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褲子的結構也比較複雜,控制的部位也相對的多一些。但是不管多麼複雜的服裝結構最終都離不開人體,因為服裝只是給人體做美化包裝而已。所以要學習褲子的紙樣製作,首先要對與褲子有關的人體部位進行分析。
第一講: 與褲子有關部分的人體分析
褲子是下裝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品種之一,不同年齡、性別的的人在不同的季節和場合都可以穿著。褲子的種類很多,有男女西褲、休閒褲、牛仔褲等。褲子的結構也比較複雜,控制的部位也相對的多一些。但是不管多麼複雜的服裝結構最終都離不開人體,因為服裝只是給人體做美化包裝而已。所以要學習褲子的紙樣製作,首先要對與褲子有關的人體部位進行分析。
一、圍度部分:
1、腰圍: 在人體腰部的最細處,圍度是水平圍量一周。
2、腹圍: 在腹部最豐滿處(約在腰至橫襠的上1/3處),圍度是水平圍量一周。
3、臀圍: 在人體臀部翹起的最高處(約在腰至橫襠的下1/3處),圍度是水平圍量一周。
4、腿根圍:在橫襠線下約3厘米處水平圍量一周。
5、膝圍: 在膝部水平圍量一周。平圍量一周(圖1-1)。
二、長度部分:
1、直檔深:腰圍到橫檔線的距離(本書中:中號男取27厘米、中號女取24厘米),直襠深的大小直接關係到褲子在人體穿著時的舒適度和褲子的腰部造型(正常腰、低腰、高腰等)。測量方法、被測者坐在椅子上面,上身與椅面垂直,雙腿併攏,小腿與地面垂直,這時在人體側面測量腰圍到椅面之間的距離,然後在測量值上加上2厘米左右的松量。
2、下檔長:橫檔到腳口的長度,這一部分是褲管的設計區域。
3、大腿長:橫檔到膝圍的長度,本書中:男中號長度取30-32厘米、女中號長度取28-30厘米。
4、前後中心線:圖中前後分別過D、H兩點的豎直線。
5、外側縫線:又叫棟縫線和側骨線、圖中腿外側經過B點的豎直線。
6、內側縫線:又叫內檔線,圖中腿內側經過F點的豎直線(圖1-2)。
三、人體襠部縱剖面造型: 圖1-3
通襠長(前後窿門總長):是指從人體前腰口M點經過襠底F點到後腰口N點的弧線總長,它的長度大小是由人體的直襠深和厚度決定的(圖1-3)。
核心提示:全新褲子製版法—「O」式服裝紙樣設計系列教程。第二講:人體腿部前後中心線的確立。
第二講:人體腿部前後中心線的確立
一:人體臀圍橫截面分析:
人體臀圍橫截面:指人體臀圍的水平橫剖面。
圖2-1
人體立體窿門寬(臀厚):在臀圍橫截面上人體臀部的厚度就是人體的立體窿門寬,它的大小與人體的胖瘦成正比。男正常人體占臀圍的0.18H—0.22H厘米,女正常人體占臀圍的0.20H—0.25H厘米左右,在本書中男女正常人體都取0.20H厘米(圖2-1)。
立體窿門寬=0.20H厘米
二、橢圓原理: 圖2-2
在橢圓的周長計算方法中有一個近似的計算公式:橢圓的周長約等於兩倍的長軸長加上一倍的短軸長(圖2-2)。
c≈2a+b(a為長軸、b為短軸、c為周長)
三、拐角原理:
由橢圓原理可以得出拐角弧線長c的近似計算公式(圖2-3):
c≈a+1/2b(a≥b、長軸+短軸的一半)
四、人體腿部前後中心線的確立
書中取一中號(M)女性標準人體凈尺寸為參照進行講解
臀圍(H) =90 厘米
直檔深=24厘米
立體窿門寬取0.20H=18厘米
圖2-4
由於人體臀部是兩邊對稱的,所以這裡只研究臀截面的一半。將上圖中的臀寬分成四等份,臀厚分成兩等份。因為面料在人體穿著時不會進入到人體的臀溝裡面I點,只能經過G點,所以GBE弧長=1/2H,B為AC中點,則GB弧長=EB弧長=1/4H(誤差忽略不計)。
取一塊面料圍繞GBEG一周(無松量),其中GBE弧長=1/2H,EG直線長度=立體窿門寬=0.20H。再將繞好的面料取下來展開,就能得到褲子腰圍到膝圍的半邊平面展開圖(圖2-4、圖2-5)。
BG=BE=1/4H=22.5厘米
GF=E
F=1/2立體窿門寬=0.10H=9厘米
圖2-5
在上面平面展開圖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拐角原理設計出人體腿部(褲片)的前後中心線。人體腿部(褲片)前後中心線的確立對於不同的人體一共有三種可能:
(一)、a> b時(臀厚大於1/2臀寬、AC>CE、則a> b)
1、前片中心線的確立
圖2-6
根據拐角原理上圖中:
前片中心線外側的BD(弧線長)≈BC+1/2DC≈a+1/2b
中心線內側的長度 FED(拐線長)=FE+DE=a+b
因為中心線兩側都有一個a的長度,所以先在橫襠線上截取BL=EF=0.10H=9厘米,剩下的長度外側占1/2b,內側占b,呈1:2的關係,所以再將橫檔線剩下的長度LE三等份,中心線外側的BD(弧線長)占一份,中心線內側的FED(拐線長)占兩份,過D點的直線即為人體(褲片)的前中心線(圖2-6、圖2-7)。
圖2-7
2、後片中心線的確立
根據拐角原理上圖中:
後片中心線外側的BH(弧線長)≈BA+1/2AH≈a+1/2b
中心線內側的長度FGH(拐線長)=GF+GH=a+b
因為中心線兩側都有一個a的長度,所以先在橫襠線上截取BL=GF=0.10H=9厘米,剩下的長度外側占1/2b,內側占b,呈1:2的關係,所以再將橫檔線剩下的長度LG三等份,中心線外側的BH(弧線長)占一份,中心線內側的FGH(拐線長)占兩份
過H點的直線即為人體(褲片)的後中心線(圖2-8、圖2-9)。
圖2-9
(二)、a< b(臀厚小於1/2臀寬AC< CE,則a< b)
1、前片中心線的確立
圖2-10
根據拐角原理上圖中:
前片中心線外側的BD(弧線長)≈ DC +1/2 BC≈b +1/2a
中心線內側的長度 FED(拐線長)= DE + EF=b + a
因為中心線外側有一個1/2a的長度,所以先在橫襠線上截取BL=1/2EF=0.05H=4.5厘米,剩下的長度外側占b,內側占b,呈1:1的關係,所以再將橫檔線剩下的長度兩等份,中心線外側的BD(弧線長)占一份,中心線內側的FED(拐線長)占一份,過D點的直線即為人體(褲片)的前中心線(圖2-10、圖2-11)。
圖2-11
2、後片中心線的確立
圖2-12
根據拐角原理上圖中:
後片中心線外側的BH(弧線長)≈1/2BA+AH≈b+1/2a
中心線內側的長度FGH(拐線長)= GH + GF= b+a
因為中心線外側有一個1/2a的長度,所以先在橫襠線上截取BL=1/2GF=0.05H=4.5厘米,剩下的長度外側占b,內側占b,呈1:1的關係,所以再將橫檔線剩下的長度LG兩等份,中心線外側的BH(弧線長)占一份,中心線內側的FGH(拐線長)占一份,過H點的直線即為人體(褲片)的後中心線(圖2-12、圖2-13)。
圖2-13
(三)、a= b(臀厚等於1/2臀寬AC=CE,則a=b)
對於a= b時,可以用第一種,也可以用第二種方法來確定前後中心線。
(四)、臀厚與臀寬的臨界關係
測量上面幾個結構圖中DE=HG=0.10H=9厘米,說明當人體立體窿門寬(臀厚)取0.20H時,臀厚正好等於1/2臀寬,所以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1、當人體立體窿門寬= 0.20H時、則臀厚=1/2臀寬、即a = b時、確定前後中心線時可用第(一)和第(二)種方法。
2、當人體立體窿門寬>0.20H時、則臀厚>1/2臀寬、即a>b時、確定前後中心線時只能用第(一)種方法。
3、當人體立體窿門寬<0.20H時、則臀厚<1/2臀寬、即a< b時、確定前後中心線時只能用第(二)種方法。
因為現實中的正常人體臀厚都是大於等於0.20H,所以在本書後面確定人體(褲片)前後中心線時都是採用第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