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藝術|清 王原祁《麓台南山積翠長卷》

2019-12-19   宗雅印象

【名稱】麓台南山積翠長卷

【年代】清

【作者】王原祁

【館藏】天津博物館

語音文案:出自王原祁之手的作品《麓台南山積翠長卷》現收藏在天津博物館,此畫卷所繪山水雖置景無奇,但筆墨與設色卻意境高妙。其用筆鋒穎幻化,真率靈動而意韻高古,生澀之處見純熟。其用色絳翠斑駁,是淺絳、青綠手法的極致連用與融合。其實處茂密,密不插針。其處處空疏,疏可走馬。畫面中累見筆筆交疊、色色相浸之處,全然不拘小節而直渲天人真趣。觀此卷始知王司農板滯之說大謬矣。無怪乎吳湖帆先生題此卷為[三絕卷],即[神韻第一、筆墨第一],實非過譽之辭。作者時年七十歲。

清 王原祁《麓台南山積翠長卷》局部

王原祁(1642年-1715年)〔清〕字茂京,號麓台、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以畫供奉內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岳頒、宋駿業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為康熙帝祝壽。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主張好畫當在不生不熟之間,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紙墨外。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時敏之學,又受清代最高統治者之寵,山水格局面目影響後世,弟子頗多,形成婁東派,與王時敏、王鑑、王翬合稱「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又稱「清六家」。

王原祁此畫卷所繪山水雖置景無奇,但筆墨與設色卻意境高妙。其用筆鋒穎幻化,真率靈動而意韻高古,生澀之處見純熟。其用色絳翠斑駁,是淺絳、青綠手法的極致連用與融合。其實處茂密,密不插針。其處處空疏,疏可走馬。

畫面中累見筆筆交疊、色色相浸之處,全然不拘小節而直渲天人真趣。觀此卷始知王司農板滯之說大謬矣。無怪乎吳湖帆先生題此卷為[三絕卷],即[神韻第一、筆墨第一],實非過譽之辭。

作者自識[南山積翠。康熙辛卯清和仿一峰老人,預祝干翁老先生親家六袠榮壽,寄正。王原祁]。鈐[王原祁印]白文方印,[麓台]朱文方印,[畫圖留與人看]朱文長方印。另鈐鑑藏印數十方。按辛卯為康熙五十年,公元一七一一年,作者時年七十歲。

該卷曾為清代漢軍正白旗人李季雲收藏,後為吳湖帆先生收藏,轉而為上海收藏家丁惠康收藏。一九六四年一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由丁惠康處收購。

清 王原祁《麓台南山積翠長卷》