡」在哪裡?

資料圖 CNSPHOTO供圖

「全國愛衛辦和各部門將繼續組織好愛國衛生月的活動,指導各地落實環境整治、健康科普等各項任務,鞏固疫情防控的成果。同時也會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分餐制,形成制度。」4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

今年3月,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兩項地方標準,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種模式。今年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除北京、山東外,上海、河北、湖南等地也明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區還將公筷公勺使用情況列入優秀評選標準,促進餐飲服務單位推廣使用。

圍桌而坐、舉筷共食是我國的傳統飲食習慣,但合餐飲食存在著健康隱患,幽門螺旋桿菌等病菌容易通過餐具傳播。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不少餐飲企業也在積極響應,推行分餐制。目前已有包括全聚德、北京華天、西部馬華等在內的全國上百家知名餐飲企業表示,將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納入服務規範。

除餐飲業外,許多家庭也開始踐行分餐制。北京的劉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疫情期間,自己家開始實行分餐制,每個人有自己的固定餐具,做好菜後分到每個人面前的餐盤裡,對於不方便分裝的菜肴,家庭餐桌也增加了公筷公勺。

分餐制似乎已經成為文明就餐新風尚,分餐制的推廣情況如何,這種就餐習慣推行起來是否存在困難?

事實上,分餐制的推廣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少人認為,中餐「盤菜」的形式不適合分餐,分餐會破壞部分菜品的整體擺盤,帶來隔閡感,也會影響就餐氛圍。另一方面,對於餐飲企業而言,實行分餐制增加了人力成本,分餐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盤、筷勺,餐具成本也提高。此外,部分餐飲企業的菜品形式在推行分餐制上也存在困難。

北京豐臺區一家餐飲店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受條件限制,店鋪無法推行分餐制。「我們的菜品都是涮鍋,每桌只能放得下一個鍋子,硬體條件不允許(推行分餐制),但我們可以為顧客提供公筷和公勺。」該店鋪負責人表示。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相比分餐制,餐飲企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成本更低、操作也更簡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ogAc3EBnkjnB-0zRcCE.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