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難,難!當前樓市,就一個字難!
難到何種地步?
融創說,融資收緊史無前例,下半年不拿地了。
萬科喊出「活下去」之後,又提出,準備重新出發,第三次創業。
恆大,提前一個月,打響全國降價第一槍,最低六折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樓市嚴峻,方顯城市成色!
樓市周期下行,各路豪傑盛夏過冬,戰略收縮,困難至此,哪些城市,仍然能夠贏得房企青睞,說明:
這些城市很可能會在白銀時代,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城市贏家!
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
2019年4月19日,政治局會議重提住房不炒,樓市資金定向封鎖大幕拉開!
2019年5月17日,銀保監會23號文下發,信託、貸款即將收緊!
2019年6月13日,陸家嘴郭樹清明確表態:必須正視房地產金融化,房地產企業融資過度擠占了信貸資源。
2019年7月,房企拿地最大資金來源之一——地產信託正式按下「暫停鍵」!
隨後,銀行貸款被嚴控!海外發債被收緊!
2019年7月30日,政治局開會,再次重申住房不炒,並罕見提出不把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短期工具。
樓市資金封鎖進入深水期!
730會議後,央行連續開會點名房地產行業。銀保監會下發64號文,強調,下半年會持續保持高壓,地產信託務必0增長。
最近,央行降息開啟新征程,幾乎所有行業雨露均沾,就房地產被孤零零晾在山頭!
融資渠道全面封鎖,資金持續捉襟見肘,一分錢掰開揉碎兩瓣花,房企拿地,必定慎重再慎重,謹慎再謹慎。
2019年上半年,房企究竟把彌足珍貴的彈藥打在哪了呢?
2019年8月19日,國家信息中心公布2019年上半年全國土地市場供求真實狀況,用大數據,全視角,告訴大家,房企究竟去了哪!
大區域看:
華東地區,是房企最為偏愛的地方,
2019年上半年,華東地區一共成交土地,13820宗,成交面積4.43萬公頃,占比為38.6%;土地成交款14561億元,占比為47.2%。
無論成交面積還是成交價款占比,均為幾大土地區域之首。
土地價款占比高出面積占比快10個百分點,也說明,單價整體高出平均水平!
華東地區,可謂獨領風騷。
華東之後,華中、華北、西南三個地區同樣受到房企的青睞,成交金額和占比均超過10%。
從面積角度看,華中地區占比為14.9%,華北地區為12.9%,西南地區為12.8%;
從金額角度看,華中地區占比為12.8%,華北地區為12%,西南地區為11.9%;
資金面積比能夠看出,一個地區土地的單價水平,顯然,華中地區,在上述三個區域裡最低,西南次之,最貴的是華北。
除了華東,另一個土地成交金額占比超過土地成交面積占比的地區是華南。
華南用6.6%的面積,吸納了房企9.7%的資金,資金(占比)面積(占比)比位列所有區域第一!
大而化小,不同等級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吃房企資金最多的是38個二線城市,一共吃掉1.56萬億資金,占比超過50.6%;
86個三線城市,耗費房企資金,7698億,占比25%;93個四線城市,耗資3506億,占比11.4%;4個一線城市呢?用1.3%的面積,撬動房企8.5%的資金,土地均價1.7萬。高出二線城市4倍!更是三線城市的8倍多!
見微知著,聚焦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企最愛的城市一共20個。
這20個城市,各位檀香可要睜大眼睛看好了,在困難重重的2019年,這20個城市,是房企沒錢也,擠破頭要去的地方。
這20個城市全是都在一二線。
在這20個城市裡,有一些城市需要簡單說幾句。
繼2018年之後,杭州賣地再次斬獲冠軍;武漢2019年可謂異軍突起,賣地收入比2018年近乎翻番;北京則不聲不響,重返賣地榜單第三位;
就賣地增速而言,有8個城市賣地收入超過100%,分別是:
貴陽、太原、哈爾濱、深圳、大連、蘭州、西寧、南寧。
增速低於100%高於50%的城市有:
武漢、天津、福州、上海、合肥、青島、紹興;
根據上半年的房價上漲數據來看,賣地增速高的城市,房價增速一般也很高;而且賣地增速快的城市,同樣集中在一二線。
比如,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份的數據,貴陽,新房價格同比上漲19%;西寧新房價格上漲14%等等。
8月21日,萬科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說:
拿地更重要是集中在城市圈、城市群,如長三角、珠三角、大灣區,在有人口導入、基礎設施、產業很快發展起來的地方,三四線、四五線城市不會進,這是我們基本的策略。
龍頭萬科堅決不進三四線,結合上半年的城市土地「熱銷榜」,是不是意味著未來樓市,三四線城市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呢?
當然不是,萬科謹小慎微,其經營策略,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整個房地產企業。
之前反覆強調一個觀點,未來樓市會不斷的分化,大分化中有小分化,小分化中有細分化。
儘管三四城市,整體發展趨勢不如一二線城市,但三四線城市之間相互比較,還是存在亮點。
據克爾瑞數據,2019年7月,資金收緊最嚴的一個月,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同樣出現明顯分化!
南通、許昌、贛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場是量價齊升,而張家口、株洲、邯鄲、衡水等地的土地市場則是量價齊跌,迅速向冷。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土地市場交易,即便地方政府願意給,願意賣,也得房企願意拍,願意買才行。
樓市極限施壓,資金極度嚴控的時候,房企主動出擊,集體用腳投票,做出的判斷,無疑更能體現一個城市在房企——這個樓市最深度最聰明玩家心目中的分量。
所以,逆周期被拿地的那些城市,也許就代表著,白銀時代,樓市真正的未來!對它們,需要重視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