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2019-12-12   橋樑網

青海最長公路隧道互助北山特長隧道開工建設


12月9日青海省最長公路隧道,全長11.17公里的互助北山特長隧道開工建設。

互助北山特長隧道是國道G314線膠南至海晏公路加定(青甘界)至海晏(西海)段重點控制性工程中的一座,全長11.17公里,目前是青海省最長的公路隧道、國內第二座高寒高海拔超長隧道。

互助北山特長隧道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起於互助北山、終於柏木峽口,最高海拔約3045米,冬季氣溫低,地質複雜,岩性多樣,有斷層、凍融、岩溶等不良地質,屬於典型的高寒、高海拔特長隧道,設計及建設施工難度極大。對此,各參建單位借鑑國內外超長隧道施工經驗,針對隧道特有的通風、防災、防寒等技術難題進行了深入詳細的技術研究,總結出了一套適用於超特長寒區隧道施工、運營的關鍵技術,形成多個設計比選方案,最終確定由初步設計階段的螺旋展線隧道群方案修改為特長隧道方案,從根本上解決了20公里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平均縱坡超標的問題,同時減少里程4.3公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據悉,國道G314線膠南至海晏公路加定(青甘界)至海晏(西海)段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中普通國道G341線(膠南—海晏)的重要組成路段。路線全長約216.7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83.5公里,設計速度採用每小時80公里,路基寬度25.5米;二級公路33.2公里,設計速度採用每小時60公里,路基寬度10.0米。互助北山特長隧道的建設對於完善青海省公路網布局、加快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和旅遊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來源:澎湃新聞)



建金高速全線隧道貫通 預計2020年具備通車條件


據報道,12月11日建金高速金華山隧道已成功打通,提前5個月實現全幅貫通。金華山隧道全長7388米,是浙江省在建第二長公路隧道,建金高速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順利打通,標誌著建金高速全線隧道實現全幅貫通。建金高速公路起自建德市楊村橋鎮北,終於金華金東區二仙橋東,路線全長約58.09公里,共涉及建德、蘭溪、金東區三個縣市區10個鄉鎮50個行政村。

其中,金華山特長隧道西起蘭溪市梅江鎮,東至秦盤嶺水庫,地處金華山山脈,沿線山巒起伏,地質結構複雜,穿越多條地質斷裂帶和水系淺埋帶,是建金高速全線貫通最大的難題。

據介紹,建金高速金華山特長隧道是省內首次採用豎井送排結合互補通風的模式,改變了特長隧道傳統雙豎井通風設計模式,同時也是浙江省內首個使用反井法施工工藝的豎井。根據研究成果,採用互補通風,對於長度在6~9千米的特長隧道,可以減少通風豎井及地下機房各一座,豎井直徑也由9米優化為7米,大大降低了工程造價、施工難度及後期運營費用,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

此外,金華山隧道在施工中還結合BIM技術、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數據等手段,及時調整圍岩級別和及襯砌類型,採取「防、排、堵」相結合的措施,實現隧道動態優化設計。目前,金華山隧道累計優化段落達到1758米,節約造價約1600萬元,也為金華山隧道提前貫通做出巨大貢獻。

金華山隧道洞渣主要以凝灰質砂岩為主。單洞總長度14.8公里,Ⅱ級、Ⅲ級圍岩占總量的79%,可開採利用178萬噸石料。如果洞渣利用率按85%考慮,有151萬噸的石料可用於加工成碎石及機制砂,其中可加工碎石91萬噸、機制砂45萬噸。此次建設過程中,將隧道洞渣「化身」機制砂,變廢為寶,節約成本達到4500萬元。

金華和蘭溪兩地自古一山之隔,金華山特長隧道的貫通,使得金蘭一洞相連,形成一條快速通道,建成通車後,從蘭溪到金華,將由現在的1小時縮短至10多分鐘。

建金高速公路是G25長深高速的最後一段,建成後將補齊G25長深高速缺失部分,打通斷頭路,將杭新景、杭金衢、金麗溫串聯起來,為浙江省中西部地區提供一條快速的南北向通道,對於完善國家和區域高速公路網,推進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帶動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開發都具有重要作用。(來源:中國新聞網)


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首座橋樑——世紀大道橋開工


近日,京杭運河二通道海寧段首座橋樑——世紀大道橋開工。連接海寧、餘杭兩地附近居民出行大便利。據了解,未來還將新建6座橋。京杭大運河二通道海寧段將有11座橋樑與餘杭相連。

據介紹,世紀大道橋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和海寧市交界處,接線起點位於現狀臨東路與世紀大道交叉口東側。路線全長940m,其中橋樑長635m,路基長305m,橋樑全寬2×18.75m,道路等級為二級公路,設計速度60km/h,雙向6車道,非機動車道寬4.5m,人行道寬4m。橋下通航等級為三級,通航凈高為7m,通航凈寬為60m,最高通航水位2.4m。目前在施工現場,世紀大道橋交通導改道路繞行段已經投入使用,相關交通安全設施已安裝完成,現場正進行樁基施工。

據介紹,位於海寧和餘杭交界處的世紀大道橋,其建成後對地方交通分流有著重要作用,將為海寧、餘杭附近居民的出行提供極大便利,也為橋樑所在區段的航道開挖和水利設施建設創造施工條件。預計在2021年通車。未來京杭大運河二通道海寧段還將有11座橋樑與餘杭相連,項目建設城市融入「大灣區」、打造「海寧港」的關鍵舉措。(來源:浙江新聞)


大瑞鐵路複雜多變隧道福星隧道貫通


近日,大理至瑞麗鐵路福星隧道順利貫通。隧道長度5085米,由於地質情況複雜,加之穿越住宅區和高速公路,上千鐵路建設者用10年多時間才迎來貫通時刻。福星隧道是目前國內在建鐵路變形較大且首次運用預應力錨索的隧道,隧道貫通標誌著我國隧道建設取得新突破邁上新水平。

據介紹,福星隧道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城區附近,是大瑞鐵路自大理站引出後的第一座隧道。隧道處於滇西紅層軟岩地區,地質情況複雜,隧道Ⅳ、Ⅴ級圍岩交叉,所含砂岩泥岩比較破碎,施工圍岩變形最大達到2米左右,在目前國內在建鐵路隧道中都十分罕見,這對隧道施工質量提出了極高要求,給隧道建設帶來較大難度。

該隧道在建設過程中,除受大變形影響外,還面臨下穿一段長76米的高速公路和一個住宅小區的困擾。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創新採用一次性預設133米的長管棚、超前小導管注漿、加密加大鋼拱架等方法,使隧道安全穿過高速公路下方。

大瑞鐵路東起昆楚大鐵路大理站,西至中緬邊境城市瑞麗,線路全長約330公里。大瑞鐵路建成後,將結束雲南省保山市、德宏州不通鐵路的歷史,對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來源:雲南經濟日報)


深中通道 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深中通道首個鋼殼管節順利完成澆築並縱移進行下一步作業,標誌著這一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深中通道跨越珠江東西兩岸,是集「隧、島、橋」於一體的集群工程。其沉管隧道也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

此次成功完成澆築和縱移的E1管節為連接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的首節沉管。沉管隧道全長約6.8公里,沉管段長約5.0公里,由32個巨型鋼殼沉管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

據介紹,為了滿足建設要求和應對複雜的海域情況,深中通道沉管管節在國內首次應用了鋼殼混凝土組合的結構形式。它具有超寬、深埋、變寬、大回淤的技術特點,為了滿足這一技術特點,項目組運用了世界首例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這種形式,這是在國內首次運用,國際首次大規模運用。

首節沉管管節完成澆築和縱移,標誌著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鋼殼混凝土沉管正式進入流水線生產。同時,E1管節也為跨海通道海底安裝開啟了重要一步。首個E1管節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沉放作業。深中通道整體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項目順利建成,將形成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標準,填補國內空白。(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